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文言文(l篇) 《论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 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劝学《荀子》 4.陈情表李密 5.兰亭集序王羲之 6.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8.师说韩愈 9.阿房宫赋杜牧 10.游褒禅山记(于是予(余)有叹焉……此予(余)之所得也)王安石 11.赤壁赋苏轼 诗词曲(22篇) 1.氓《诗经》 2.短歌行(对酒当歌)曹操 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4.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5.山居秋暝王维 6.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7.蜀道难李白 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9.登高杜甫 10.登岳阳楼杜甫 11.琵琶行白居易 12.锦瑟李商隐 1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4.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16.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17.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18.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19.书愤陆游 20.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21.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22.沁园春(独立寒秋)毛泽东
1 2013 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文言文(11 篇) 1.《论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 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3.劝学 《荀子》 4.陈情表 李密 5.兰亭集序 王羲之 6.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8.师说 韩愈 9.阿房宫赋 杜牧 10.游褒禅山记(于是予(余)有叹焉……此予(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 11.赤壁赋 苏轼 诗词曲(22 篇) 1.氓 《诗经》 2.短歌行(对酒当歌) 曹操 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潜 4.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5.山居秋暝 王维 6.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7.蜀道难 李白 8.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登岳阳楼 杜甫 11.琵琶行 白居易 12.锦瑟 李商隐 1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14.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15.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16.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17.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18.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19.书愤 陆游 20.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21.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22.沁园春(独立寒秋) 毛泽东
2013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文言文(11篇) 1.《论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 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 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2 2013 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文言文(11 篇) 1.《论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 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 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 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 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 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 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 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 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 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 表以闻。 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6.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1dσ)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can)騑(f e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 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情,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 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 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 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 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 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 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 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 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 表以闻。 5. 兰亭集 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6.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cān)騑(f 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 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情,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被绣闼(ta),俯雕甍(me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x)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 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 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 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8.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 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o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或师焉,或不(f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 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9.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二川溶溶,流λ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 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 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 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 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 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 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 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 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xū)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 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 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 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8.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 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 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9.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 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 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 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 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 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 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 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游褒禅山记(于是予(余)有叹焉…此予(余)之所得也)王安石 于是予(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余) 之所得也! 11.赤壁赋 苏轼 壬(ren)戌(xu)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a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ing)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a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 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e)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11)妇。 苏子愀(qia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 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o),郁乎苍苍,此非孟 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u)舻(lu千里,旌(jng)旗 蔽空,酾(sh)酒临江,横槊(shu)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ao 于江渚(zhω)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o)樽以相属(zh)。寄 蜉(fu)蝣(yo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u)。哀吾生之须臾(yu),羡长江之无穷。挟(xi白)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 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dng)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an)更(geng)酌(zhuo)。肴(yao)核既尽,杯盘狼籍(j)。相与枕 藉(jie)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诗词曲(22篇) 1.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 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姽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
5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 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游褒禅山记(于是予(余)有叹焉……此予(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 于是予(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余) 之所得也! 11.赤壁赋 苏轼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 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 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 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 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 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 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 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 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 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诗词曲(22 篇) 1. 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 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