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现在各种媒体上经 常有新词出现,词汇的翻新速度很快。我 国最著名的词典之一《新华词典》的修订 周期已准备由原先的10年一修订改为5年 修订。2001年的修订版,就删除|旧词2000 多个,新增新词汇超过10000个。所以,作 为新闻工作者,既应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 的敏感,也应时刻保持对新兴词汇的敏感, 并恰当地使用于报道之中,以提高报道的 鲜明性和生动性。当然,新闻报道使用新 词也不能盲目地追求时髦前卫,还要是遵 守语言使用的一些基本规范,这是需要注
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现在各种媒体上经 常有新词出现,词汇的翻新速度很快。我 国最著名的词典之一《新华词典》的修订 周期已准备由原先的10年一修订改为5年一 修订。2001年的修订版,就删除旧词2000 多个,新增新词汇超过10000个。所以,作 为新闻工作者,既应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 的敏感,也应时刻保持对新兴词汇的敏感, 并恰当地使用于报道之中,以提高报道的 鲜明性和生动性。当然,新闻报道使用新 词也不能盲目地追求时髦前卫,还要是遵 守语言使用的一些基本规范,这是需要注 意的
(四)新闻语言应有不同风格 在新闻语言的一般性要求之下,不同体裁、不 同类型的报道也应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是新闻报 道最终的传播效果要求所决定的,强求一律就是机械 论者,并不符合新闻语言的辨证要求。美国新闻学教 科书上说:“事件的性质决定报道推展的节奏。一篇 关于龙卷风或飓风袭击某社区的报道将以风速行文 但如果是一篇受害者葬礼的文章,那就必须与牧师在 抚慰那些过早应召去见上帝的人时那抑扬顿挫的祈祷 词合拍。”(同上,191页)前面提到西方关于好的 新闻报道的4个特征,其中第4个就是:“恰当:风格 自然而不拘谨。用马克吐温的话说就是:‘不矫揉 造作,语言质朴..自然…所选词语恰到好处 (180页)
(四)新闻语言应有不同风格 在新闻语言的一般性要求之下,不同体裁、不 同类型的报道也应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是新闻报 道最终的传播效果要求所决定的,强求一律就是机械 论者,并不符合新闻语言的辨证要求。美国新闻学教 科书上说:“事件的性质决定报道推展的节奏。一篇 关于龙卷风或飓风袭击某社区的报道将以风速行文。 但如果是一篇受害者葬礼的文章,那就必须与牧师在 抚慰那些过早应召去见上帝的人时那抑扬顿挫的祈祷 词合拍。”(同上,191页)前面提到西方关于好的 新闻报道的4个特征,其中第4个就是:“恰当:风格 自然而不拘谨。用马克·吐温的话说就是:‘不矫揉 造作,语言质朴……自然……所选词语恰到好处。’” (180页)
决定新闻语言风格不同的主要因素有: (1)新闻报道的不同体裁对于语言的要求 有所不同 消息语言:陈述事实,具体陈述与抽 象概括相结合 通讯语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 现事实、解释事实,更丰富、更形象、更 具体。 (2)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导致新闻语言的 差异 (3)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导致 报道语言不同
决定新闻语言风格不同的主要因素有: (1)新闻报道的不同体裁对于语言的要求 有所不同 消息语言:陈述事实,具体陈述与抽 象概括相结合。 通讯语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 现事实、解释事实,更丰富、更形象、更 具体。 (2)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导致新闻语言的 差异 (3)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导致 报道语言不同
二、使用新闻语言的基本技巧 (一)少用形容词和形容性描写 1.关于形容词 中外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都毫无例 外地赞成并高举这样一个词语使用大旗: 少用形容词
二、使用新闻语言的基本技巧 (一)少用形容词和形容性描写 1.关于形容词 中外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都毫无例 外地赞成并高举这样一个词语使用大旗: 少用形容词
在美国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 中,时常可见这样的要求,例如:“下面 是诗人、散文家兼作家约翰西亚迪关于写 作的一些实用性建议:数数形容词和动词 优秀的写作(积极的写作)几乎总是用更 多的动词.几乎可以坦率地说,如果每 个名词都伴随着一个形容词而出现,那 么这些遗词用句就糟了。”他甚至列举了 马克·吐温这样极端的建议:“一旦你看到 形容词,就消灭它。”(211页)
在美国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 中,时常可见这样的要求,例如:“下面 是诗人、散文家兼作家约翰·西亚迪关于写 作的一些实用性建议:数数形容词和动词。 优秀的写作(积极的写作)几乎总是用更 多的动词……几乎可以坦率地说,如果每 一个名词都伴随着一个形容词而出现,那 么这些遗词用句就糟了。”他甚至列举了 马克·吐温这样极端的建议:“一旦你看到 形容词,就消灭它。”(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