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研究项目 陕西省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现状调研报告 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学会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6年3月
1 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研究项目 陕西省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现状调研报告 陕 西 省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学 会 西 安 石 油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2006 年 3 月
陕西省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现状调研报告 项目研究单位和主要研究人员 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学会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项目组负责人:王爱莲(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项目组成员:赵选民(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梁芳(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蔡上游(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秦晓岚(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秘书长)
2 陕西省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现状调研报告 项目研究单位和主要研究人员: 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学会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项目组负责人: 王爱莲(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项 目 组 成 员 :赵选民(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梁 芳(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蔡上游(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秦晓岚(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秘书长)
目录 0调研的背景 1调研方案的执行情况 1.1调查的目的 1.2调查的内容 1.3调研方法 4组织实施 2S大学国有资产现状调查结果 2.12005年末S大学及其国有资产概况 2.1.1教职工、学生人数构成及其变动情况 2.1.2占地面积及其构成 2.1.3建筑面积及其构成 2.1.4仪器设备及其构成 2.1.5总资产及其构成 2.1.6图书资料 2.2学校收入与支出情况 2.2.1学校总收入及其构成情况 2.2.2学校总支出及其构成情况 2.3S大学新校区建设情况 2.3.1新校区概况 2.3.2新校区计划投资情况 2.3.3新校区2005年实际投资及资金渠道 2.3.4S大学计划还贷付息途径 3对S大学国有资产现状的分析与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S大学主要资源配置情况分析一资源短缺 3.1.1师生比 3.1.2生均占地面积 3.1.3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3 目 录 0 调研的背景 1 调研方案的执行情况 1.1 调查的目的 1.2 调查的内容 1.3 调研方法 1.4 组织实施 2 S 大学国有资产现状调查结果 2.1 2005 年末 S 大学及其国有资产概况 2.1.1 教职工、学生人数构成及其变动情况 2.1.2 占地面积及其构成 2.1.3 建筑面积及其构成 2.1.4 仪器设备及其构成 2.1.5 总资产及其构成 2.1.6 图书资料 2.2 学校收入与支出情况 2.2.1 学校总收入及其构成情况 2.2.2 学校总支出及其构成情况 2.3 S 大学新校区建设情况 2.3.1 新校区概况 2.3.2 新校区计划投资情况 2.3.3 新校区 2005 年实际投资及资金渠道 2.3.4 S 大学计划还贷付息途径 3 对 S 大学国有资产现状的分析与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 S 大学主要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资源短缺 3.1.1 师生比 3.1.2 生均占地面积 3.1.3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3.1.4生均宿舍面积 3.1.5生均设备值 3.1.6生均图书册数 3.2新校区建设情况分析 3.2.1选址征地情况分析评价——新校区征地不能完全到位 3.2.2新校区建设所需资金分析——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单一 3.2.3新校区建设过分依赖银行贷款—一容易造成资金链断开 3.2.4计划还款途径分析——一偿债能力低下 3.3学校收入支出情况分析一收支基本平衡,存在财务风险 3.4S大学负债规模与债务结构分析 3.4.1负债指标分析——负债规模基本合理 3.4.2负债结构分析——一结构欠合理 3.5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3.5.1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重投资轻管理现象 3.5.2学校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现象 3.5.3学校固定资产补偿严重不足 3.5.4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凸显出校企不分的资产管理问题 4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4.1S大学新校区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与对策 4.1.1采用B0T融资方式,引进校外资金 4.1.2通过资产运作即资产置换获取新校区建设部分资金 4.1.3吸纳校内资金,进行滚动建设 4.1.4对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的公共性政策建议 4.2S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对策与建议 4.2.1改革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4.2.2加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4.2.3进一步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4 3.1.4 生均宿舍面积 3.1.5 生均设备值 3.1.6 生均图书册数 3.2 新校区建设情况分析 3.2.1 选址征地情况分析评价——新校区征地不能完全到位 3.2.2 新校区建设所需资金分析——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单一 3.2.3 新校区建设过分依赖银行贷款——容易造成资金链断开 3.2.4 计划还款途径分析——偿债能力低下 3.3 学校收入支出情况分析—收支基本平衡,存在财务风险 3.4 S 大学负债规模与债务结构分析 3.4.1 负债指标分析——负债规模基本合理 3.4.2 负债结构分析——结构欠合理 3.5 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3.5.1 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重投资轻管理现象 3.5.2 学校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现象 3.5.3 学校固定资产补偿严重不足 3.5.4 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凸显出校企不分的资产管理问题 4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4.1 S 大学新校区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与对策 4.1.1 采用 BOT 融资方式,引进校外资金 4.1.2 通过资产运作即资产置换获取新校区建设部分资金 4.1.3 吸纳校内资金,进行滚动建设 4.1.4 对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的公共性政策建议 4.2 S 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对策与建议 4.2.1 改革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4.2.2 加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4.2.3 进一步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0调研的背景 为了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充分满足广大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 烈愿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层次人才日益増长的需求,1999年囯务院决定 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的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度,高校 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2010年我国高等 教育入学率达到15%,实现大众化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 生总数占相应年龄段18~22岁人口的比重,毛入学率表明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 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般分三个阶段,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 精英型高等教育,15%~50%之间为大众型高等教育,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998年 为9.8%,1999年为10.5%,2000年为11.3%,2001年为13.3%,2002年为15%, 203年为17%,2004年毛入学率超过1%,2005年超过20%。目前,中国高等 教育总规模(在校生人数)达到了2000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0%以上,提 前达到并超过了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的长远计划,我国的高等教育 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从表1资料看,1978年到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每年的40.2万 人增长到毎年的505万人,增长了256%;人口总数1978年为96259万人,2005 年为130756万人,增长了35.84%,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増长速度远远快于 全国人口总数的増长速度。高校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张是由我国人口扩张的历史后 果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综合引致。 表11978-2005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总人口数对照表(万人) 年份19781985199019931996 1998 1999 招生人数40.261960.9924966108159,7 人口总数9625910585111433118517121121124810125786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招生人数22.6268.3320.5382249.3505 人口总数1267431276271284531292712998130756 资料来源:2002年及以前,中国统计年鉴2003;202年以后统计公报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成倍増长,随而来的是教育设施(如 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图书、土地、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等)严重短缺。 为了解决教学资源紧缺问题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超越自身承受能力,举
5 0 调研的背景 为了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充分满足广大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 烈愿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层次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1999 年国务院决定 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的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度,高校 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 2010 年我国高等 教育入学率达到 15%,实现大众化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 生总数占相应年龄段 18~22 岁人口的比重,毛入学率表明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 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般分三个阶段,毛入学率在 15%以下为 精英型高等教育,15%~50%之间为大众型高等教育,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1997 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9%,1998 年 为 9.8%,1999 年为 10.5%,2000 年为 11.3%,2001 年为 13.3%,2002 年为 15%, 2003 年为 17%, 2004 年毛入学率超过 19% ,2005 年超过 20%。目前,中国高等 教育总规模(在校生人数)达到了 2000 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 20%以上,提 前达到并超过了 2010 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 15%的长远计划,我国的高等教育 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从表 1 资料看,1978 年到 2005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每年的 40.2 万 人增长到每年的 505 万人,增长了 256%;人口总数 1978 年为 96259 万人,2005 年为 130756 万人,增长了 35.84%,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 全国人口总数的增长速度。高校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张是由我国人口扩张的历史后 果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综合引致。 表 1 1978-2005 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总人口数对照表(万人) 年 份 1978 1985 1990 1993 1996 1998 1999 招生人数 40.2 61.9 60.9 92.4 96.6 108 159.7 人口总数 96259 105851 114333 118517 121121 124810 125786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招生人数 220.6 268.3 320.5 382.2 447.3 505 人口总数 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29988 130756 资料来源:2002 年及以前,中国统计年鉴 2003;2002 年以后统计公报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成倍增长,随而来的是教育设施(如 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图书、土地、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等)严重短缺。 为了解决教学资源紧缺问题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超越自身承受能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