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八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下学期迎考模拟 试卷 2008-3-8 本试卷分必考题、选考题、选考历史的文科生加试题,共200分,其中普通考生的前 面两大题是160分,后面加试题40分。考试时间是150分+加试时间30分钟。必考题, 所有考生必做。选考题,考生只能从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做一类,不得跨 题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清楚。 2答案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和加试部分试卷上相应的题 号出。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甲必考内容 现代阅读(文学作品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把灵魂的耳朵叫 潘炫 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让你铭记一生的 有一个青年,二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这是当时许多人意 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自己到公安局投案,而且宣判那天,他很平静。 他的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对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大为恼火,“恨铁不成 钢”地责骂他犯傻 曾经,他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着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可是后来,他学会了逃 学,打架,吸毒。 密封如笼的死囚房里,钢铁焊成了“天网”,执行枪决的前三个月,他最大的心愿是能 够快快结束生命,似乎,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什么东西能再让他留恋
江苏省苏北八市 2007-2008 学年度高三语文下学期迎考模拟 试卷 2008-3-8 本试卷分必考题、选考题、选考历史的文科生加试题,共 200 分,其中普通考生的前 面两大题是 160 分,后面加试题 40 分。考试时间是 150 分+加试时间 30 分钟。必考题, 所有考生必做。选考题,考生只能从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做一类,不得跨 题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清楚。 2.答案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和加试部分试卷上相应的题 号出。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甲 必考内容 一、现代阅读(文学作品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 题。 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潘炫 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让你铭记一生的。 有一个青年,二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这是当时许多人意 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自己到公安局投案,而且宣判那天,他很平静。 他的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对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大为恼火, “恨铁不成 钢”地责骂他犯傻。 曾经,他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着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可是后来,他学会了逃 学,打架,吸毒。 密封如笼的死囚房里,钢铁焊成了“天网”,执行枪决的前三个月,他最大的心愿是能 够快快结束生命,似乎,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什么东西能再让他留恋
直到他看到了一只麻雀 那天中午,他正蜷在牢房的一角。突然在寂静而空荡的牢房里,他像是听到了什么,站 了起来,抬头向上看,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只麻雀在天窗的网格间欢跳乱叫,还 不时地歪着脑袋看他。 他—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只麻雀,没有人知道当时他都想了些什么。 只是从那一天开始,他天天望着天窗,他在等那只麻雀,但麻雀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后来,他开始在看守所的《新生》小报上发表一些反省的文章,他说,我没有想到,活 到今天我第一次看到了麻雀 很多人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我明白,他是真的第一次看到了麻雀—婴孩般的惊喜 和真诚的怀念为证 活到那一天,他只看到了一只麻雀,却是以死刑为代价 不要可怜或是同情他,更不要耻笑或蔑视他,想想我们自己,可曾看见过一只麻雀 故事还没有完,但剩下的结尾,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就像他生命中的另一只麻雀,他 永远地错过了。 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引起的。 执行枪决前,他干嘱万托一个狱友出去后一定帮他了却一桩心愿。原来,初三时,与他 同桌的—个女孩因家境贫穷不得不辍学,临走前女孩要他第二天送送她,并说有事求他。他 猜想女孩是想向他借钱,他便准备好。可是,当天晩上他因打架受伤没能去车站,所以他想 求狱友出去后,帮他找那个女孩解释一下,他不是故意失约的,他不是个不讲信义的人 一个劣迹滔天的死囚,临终前的心愿竟是这样一份小小的牵挂,我们没有理由感动,就 像他看见了一只麻雀一样,何足挂齿。 但我们错了—因为我们没有看见过一只麻雀
直到他看到了一只麻雀。 那天中午,他正蜷在牢房的一角。突然在寂静而空荡的牢房里,他像是听到了什么,站 了起来,抬头向上看,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一只麻雀在天窗的网格间欢跳乱叫,还 不时地歪着脑袋看他。 他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只麻雀,没有人知道当时他都想了些什么。 只是从那一天开始,他天天望着天窗,他在等那只麻雀,但麻雀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后来,他开始在看守所的《新生》小报上发表一些反省的文章,他说,我没有想到,活 到今天我第一次看到了麻雀。 很多人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我明白,他是真的第一次看到了麻雀——婴孩般的惊喜 和真诚的怀念为证! 活到那一天,他只看到了一只麻雀,却是以死刑为代价。 不要可怜或是同情他,更不要耻笑或蔑视他,想想我们自己,可曾看见过一只麻雀? 故事还没有完,但剩下的结尾,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就像他生命中的另一只麻雀,他 永远地错过了。 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引起的。 执行枪决前,他千嘱万托一个狱友出去后一定帮他了却一桩心愿。原来,初三时,与他 同桌的一个女孩因家境贫穷不得不辍学,临走前女孩要他第二天送送她,并说有事求他。他 猜想女孩是想向他借钱,他便准备好。可是,当天晚上他因打架受伤没能去车站,所以他想 求狱友出去后,帮他找那个女孩解释一下,他不是故意失约的,他不是个不讲信义的人. 一个劣迹滔天的死囚,临终前的心愿竟是这样一份小小的牵挂,我们没有理由感动,就 像他看见了一只麻雀一样,何足挂齿。 但我们错了——因为我们没有看见过一只麻雀
后来,那个狱友出去后,找到了女孩,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听完一切后,她哭了 十年前的那天我约他,并不是为了借钱,只是想带他到山里吃几天苦,见见他从来没见过 的东西啊…… 听到这句话,我想每一个纯净的灵魂都会禁不住打一个冷战。谁会想到这场误会竟成了 他们两人之间的隔世之憾了,而那时,他本该看见麻雀及一切的啊! 然而,他错过了那一天。直到生命将止,他才看到了一只麻雀。他看到的那一只,也许 正是我们应该去寻觅的那一只。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的耳朵叫醒,在每个平平常常的 黎明里,去倾听一声鸟鸣,去领会—种语言,然后说给生命听吧。 这是每一个脆弱的生命最需要的。 1.小说中多次出现“麻雀”,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试问有哪几种含义?(4分) 2辍学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3.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4分)? 4.作为个体生命的灵魂的耳朵为什么能睡眠?怎样叫醒他?(6分) 二、古诗文阅读及默写(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昊人也,祖凯之,宋镇军将军、湘州刺史。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 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元徽中,为建康令。村有盗牛者 被主所认,盜者亦称己牛,二家辞证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日:“无 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 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性又清俭,强力 为政,甚得民和
后来,那个狱友出去后,找到了女孩,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听完一切后,她哭了: “十年前的那天我约他,并不是为了借钱,只是想带他到山里吃几天苦,见见他从来没见过 的东西啊……” 听到这句话,我想每一个纯净的灵魂都会禁不住打一个冷战。谁会想到这场误会竟成了 他们两人之间的隔世之憾了,而那时,他本该看见麻雀及一切的啊! 然而,他错过了那一天。直到生命将止,他才看到了一只麻雀。他看到的那一只,也许 正是我们应该去寻觅的那一只。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的耳朵叫醒,在每个平平常常的 黎明里,去倾听一声鸟鸣,去领会一种语言,然后说给生命听吧。 这是每一个脆弱的生命最需要的。 1.小说中多次出现“麻雀”,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试问有哪几种含义? (4 分) 2.辍学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4 分) 3.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4 分)? 4.作为个体生命的灵魂的耳朵为什么能睡眠?怎样叫醒他? (6 分) 二、古诗文阅读及默写(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8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祖凯之,宋镇军将军、湘州刺史。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 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元徽中,为建康令。村有盗牛者, 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证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 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 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性又清俭,强力 为政,甚得民和
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 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 纪纲①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宪 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曰 “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 还为太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 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葬母,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 深衔之,卒不能伤也。 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昊,天监二年,就家授太中大夫。宪之虽累经宰 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四 注:①纪纲:仆从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州辟(开辟)议曹从事 B唯衡阳独无讼(批评)者 C若九郡率(全,都)然,吾将何事D于余姚立邸,颇纵横(气焰嚣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 ②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B①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①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①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 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宪之不到二十岁就被州府征召为官,元徽年间任建康令时,用“牛认主家”法巧破盗 牛案,使盗牛者伏罪。 B顾宪之拒请托,抑贪残,性格清廉节俭,因此百姓感到心平气和
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 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 纪纲①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宪 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曰: “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 还为太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 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葬母,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 深衔.之,卒不能伤也。 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就家授太中大夫。宪之虽累经宰 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四 十六) 注:①纪纲:仆从。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州辟.(开辟)议曹从事 B.唯衡阳独无讼.(批评)者 C.若九郡率.(全,都)然,吾将何事 D.于余姚立邸,颇纵横..(气焰嚣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 ②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B.①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①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①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 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宪之不到二十岁就被州府征召为官,元徽年间任建康令时,用“牛认主家”法巧破盗 牛案,使盗牛者伏罪。 B.顾宪之拒请托,抑贪残,性格清廉节俭,因此百姓感到心平气和
C顾宪之衡阳为官时,一心为民处置瘟疫造成的祸害,并教化民众破除迷信,使全郡大 治。 D顾宪之虽连任郡宰,却少有资财,“不免饥寒”,足见其一生清廉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宪之下车,分告属县 ②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 译 ③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 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9-10题 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ε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的诗人。他写诗学习杜甫, 抒写国破家亡的苦痛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气势雄浑,情调苍凉。《襄邑道中》是北亡国以前 的作品,和他后期的作品基调不同。 ①襄邑一一现在现在的河南省睢(su)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150里,惠济 河从境内通过。 ②榆堤一一长满榆树的河堤。 ③不知一一原来不知,现在才知道了
C.顾宪之衡阳为官时,一心为民处置瘟疫造成的祸害,并教化民众破除迷信,使全郡大 治。 D.顾宪之虽连任郡宰,却少有资财,“不免饥寒”,足见其一生清廉。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①宪之下车,分告属县 翻 译 : 。 ②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 翻 译 : 。 ③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 翻 译 : 。 (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 9-10 题。 襄邑道中 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的诗人。他写诗学习杜甫, 抒写国破家亡的苦痛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气势雄浑,情调苍凉。《襄邑道中》是北亡国以前 的作品,和他后期的作品基调不同。 ①襄邑――现在现在的河南省睢(suī)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 150 里,惠济 河从境内通过。 ②榆堤――长满榆树的河堤。 ③不知――原来不知,现在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