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1506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开始读书 1513年(8岁)丧母 1528年(23岁)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丧妻 1540年(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061571) 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去世
1506年(1岁) 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 开始读书 1513年(8岁) 丧母 1528年(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 丧妻 1540年(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 去世 (1506—1571) 归有光简历(4-3)
宁-↑ 文精选身《项脊志》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取材于平凡 生活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 写表现情感的方法
学习目标 古文精选:《项脊轩志》 1、学习本文取材于平凡 生活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 写表现情感的方法
宁-↑ 文精选身《项脊志》 问题探究: 、一间书房。作者是怎样描写项脊轩前后变化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房怀有怎样的情感? 2、两种情感。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3、三个女人。文中回忆了与轩有关的哪三个女人? 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描写她们的?这些描写流露出 作者对她们怎样的感情? 4、此文在选材和描写上有什么特点?对我们的写作 有何启示?
问题探究: 1、一间书房。作者是怎样描写项脊轩前后变化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房怀有怎样的情感? 3、三个女人。文中回忆了与轩有关的哪三个女人? 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描写她们的?这些描写流露出 作者对她们怎样的感情? 4、此文在选材和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对我们的写作 有何启示? 古文精选:《项脊轩志》 2、两种情感。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