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学习目标】了解影片和各类采访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掌握跨文化交际中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课程内容】1.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2.掌握跨文化交际中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重点、难点】重点:文化休克,文化融合,跨文化交际。难点:影片中人物对话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向学生传授知识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范围,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学习要求】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积极回答问题。2.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复习与思考】1.影片和各类采访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有哪些?2.文化交际中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什么?【学习资源】1.hello talk app2.有道口语大师Natural Resources【学习目标】了解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以及取之不尽的资源:理解各类资源的不同用处:掌握各类资源的描述方式。【课程内容】1.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以及取之不尽的资源2解各类资源的不同用处:掌握各类资源的描述方式。【重点、难点】重点: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取之不尽的资源。难点:各类资源的作用。35
35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学习目标】 了解影片和各类采访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掌握 跨文化交际中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课程内容】 1. 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2. 掌握跨文化交际中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文化休克,文化融合,跨文化交际。 难点:影片中人物对话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向学生传授知识 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范围,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 各抒己见。 【学习要求】 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积极回答问题。 2.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复习与思考】 1. 影片和各类采访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有哪些? 2. 文化交际中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什么? 【学习资源】 1.hello talk app 2.有道口语大师 Natural Resources 【学习目标】 了解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以及取之不尽的资源;理解各类资源的不同 用处;掌握各类资源的描述方式。 【课程内容】 1. 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以及取之不尽的资源 2. 解各类资源的不同用处;掌握各类资源的描述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 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取之不尽的资源。 难点;各类资源的作用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向学生传授知识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范围,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学习要求】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积极回答问题。2.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复习与思考】1.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以及取之不尽的资源有哪些?2.各类资源的描述方式。【学习资源】1.hello talk app2.有道口语大师NaturalDisasters【学习目标】了解世界各地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难;理解如何用英语表述自然灾难发生的经过: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述地震自救的步骤。【课程内容】1.世界各地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难2.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述地震自救的步骤【重点、难点】重点:海啸,地震,洪水。难点:各种自然灾难的英语描述【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向学生传授知识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范围,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学习要求】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积极回答问题。2.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复习与思考】1.如何用英语表述自然灾难发生的经过2.如何用英语表述地震自救的步骤36
36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向学生传授知识 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范围,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 各抒己见。 【学习要求】 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积极回答问题。 2.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复习与思考】 1. 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以及取之不尽的资源有哪些? 2. 各类资源的描述方式。 【学习资源】 1.hello talk app 2.有道口语大师 Natural Disasters 【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各地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难;理解如何用英语表述自然灾难发生的 经过;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述地震自救的步骤。 【课程内容】 1. 世界各地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难 2. 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述地震自救的步骤 【重点、难点】 重点:海啸, 地震,洪水。 难点:各种自然灾难的英语描述.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向学生传授知识 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范围,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 各抒己见。 【学习要求】 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积极回答问题。 2.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复习与思考】 1. 如何用英语表述自然灾难发生的经过 2. 如何用英语表述地震自救的步骤
【学习资源】1.hello talk app2.有道口语大师Pre-industrialRevolutionandIndustrialRevolution【学习目标】了解工业革命前及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阶层的社会生活:理解工业革命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掌握用英语如何描述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课程内容】1.工业革命前及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阶层的社会生活2.掌握用英语如何描述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重点、难点】重点: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生活。难点:如何用英语描述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生活。【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向学生传授知识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范围,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己见。【学习要求】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积极回答问题。2.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复习与思考】1.工业革命前及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阶层的社会生活是什么?2.用英语如何描述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学习资源】1.hello talk app2.有道口语大师五、实践教学安排支撑序号实践方法学时类型要求实践项目名称课程目标综合81小组讨论必做1,2,3话题情境练习性综合28小组讨论必做1,2,3句型练习性37
37 【学习资源】 1.hello talk app 2.有道口语大师 Pre-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学习目标】 了解工业革命前及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阶层的社会生活;理解工业革命给生 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掌握用英语如何描述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 【课程内容】 1. 工业革命前及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阶层的社会生活 2. 掌握用英语如何描述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 【重点、难点】 重点: 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生活。 难点:如何用英语描述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生活。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向学生传授知识 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范围,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 各抒己见。 【学习要求】 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积极回答问题。 2.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复习与思考】 1. 工业革命前及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阶层的社会生活是什么? 2. 用英语如何描述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 【学习资源】 1.hello talk app 2.有道口语大师 五、实践教学安排 序号 实践项目名称 实践方法 学时 类型 要求 支撑 课程目标 1 话题情境练习 小组讨论 8 综合 性 必做 1,2,3 2 句型练习 小组讨论 8 综合 性 必做 1,2,3
实践1.话题情境练习实践目的:设置一定的话题或情景,供学生课上、课后练习并且充分利用虚拟情景实验室的资源,提供话题场景实践安排:每班学生分为3-4人一组,对教师发布的主题进行讨论。讨论后形成小组意见,在全班进行分享。实践场所:教室实践要求:要求每位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最后汇总意见在全班分享或形成文字进行提交,教师对汇报内容或提交的文稿进行指导。实践2.句型练习实践目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重视“SentencePattern”(句型),“Reiteration”(反复练习),“LanguageEnvironment”(语境)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替换练习形式,用所学过的常用词汇,替换变衍出自己所需表达的意思。实践安排:每班学生分为3-4人一组,对教师发布的任主题进行讨论。讨论后形成小组意见,在全班进行分享。实践场所:教室实践要求:要求每位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最后汇总意见在全班分享或形成文字进行提交,教师对汇报内容或提交的文稿进行指导。六、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过程性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互评作业、实践活动和学习反思。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课程目标1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10-25%课堂表现、期末考试、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词汇及句型课程目标2互评作业、实践活动、期末考试表达10-25%38
38 实践1. 话题情境练习 实践目的:设置一定的话题或情景,供学生课上、课后练习并且充分利用虚 拟情景实验室的资源,提供话题场景 实践安排:每班学生分为3-4人一组,对教师发布的主题进行讨论。讨论后 形成小组意见,在全班进行分享。 实践场所:教室 实践要求:要求每位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最后汇总意见在全班 分享或形成文字进行提交,教师对汇报内容或提交的文稿进行指导。 实践2.句型练习 实践目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重视“Sentence Pattern”(句型), “Reiteration”(反复练习),“Language Environment”(语境)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替换练习形式,用所学过的常用词汇,替换变衍出自己所 需表达的意思。 实践安排:每班学生分为3-4人一组,对教师发布的任主题进行讨论。讨论 后形成小组意见,在全班进行分享。 实践场所:教室 实践要求:要求每位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最后汇总意见在全班 分享或形成文字进行提交,教师对汇报内容或提交的文稿进行指导。 六、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 过程性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互评作业、实践活动和学习反 思。 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 (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10-25% 课堂表现、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2 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词汇及句型 表达10-25% 互评作业、实践活动、期末考试
跨文化交际能力10-25%课程目标3具备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同英语实践活动、学习反思、期末考试国家人士交谈的能力10-25%七、成绩评定(一)评定方式1.总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2.平时成绩评定(1)课堂表现(40%):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讨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能力(2)互评作业(30%):学生平时作业提交次数及完成质量,进行学生互评。(3)实践活动(20%):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研究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4)学习反思(10%):学生在每一单元内容结束后,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反思的能力。3.期末成绩评定详见期末试题评分标准。(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序号评价项目90-10080-8970-7960-690-59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上课能作一上课不太认认真听课,积上课较认真,点笔记,互动听课很不认真,真,有互动但极互动,主动互动较积极,课堂表现有一定自主不互动也不发讨论,发言积发言次数较不多,很少发性,能够发言。极。多。言。言。39
39 课程目标3 跨文化交际能力10-25% 具备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同英语 国家人士交谈的能力10-25% 实践活动、学习反思、期末考试 七、成绩评定 (一)评定方式 1.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2.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40%):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讨论,创造性地提出问 题的能力 (2)互评作业(30%):学生平时作业提交次数及完成质量,进行学生互 评。 (3)实践活动(20%):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研究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 题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 (4)学习反思(10%):学生在每一单元内容结束后,对本单元学习内容 进行归纳、总结、反思的能力。 3.期末成绩评定 详见期末试题评分标准。 (二)评分标准 序号 评价项目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1 课堂表现 认真听课,积 极互动,主动 讨论,发言积 极。 上课较认真, 互动较积极, 发言次数较 多。 上课能作一 点笔记,互动 有一定自主 性,能够发 言。 上课不太认 真,有互动但 不多,很少发 言。 听课很不认真, 不互动也不发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