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价值及其评价扑线性空间的研究,他与摩根斯顿(Morgenstern)合著的《博奔论与经济行为》在经济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他还是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创始人,曾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顾问。列昂惕夫是美籍俄罗斯人,是投人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人产出分析为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备受西方经济学界的推崇,他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他于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期间,他的同事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对他的研究成果极为推崇,他的两位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生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和罗伯特:索洛(RobertMertonSolow)著有《美国经济的结构(1919~1929)》等著作。解方程的代表人物有阿罗(KennethJ.Arrow)、德布鲁(GerardDe-breu)、斯卡夫(HerbertScarf)等。阿罗是美国数理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曾在美国空军服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经济和运筹学研究,他揭示的“不可能性定理”为经济学界所称道,他与希克斯同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曾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顾问。德布鲁是美籍法国数理经济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和数学教授,曾在法军服务,著有《价值论》和《数理经济论文》等著作。斯卡夫是美国人、数学博士、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他在一般价值均衡理论的存在性证明、一般价值均衡理论的计算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首先给出了市场价值均衡点求解的具体算法均衡分析法就是在假定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变量既定条件下,考察体系达到均衡时所出现的情况以及实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所谓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相互抗衡的力量势均力敌,使体系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决策者意识到重新调整资源的配置方式已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经济体系在数学上通常被描述成拓扑空间,在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集值映射,均衡分析就是在经济体系的价格系统中寻求一个价格,使得二种被称为超需求集值映射将该价格映射到0,这个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状态。所谓拓扑空间,就是规定了子集簇的一个集合,其子集族还必须满足三条性质:一是空集和该集合在这个子集簇中:二是子集簇有限个子集的14
B第一章绪论交集也在这个子集族中:三是子集族有限或无限个子集的井集也在这个子集簇中。为了方便起见,拓扑空间中的子集簇的每一个成员被称为开集,开集的余集被称为闭集。之所以把经济体系看成拓扑空间,是因为许多经济行为的集合是闭集。均衡分析法通常忽视均衡过程与均衡结果之间的联系,而重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像熊彼特、杨小凯和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等的理论都是均衡分析方法的框架。熊彼特在其创新理论中认为创新能够使潜在的利益得以实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要想使经济持续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杨小凯在其专业化分工理论中认为专业化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尽管会带来交易费用: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因而就会促进经济增长。斯蒂格利茨认为信息不对称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信息不对称会给市场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市场的功能是不完善的,所以如果市场参与者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其利益会受到损害,他引入非对称信息便能够解释平常观察到的许多不好理解的现象。这些理论都只重原因和结果而不重过程。非均衡分析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一般均衡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面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这是一种短期的不稳定的均衡。以帕廷金(DonPatinkin)、克洛尔(RobertWayneClower)、莱琼霍夫德(AxelLeijonhufvud)、贝纳西(JeanPascalBenassy)等人为代表的现代非均衡学派,将凯恩斯的“失业均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被抑制的通货膨胀”等都概括为不同类型的“非均衡”。他们认为,价格并不是可以根据供求关系迅速调整的,有时其是因为制度被固定或其运动受到限制,有时则仅仅是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人们不可能等到一切价格都调整到均衡值上再进行实际的交易,因此在遇到供求不等的情况时,往往根据自已在一定价格下所能买到的数量或卖出的数量来调整自己在其他市场上的供求数量。对个别行为主体来说,价格往往是外生变量,是既定的交易条件,而交易数量则是自已所能控制的内生变量,所以市场运动的结果通常是非均衡的,变量之间是不均等的。这种非均衡,与瓦尔拉斯均15
旅游资源价值及其评价衡一样,具有行为确定性,可以持久地存在,而不仅是一种过渡状态。樊纲主张用变量均等定义均衡,用变量不均等定义非均衡,用“可持续性”的概念特指经济状态的行为特征。这样他就在《论均衡和非均衡的可持续性》中定义了四种经济状态:可持续均衡,可持续非均衡,不可持续均衡,不可持续非均衡。边际效用分析法就是运用导数和微分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微增量的变化,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的一种方法。其代表人物有瓦尔拉斯、杰文斯、戈森(H.H.Gossen)、门格尔、埃奇沃思(F.Y.Edgeworth)、马歇尔、费希尔(IFisher)、庞巴维克等人。当时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叫作稀缺性,杰文斯把它叫作最后效用,实际上它就是效用函数的“偏导数”。“边际”这个词可以被理解为“增加的”,“边际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也就是说,自变量增加一单位,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从数学上来说,边际效用分析法的原理较简单:对于离散的情形,边际值是因变量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的比值:对于连续可微的情形,边际值是因变量关于某自变量的偏导数值。所以边际的含义本身就是因变量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或者说是自变量一个单位的变化导致因变量的改变量。预期分析法以市场参与各方的行为方向为分析重点,从而直接推导供求关系来判断市场方向。心理预期是经济活动主体为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对与经济决策有关的不确定因素所进行的预测,心理预期影响个体的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行为,而个体的这些经济行为的变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预期分析包括适应性预期分析和理性预期分析等。所谓适应性预期就是运用某经济变量的过去记录去预测未来,反复检验和修订,采取错了再试的方式,使预期逐渐符合客观的过程。而理性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这种预期之所以被称为“理性的”,是因为它是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和数据,加以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一种预期。理性预期分析法撇开市场发生的一些偶然干扰因素,根据过去价格变16
第一章绪论化的资料,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对价格做出预期,事先计算它的概率分布,从而选出风险最小的方案,以预防不利后果。理性预期分析法的代表人物是穆斯(JhonMuth)、罗伯特·卢卡斯(RobertE.Lucas)等。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指出人们在进行预测时,总是以自已尽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依据。卢卡斯在《预期与货市中性》一文中,将穆斯的理性预期假说同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后来卢卡斯又对理性预期假说做了进一步闸发,同时把理性预期引人宏观经济模型。(三)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是较为一股意义的方法,是对各种系统的一般性息结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自组织理论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研究等。系统科学方法就是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考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以得到处理和解决间题的一种方法。根据本书对系统科学方法应用的需要,以下仅对系统科学中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VonBertalanffy)创立的。贝塔朗菲于1945年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明确提出一般系统论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并对系统的共性做了一定的概括。动态系统分连续型与离散型两种。连续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微分方程,它们刻画系统的动态变量(状态变量的各阶导数)对状态变量的依存关系,以及状态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系统所有状态构成的集合,被称为系统的状态空间:系统在某个时刻可能到达但不借助外力就不能保持或不能回归的状态或状态集,被称为暂态(transientstate),系统到达后若无外17
旅游资源价值及其评价部作用去驱使将保持不变的状态或反复回归的状态集,被称为定态(steadstate),描述系统演化的方程的解(代表状态空间的一个点集合),被称为一条轨道。系统结构、状态、行为的抗干扰能力:被称为系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是系统的重要维生机制。状态空间中满足吸引性(对周围其他状态或轨道具有吸引力)、稳定性和终极性(不再具有力图改变这种状态的动力)的点集合被称为吸引子,凡是存在吸引子的系统都是有自的的系统离散动态系统是由异步(不能立刻得到结果)、突发的事件驱动状态演化的,取有限个离散值的动态系统。这些状态的变化由诸如某些环境条件的出现或消失,系统操作的启动或完成等各种事件的发生而引起。这种系统关心的是它的逻辑行为,用其演化过程的状态序列和事件序列来刻画。系统的功能表现为只允许发生某此符合要求的状态序列或事件序列,它们表示完成某些任务或防止各种失误。用有限自动机、布尔网络等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这种逻辑层次的分析和综合间题,计算机仿真运用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控制论创始人是维纳(N.Wiener),他于1948年发表的专著《控制论)是控制论的奠基性著作,他把控制论定义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控制论提出了包括生物系统和人工系统在内的极为广泛的一大类系统的共性和规律。信息反锁是控制论的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起到制约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控制论中,输入一输出反馈控制模型具有普适意义。经济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子系统之间又高度耦合。相互联系,存在着相互反馈的现象,具有控制论所研究的系统的特性。在经济活动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控制工作,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对超过范围的偏差,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实现系统的相对稳定和既定目标。系统工程是一种以天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它从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研究各个组成部分,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数学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