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调研试卷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共25分)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在布谷鸟的叫声与春风的轻里,竹梢儿轻曳,在这雨后的山乡显露出万干娇媚,甜 了大地,醉了天空,温柔了神秘空濛的大山。在这万物竞姸的时节里,雨后翠竹的风姿就更 加chuo约更加娇妩了。 一摘自(老弦《竹韵》) 2.默写(8分)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史记》) (2)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5)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6)▲,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7)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8)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浒传》中浪里白粲张顺會率梁山水军凿破海鳅船,大破高俅官军,并生擒高俅 本人,一时梁山声威大震。 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刷完篱笆的汤姆收到波莉姨妈的表扬,姨妈赏给汤姆一份最
九年级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调研试卷 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在布谷鸟的叫声与春风的轻 fú里,竹梢儿轻曳 . ,在这雨后的山乡显露出万千娇媚,甜 了大地,醉了天空,温柔了神秘空濛的大山。在这万物竞妍 . 的时节里,雨后翠竹的风姿就更 加 chuò约更加娇妩了。 ——摘自(老弦《竹韵 》) 2.默写(8 分)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 (司马迁《史记》) (2) ▲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3) ▲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羌笛何须怨杨柳, ▲ 。 (王之涣《凉州词》) (5)晓战随金鼓, ▲ 。 (李白《塞下曲》) (6) ▲ ,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7)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 。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8)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 。” (《论语》) 3.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水浒传》中浪里白条张顺曾率梁山水军凿破海鳅船,大破高俅官军,并生擒高俅 本人,一时梁山声威大震。 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刷完篱笆的汤姆收到波莉姨妈的表扬,姨妈赏给汤姆一份最 ▲ ▲ ▲ ▲
大最红的苹果,并批准他可以出去玩。汤姆作为“童子军的大头儿和以乔哈波为大 头儿的另一伙“童子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汤姆的部队凯旋。 C.《格列佛游记》中内务大臣告诉格列佛:国家受到来自不来夫斯古的入侵,敌方正 准备一支庞大的舰队向小人国发起进攻。海军大臣向皇帝贡献了如何夺取敌人整个 舰队的方案。 D.《骆驼祥子》中祥子为曹先生拉包月,眼看就要凑足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 (2)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名(1分)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 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这一段中的妖精是▲。 (3)小说《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 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 是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另一个是 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2分) 4.下文中二个划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3分)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并怡然自乐ˆ等句 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 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對桃花源”一游 (1)第①句重复累赘,应删去的一个词语是:▲(1分) (2)第②句成分残缺,修改后的正确句子是 (2分)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
大最红的苹果,并批准他可以出去玩。汤姆作为“童子军”的大头儿和以乔·哈波为大 头儿的另一伙“童子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汤姆的部队凯旋。 C.《格列佛游记》中内务大臣告诉格列佛:国家受到来自不来夫斯古的入侵,敌方正 准备一支庞大的舰队向小人国发起进攻。海军大臣向皇帝贡献了如何夺取敌人整个 舰队的方案。 D.《骆驼祥子》中祥子为曹先生拉包月,眼看就要凑足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一 空。 (2)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名(1 分)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 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这一段中的妖精是 ▲ 。 (3)小说《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 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 ▲ ,是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另一个是 ▲ ,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2 分) 4. 下文中二个划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3 分)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并怡然自乐”等句 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 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1)第①句重复累赘,应删去的一个词语是: ▲ (1 分) (2)第②句成分残缺,修改后的正确句子是: ▲ (2 分)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
【树料二】《中国诗词大会》赛题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与快递员的辛苦生活有关?(C) A.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B.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C.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假如古代有微信,以下哪位诗人有可能出现在李白的“朋友圈”中?(B) A.杜牧 B.杜甫 C.杜荀鹤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它力求通过 诗词知识的比拼和对诗词的赏析,带动全民重温经典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 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伓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毎场比赛开场时都由百人团齐声朗诵节目 组精心选择的开场诗词。 (1)材料一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开场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它的构图创意。 (2分) (2)百人团捋在下期节目开场时朗诵唐宋诗词名篇。下列作品不适合的一项是(▲) (2分) A.《渔家傲》(范仲淹) B.《望岳》(杜甫)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亮点。(2分)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68题。(6分)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赛题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它力求通过 诗词知识的比拼和对诗词的赏析,带动全民重温经典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 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每场比赛开场时都由百人团齐声朗诵节目 组精心选择的开场诗词。 (1)材料一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开场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它的构图创意。 (2 分) ▲ (2)百人团将在下期节目开场时朗诵唐宋诗词名篇。下列作品不适合 ...的一项是( ▲ ) (2 分) A.《渔家傲》(范仲淹) B.《望岳》(杜甫)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亮点。(2 分) ▲ 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 6—8 题。(6 分) 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与快递员的辛苦生活有关?(C) A.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B.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C.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 假如古代有微信,以下哪位诗人有可能出现在李白的“朋友圈”中?( B ) A. 杜牧 B. 杜甫 C. 杜荀鹤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岀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6.首句连用“苍苍切切两个叠词写草色、写虫鸣,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渲染了乡 村秋夜▲的特点。(2分) 7.发挥想象描写“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奇丽壮观景象。(2分) 8.这首诗表达出诗人由原先的▲转而▲的情感变化过程。(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孟尝君养士 孟尝君在薛0,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 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干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 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遗 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 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业。③食客:古代寄 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⑥刭:jng割脖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无贵贱一与文等( (2)孟尝君已使使存问( (3)遗其亲戚( (4)辍食辞去 1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两两相同的一组是( )(2分)
村 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6.首句连用“苍苍”“切切”两个叠词写草色、写虫鸣,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渲染了乡 村秋夜 ▲ 的特点。(2分) 7.发挥想象,描写“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奇丽壮观景象。(2分) ▲ 8.这首诗表达出诗人由原先的 ▲ 转而 ▲ 的情感变化过程。(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 孟尝君养士 孟尝君在薛①,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②厚遇 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④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 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⑤,遗. 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 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⑥。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业。③食客:古代寄 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⑥刭:jǐng,割脖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无贵贱一与文等.( ▲ ) (2)孟尝君已使.使存问( ▲ ) (3)遗.其亲戚 ( ▲ ) (4)辍.食辞去 ( ▲ ) 1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两两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而屏风后常有侍史弛然而卧 B.遗其亲戚其真无马邪 以饭不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以故倾天下之士燕雀安知 鸿鹄之志哉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 12.孟尝君为什么能贏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古代的信牍 朱启新 书信”一词,现在是连用的,如“书信往来”,其中“书¨也就是“信。可是,在古代,书 和信是分开来使用的。我们现在所称的信古人叫作书而当时所称的信”却是指传递书 的人,又称使者”。 古代的书信,多半写在竹木牍上,一般长一尺,所以书信也称尺牍或书札。《古诗十九 首》中有首《孟冬寒气至》,诗中有一段:“客从远方来,遗我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 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收信的人把信贴身小心地藏着,历三年之久,字迹都不 曾磨灭。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出土过古代的信牍实物。1975年底至1976年春天,在湖北云梦县 睡虎地四号墓(这是一座秦代的小型土坑木椁墓)中,出土了两件信牍。书信写在木牍上 木牍削得很薄。甲件保存完整,长23.1厘米,宽34厘米,厚03厘米,两面都有墨书文字 字迹尚清楚,有200多字。乙件保存较差,下段已残缺,残长17.3厘米,宽26厘米,厚 03厘米,正面字迹比较清楚,背面近下部已被染黑,字迹很难看清楚。这两件信牍,是名 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俩给家中写的信。现将原信摘录于后,可见秦代民间书信的大概
A. 而.屏风后常有侍史 弛然而.卧 B. 遗其.亲戚 其.真无马邪 C. 以.饭不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 以故倾天下之.士 燕雀安知 鸿鹄之志哉 11.翻译下面句子。(3 分)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 ▲ 12.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 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 分) 资*源%库 古代的信牍 朱启新 “书信”一词,现在是连用的,如“书信往来”,其中“书”也就是“信”。可是,在古代,书 和信是分开来使用的。我们现在所称的“信”古人叫作书,而当时所称的“信”,却是指传递“书” 的人,又称“使者”。 古代的书信,多半写在竹木牍上,一般长一尺,所以书信也称尺牍或书札。《古诗十九 首》中有首《孟冬寒气至》,诗中有一段:“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 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收信的人把信贴身小心地藏着,历三年之久,字迹都不 曾磨灭。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出土过古代的信牍实物。1975 年底至 1976 年春天,在湖北云梦县 睡虎地四号墓(这是一座秦代的小型土坑木椁墓)中,出土了两件信牍。书信写在木牍上, 木牍削得很薄。甲件保存完整,长 23.1 厘米,宽 3.4 厘米,厚 0.3 厘米,两面都有墨书文字, 字迹尚.清楚,有 200 多字。乙件保存较差,下段已残缺,残长 17.3 厘米,宽 2.6 厘米,厚 0.3 厘米,正面字迹比较清楚,背面近下部已被染黑,字迹很难看清楚。这两件信牍,是名 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俩给家中写的信。现将原信摘录于后,可见秦代民间书信的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