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解题 归有光:时人称其“今之欧阳修”,其散文“明 文第一”,其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通常 借记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 弟之间的深情。 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江苏太仓)项脊 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为 “项脊轩”,含有追宗怀远之意。 《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 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 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作者及解题 归有光:时人称其“今之欧阳修”,其散文“明 文第一”,其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通常 借记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 弟之间的深情。 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江苏太仓)项脊 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为 “项脊轩”,含有追宗怀远之意。 《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 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 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1506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开始读书 1513年(8岁)丧母 1528年(23岁)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丧妻 1540年(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归有光 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061571) 1571年(66岁)去世
归有光简历 1506年(1岁) 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 开始读书 1513年(8岁) 丧母 1528年(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 丧妻 1540年(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 去世 归有光 (1506—1571)
正音: 垣墙周庭(yun)婢女(bi)姊妹() 呱呱而泣(g)先妣(bi)持笏(h) 断句: 顾视无可置者 庭中通南北为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正音: 垣墙周庭( ) 婢女( ) 姊妹( ) 呱呱而泣( ) 先妣( ) 持笏( ) 断句: 顾视无可置者 庭中通南北为一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yuán bì zǐ gū bǐ hù
幼光临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 甚厚。 “某所,而母立于兹。”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 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 应答。” 泣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 甚厚。 “某所,而母立于兹。” “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 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 应答
借书满架,偃仰啸 好好少 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少学年 声;而庭阶寂寂,小鸟年 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归 静有 “吾儿,久不见若影,思光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 郎也?” 勤 扃牖而居,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少 年 归 有 光 的 形 象 借书满架,偃仰啸 歌,冥然兀坐,万籁有 声;而庭阶寂寂,小鸟 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扃牖而居,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好 学 、 静 思 、 勤 奋 的 好 少 年 “吾儿,久不见若影,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 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