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二十四孝故事
第二單元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教學大綱 1.二十四孝故事簡介 2.現代人對於二十四孝的看法 3.儒家的男女觀:母親在二十四孝的地位 4.母親在兒子成長過程中的地位 5.大母神的理論 6.依賴心理
二十四孝故事教學大綱 1. 二十四孝故事簡介 2. 現代人對於二十四孝的看法 3. 儒家的男女觀: 母親在二十四孝的地位 4. 母親在兒子成長過程中的地位 5. 大母神的理論 6. 依賴心理
忠孝道德 中國傳統臣民文化的基本內容 1.孝∷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2.孝是中國古代產生最早丶影響最深的一個家族道 徳觀念和倫理範疇 3.西周時期「孝」的含義 A對死去的先祖的孝,「死孝」。奉行孝道的子孫們相 信先祖的神靈存在,並能在冥冥中保佑他們。 ·源於祖宗崇拜的宗教觀念,使血緣關係牢固化丶神聖化 B對在世父母的孝,「生孝」°對在世父母的奉養丶尊 敬丶服從。 源於共同家庭生活丶經濟生活以及父母子女之間的血 緣觀念和情感。 4.原始氏族社會到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的 解釋: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
忠孝道德: 中國傳統臣民文化的基本內容 1. 孝: 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2. 孝是中國古代產生最早、影響最深的一個家族道 德觀念和倫理範疇。 3. 西周時期「孝」的含義: • A.對死去的先祖的孝, 「死孝」。奉行孝道的子孫們相 信先祖的神靈存在, 並能在冥冥中保佑他們。 • 源於祖宗崇拜的宗教觀念, 使血緣關係牢固化、神聖化。 • B.對在世父母的孝, 「生孝」。對在世父母的奉養、尊 敬、服從。 • 源於共同家庭生活、經濟生活以及父母子女之間的血 緣觀念和情感。 4. 原始氏族社會到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的 解釋: 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
1 5.奉養父母是後起的概念,獨立經濟單位的個體家 庭是先要條件 6.孔子對孝德的貢獻: 清除了孝徳中的鬼神迷信,祖先崇拜,強調了孝徳是立 足於人的心理情感的道徳義務 肯定子女在物質生活上奉養父母只是孝德的內容,但必 須上升至「敬」的層次 7.兩漢以後,孝德被片面化和絕對化 綱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8.兩漢以後,「孝感」觀念的流行。孝感故事認為 子女孝敬父母,可以威動天地鬼神
5. 奉養父母是後起的概念, 獨立經濟單位的個體家 庭是先要條件。 6. 孔子對孝德的貢獻: • 清除了孝德中的鬼神迷信, 祖先崇拜, 強調了孝德是立 足於人的心理情感的道德義務。 • 肯定子女在物質生活上奉養父母只是孝德的內容, 但必 須上升至「敬」的層次。 7. 兩漢以後, 孝德被片面化和絕對化。「三綱」: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 8. 兩漢以後, 「孝感」觀念的流行。孝感故事認為 子女孝敬父母, 可以感動天地鬼神
历代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事 送讀
二十四孝故事 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