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心理学地理学经济学生理学城市科学社会心理学人口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心理学形态规划技术丝规划政治学心理学分支政策性规划管理共他类型的心理学通年情心理学心理学心理旺城市儿理学B片图1.4“城市社会心理学"学科构架框图三、城市社会心理学课程设置1.“城市社会心理学”定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城市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及秩序的社会科学。城市规划学科对其进行研究,月的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城市居佳活动的需要和人类住区秩序的基本内容、进程和模式,并为“良好人类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组织和管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依据。就研究对象而论,城市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城市对人们关于自我、他人、规范、价值等概念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人们如何解释城市及其空间的利用问题,城市社会及环境问题,等等。2.课程培养方向、教学目的及对象根据图1.4框图的构架,这一课程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了解一般意义1社会心理学与城市活动和城市规划相关联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之外,还要求进一步掌握对当今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会现象及问题分析和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人居环境和社区建设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求学牛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社会研究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完成相应的分析研究报告,树立并锻炼学生的城市规划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4
本课程为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开设,亦可作为建筑学、风景园林规划、房地产、城市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选修课程。3.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掌握以下概念及其相关的理论:(1)角色理论;(2)个性理论;(3)行为理论;(4)社会化;(5)需求层次理论;(6)社会生态链;(7)社区;(8)城市化;(9)城市社会空间;(10)老龄化社会;(11)城市规划决策过程;(12)城市规划公众参与;(13)城市社会指标。4.课程结构(见图1.5)1.绪论12.城市社2.社会、环会发展指标境与心理11.城市规3.居民角色划的决策过与个性特征程+7.社区4.城市居民10.社区主行为体-5.城市人际9.老龄化社交往与社会会网络↑8.城市化与6.城市空间社会结构情境图1.5城市社会心理学课程结构5
第二节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综述一、国内外“社会心理学”课程设置的目录研究1.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各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材目录列举(1)SocialPsychology(书名:社会心理学)(第二版,1986,1990年,美国)H.AndrewMichenerUniversityof Wisconsin,Madison(作者及大学名称)John D.Delamater,Shalom H.Schwartz, Hed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Under the general editionship of Robert K.Merton, Columbia University目录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简介(1)定义:社会心理学的关注核心/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的常规定义;(2)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角色理论/强化理论/认知理论观点的比较;(3)社会心理学是一种科学吗?科学的特征/作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间卷调查/实验/自然观察/图形研究及内容分析研究方法的比较;(2)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第三章社会化(1)简介;(2)社会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社会研究的观点/社会结构的影响;(3)少儿社会化的动因:家庭/伙伴/学校;(4)社会化的进程:(5)社会化的结果;(6)成年人社会化第四章自我与同一性(1)自我的自然与起源;(2)同一性:我们所知道的自我;(3)同一性:我们所规定的自我;(4)思考与感觉中的自我;(5)自我尊重;第五章社会理解与属性(1)社会理解的基础;(2)陈规俗见;(3)印象形成;(4)属性理论;(5)属性中的偏好和曲解;第六章态度(1)自然态度;(2)态度的分寸;(3)态度的组织与变化;(4)态度和行为的关系;(5)合理的行为模型第七章符号交流与语言(1)语言与文字交流;(2)非文字的交流;(3)社会结构和交往;(4)会话的分析;第八章社会影响与信念第九章自我表现与印象操纵第十章利他主义和侵犯行为第十一章人际吸引与关系-6-
第十二章集团的内聚性和一致性第十三章集团中的地位与相互作用第十四章集团表现及领导者的有效性第十五章集团内的矛盾第十六章生活过程和性别角色第十七章社会结构和个性第十八章异常行为与社会反应第十九章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2)SocialPsychology-UnderstandingHumanInteraction(书名:社会心理学:理解人际关系)RobertA.Baron,RensselaerPolytechnicInstitute(作者及单位名)Donn Byme, University at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74,1977,1981,1984,1987,1991,1994,1996(各时期版本,以下目录选用1994年版本翻译)目录第一章社会心理学领域:我们如何思考与别人的交往?第二章社会知觉(理解):理解别人第三章社会认知:思考别人和社会化的世界第四章态度:对社会化的世界的分析第五章社会同一性:自我与属性第六章偏见与辨别力:理解他人的特点、记录他们的效果第七章人际吸引:获得了解、成为朋友第八章亲近的关系:友谊、爱、性别第九章社会影响:改变他人的行为第十章pro-社会行为:给予别人帮助第十章侵犯行为:它的特点、过程和控制第十二章集团和个体:亲密与患诚的效果第十三章社会心理学和个体:在人口、健康、环境中的应用第十四章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在法律、政治和机构组织中的应用2.我国现有用于城市研究等领域的城市社会心理学教材目录《城市社会心理学》(黄承元,周振明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科学发展的趋向第二节社会心理学概述第二章城市压力情境第一节物理性的紧张刺激第二节社会性的紧张刺激-7-
第三章城市空间情境第一节建筑空间的情境性第二节城市中儿类特定的空间效应第四章城市文化环境第一节城市文化环境第二节建筑形式的文化性第五章城市人际交往第一节城市人际交往的特征第二节促进城市的人际交往第六章城市社会结构与变化第一节年龄结构与变化第二节家庭结构的变化第三节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七章城市居民角色第一节居民角色的特点第二节角色规范的变迁第八章城市居民的个性特征第一节城市居民的个性第二节我国城市居民的个性特征第九章城市居民行为第一节居住行为第二节消费行为第三节工作行为第十章组织良好的城市情境第一节组织良好的城市物质情境第二节组织良好的城市社会情境第三节城市情境的规划与决策3.对目录研究的结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经历了空前的变化和全方位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一方面,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和方式也相应地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之后,人们逐渐提出更多关于社会心理方面的、更高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在这一进程中,新的城市现象和城市问题不断涌现,客观上也需要以城市社会心理学学科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以及这一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社会现象和城市问题进行阐释、分析、研究和探讨,提出相关的对策。因此,可以说,我国城市社会心理学学科其内容正面临更新的迫切要求和发展的契机。我国城市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具有较为广阔的领域。本书的编写,主要日的是,运用城市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理论,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现象和城市问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