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是汉语语法学史 影响最大的语法体系之一,奠定了中学语法教学 的基础,极大地方便了语法教学,至今对汉语语 法教学与研究仍有很大的影响。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1984)。这是 对“暂拟系统”的修订,对其作了删简、改换和 增补的工作。如分析句子由中心词分析法改为层 次分析法,取消了“合成谓语”、“复杂谓语” “宾语前置”等内容,增加了“句群”。 从“暂拟系统”到“系统提要”,说明了我 国的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是汉语语法学史上 影响最大的语法体系之一,奠定了中学语法教学 的基础,极大地方便了语法教学,至今对汉语语 法教学与研究仍有很大的影响。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1984)。这是 对“暂拟系统”的修订,对其作了删简、改换和 增补的工作。如分析句子由中心词分析法改为层 次分析法,取消了“合成谓语” 、 “复杂谓语” 、 “宾语前置”等内容,增加了“句群” 。 从“暂拟系统”到“系统提要”,说明了我 国的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 汉语语法著作。作者马建忠在《马氏文通》 后序中说:“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 焉.…微特中国之书籍,其道理可知,将由 是而求西文所载之道,所明之理,亦不难精 求而会通焉。”为此他花了10多年时间写成 此书。全书以典范的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取 材于四书、三传、史记、汉书以及韩愈等人 的文章
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 汉语语法著作。作者马建忠在《马氏文通》 后序中说:“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 焉……微特中国之书籍,其道理可知,将由 是而求西文所载之道,所明之理,亦不难精 求而会通焉。”为此他花了10多年时间写成 此书。全书以典范的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取 材于四书、三传、史记、汉书以及韩愈等人 的文章
全书的理论体系模仿西方传统语法,同时也注重 汉语实际。如词类系统,除了名字、代字、静字、动字 字、介字、连字、叹字之外,增加了助字(语气词)。又 句法系统,拿静字(形容词)与动字(动词)并列,认为 们都能充当语词(谓语)。全书分10卷。卷一讲“正名”, 介绍主要的术语。卷二至卷九依次论述各类实词和虚词。虽 然以词类为纲,但是具体分析时莫不依据语句。卷十论句读, 是句法的总论。作者在《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 读。”这是《马氏文通》的特点。马建忠主张根据词义确定 词类,同时认为词类和句子成分有对当关系。如果遇到不符 合这种规定的情况,就用词类通假来解释。例如“其愚不可 及也”中的“愚”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他又认为“字 无定义,故无定类”,与词类通假说不无矛盾。 5马氏文通》借鉴和吸收西方语法理论,规模宏大、 体系完整,奠定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是中国 语法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全书的理论体系模仿西方传统语法,同时也注重 汉语实际。如词类系统,除了名字、代字、静字、动字、状 字、介字、连字、叹字之外,增加了助字(语气词)。又如 句法系统,拿静字(形容词)与动字(动词)并列,认为它 们都能充当语词(谓语)。全书分10卷。卷一讲“正名” , 介绍主要的术语。卷二至卷九依次论述各类实词和虚词。虽 然以词类为纲,但是具体分析时莫不依据语句。卷十论句读, 是句法的总论。作者在《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 读。”这是《马氏文通》的特点。马建忠主张根据词义确定 词类,同时认为词类和句子成分有对当关系。如果遇到不符 合这种规定的情况,就用词类通假来解释。例如“其愚不可 及也”中的“愚”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他又认为“字 无定义,故无定类”,与词类通假说不无矛盾。 《马氏文通》借鉴和吸收西方语法理论,规模宏大、 体系完整,奠定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是中国 语法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随着20世纪初白话文在 化教育界的普及而迅速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 动以后,白话文不仅很快成为通行语文形式,也自 然成为语言研究的对象。继早期最有影响的以文言 为研究对象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之后,20年代 初以《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为代表的 批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法论著相继问世。80 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 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 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 方面都进行了广泛探究,研究方法也呈多元化趋向。 思考与练习:教材P8第一、四、七题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随着20世纪初白话文在文 化教育界的普及而迅速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 动以后,白话文不仅很快成为通行语文形式,也自 然成为语言研究的对象。继早期最有影响的以文言 为研究对象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之后,20年代 初以《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为代表的一 批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法论著相继问世。80 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 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 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 方面都进行了广泛探究,研究方法也呈多元化趋向。 思考与练习:教材P8第一、四、七题
第二节词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汉语词类系统; 2、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征、类 型和使用; 3、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划分词类; 4、能够运用功能分析法来确定词的词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类划分标准;各类实词和虚词的语 法特点;运用功能标准分析词类;常见虚词的运 用;兼类词与同音词、词的活用。 难点:词性的辨别;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語气词的连用。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二节 词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汉语词类系统; 2、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征、类 型和使用; 3、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划分词类; 4、能够运用功能分析法来确定词的词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类划分标准;各类实词和虚词的语 法特点;运用功能标准分析词类;常见虚词的运 用;兼类词与同音词、词的活用。 难点:词性的辨别;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语气词的连用。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