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网上阅卷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22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 卷上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积累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一双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美丽。一副不够标 致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y1(▲)态和举止。这都 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 贵的,不需求助他人的jie( (摘自严歌苓《读书与美丽》) 2.默写。(8分)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③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⑦夕日欲颓,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⑧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论语·子 罕》)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 先生》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见闻感受。 B.《红岩》中江姐被蒲志高出卖,被抓进渣滓洞,特务对江姐实行酷刑,甚至残酷地 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但江姐没有屈服,根本就不透露党组织的情况 C.《骆驼祥子》中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一般,不太尊重他。一天夜 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 但曹先生还是狠狠地责备了他 D.《格列佛游记》中,由于格列佛引起皇后及一些大臣不满,小人国朝廷曾一度决定 刺瞎他的双眼,再慢慢减少他的饮食,直到将他饿死。 (2)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题目。(1分)
1 2018 年中考网上阅卷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6 页,22 题,总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 卷上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 25 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 分) 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一双眼睛可以不漂亮.( ▲ ),但眼神可以美丽。一副不够标 致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 yí( ▲ )态和举止。这都 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 ▲ ) 贵的,不需求助他人的 jié( ▲ )径。 (摘自严歌苓《读书与美丽》) ▲ ▲ ▲ ▲ 2. 默写。(8 分)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 ▲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③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 ▲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⑥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⑦夕日欲颓, ▲ 。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⑧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 。” (《论语·子 罕》) 3.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 先生》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见闻感受。 B.《红岩》中江姐被蒲志高出卖,被抓进渣滓洞,特务对江姐实行酷刑,甚至残酷地 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但江姐没有屈服,根本就不透露党组织的情况。 C. 《骆驼祥子》中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一般,不太尊重他。一天夜 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 但曹先生还是狠狠地责备了他。 D.《格列佛游记》中,由于格列佛引起皇后及一些大臣不满,小人国朝廷曾一度决定 刺瞎他的双眼,再慢慢减少他的饮食,直到将他饿死。 (2)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题目。(1 分)
酒至数碗,武松开话道:“众位高邻都在这里:我武松自从阳谷县杀了人配在这里,便 听得人说道 这座酒店原是小施管营造的屋宇等项买卖,被这蒋门神倚势豪强, 公然夺了,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你众人休猜道是我的主人,我和他并无干涉。我从来 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 选段中横线上的“这座酒楼”的名称叫什么?(1分) (3)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题目。(3分) 他兄弟三众,各举神兵,一齐攻打,那大仙只把蝇帚儿演架。那里有半个时辰,他将袍 袖一展,依然将四僧一马并行李,一袖笼去,返云头,又到观里。众仙接着,仙师坐于殿上 却又在袖儿里一个个搬出,将唐僧绑在阶下矮槐树上,八戒、沙僧各绑在两边树上。将行者 捆倒,行者道:“想是调问哩。” ①大仙为什么将唐僧师徒捆绑起来?(1分) ②这件事最终是如何解决的?(2分) 4.下列语段中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根据要求改正。(3分)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 施。②在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 关键。③我们要树立“句容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 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④我们要共同维护句容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 和谐友善至关重要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 互换位置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处④成分残缺,应在“_▲”前增补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 2015年北京高中生的体检合格率仅为一成。北京一所大学,3500人军训期间,累计看病人次达到 6000余次,不少学生晕倒。“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出示数据: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 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材料二】 ①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的重大改变,导致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加速了人体机能的退化,青少年体 质健康水平下降 ②隔代教育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爷爷奶奶溺爱孙儿孙女是我国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北京 70%的儿童接受着隔代教育 ③青少年承受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学习时间长,睡眠不足,减少了体育锻炼时间 【材料三】
2 酒至数碗,武松开话道:“众位高邻都在这里:我武松自从阳谷县杀了人配在这里,便 听得人说道:‘ 这座酒店原是小施管营造的屋宇等项买卖,被这蒋门神倚势豪强, 公然夺了,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 你众人休猜道是我的主人,我和他并无干涉。我从来 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 选段中横线上的“这座酒楼”的名称叫什么?(1 分) ▲ 。 (3)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题目。(3 分) 他兄弟三众,各举神兵,一齐攻打,那大仙只把蝇帚儿演架。那里有半个时辰,他将袍 袖一展,依然将四僧一马并行李,一袖笼去,返云头,又到观里。众仙接着,仙师坐于殿上, 却又在袖儿里一个个搬出,将唐僧绑在阶下矮槐树上,八戒、沙僧各绑在两边树上。将行者 捆倒,行者道:“想是调问哩。” ①大仙为什么将唐僧师徒捆绑起来?(1 分) ▲ ②这件事最终是如何解决的?(2 分) ▲ 4.下列语段中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根据要求改正。(3 分)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 施。②在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 关键。③我们要树立“句容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 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④我们要共同维护句容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 和谐友善至关重要。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 ▲ 和 ▲ 互换位置。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 改为 ▲ 。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 ”。 (4)第处④成分残缺,应在“ ▲ ”前增补 ▲ 。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 2015 年北京高中 生的体检合格率仅为一成。北京一所大学,3500 人军训期间,累计看病人次达到 6000 余次,不少学生晕倒。“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出示数据: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 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 60%,高中生为 76%,大学生高达 83%。 【材料二】 ①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的重大改变,导致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加速了人体机能的退化,青少年体 质健康水平下降。 ②隔代教育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爷爷奶奶溺爱孙儿孙女是我国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北京 70%的儿童接受着隔代教育。 ③青少年承受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学习时间长,睡眠不足,减少了体育锻炼时间。 【材料三】
中日学生锻炼人数、时间情况对照表 匚锻炼情况 每天锻炼2小时 每天锻炼3小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中国 1.3% 日本 21.3% 20.2% 65.4% (1)根据【材料二】,请写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任写两个)(2分) (2)从【材料三】中,你获得了有关中国学生的什么信息?请用一句话表述。(2分) 综合以上材料,请用一句话具体概括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2分) 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8题。(共6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释】①廓之:作者的门生。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用 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6.开篇两句写出了考生赶考时的环境有何特点?(2分) 7.请简要分析“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作者豪放的词风的?(2 分) 8.“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一句中蕴含着哪些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3分) 耳中人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 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 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一日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 俄觉耳 中习习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心窃异之,姑 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甚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 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注释】①导引:导气引体养生。②趺坐fzuo盘腿端坐③觇chan:偷看 (选自清·蒲松林《聊斋志异》)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3 中日学生锻炼人数、时间情况对照表 锻炼情况 每天锻炼 2 小时 每天锻炼 3 小时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中国 6.3% 1.3% 8% 日本 21.3% 20.2% 65.4% (1)根据【材料二】,请写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任写两个)(2 分) ▲ (2)从【材料三】中,你获得了有关中国学生的什么信息?请用一句话表述。(2 分) ▲ (3)综合以上材料,请用一句话具体概括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2 分) ▲ 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6~8 题。(共 6 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 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释】 ①廓之:作者的门生。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 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6.开篇两句写出了考生赶考时的环境有何特点?(2 分) ▲ 7.请简要分析“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作者豪放的词风的?(2 分) ▲ 8.“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一句中蕴含着哪些情感?(2 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共 13 分) 耳中人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①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②, 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 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③之。一日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 俄觉耳 中习习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心窃异之,姑 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甚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 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注释】①导引:导气引体养生。②趺坐 fū zuò 盘腿端坐③觇 chān:偷看 (选自清·蒲松林《聊斋志异》)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寒暑不辍( (2)因俟其再言 (3)意甚张皇(▲) (4)始渐愈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①合眸定息,又闻如故。(2分) ②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3分) 11.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中“耳中人”有哪些特点。(2分) 12.“耳中人”是个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被耳朵里的一个所谓的小人给吓疯了,就 无稽之谈了。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谭秀才发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共10分) 略说“知人” ①中国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了解人难,难的是了解 人内在的品德。伪劣商品难辨,因为它有迷惑人的包装;伪善小人难识,因为它有欺骗人的 假言。而知人之难,并不只在于识别伪善小人,还在于人性之复杂一一说假话有时是为了怕 伤人,回避真相有时是为了保全真情,岂能一概否定?所以,中国古代把“知人”当成最高 的智慧,《书经》说“知人则哲”,《老子》说“知人者智” ②知人涉及择友,知人方能交友。《文中子》说:“君子先择而后交,故寡尤:小人先 交而丿 故多怨。”《战国策》江乙说:“以财交者,财尽 以色交者,华落而爱 渝。”择友,当择 唐孟郊《审交》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著失人,中 道生谤言。惟当金石交,可与贤达论”一一这些都是择友的经验之谈,经过、见过、受过 才总结出来的 ③知人涉及育人,知人方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孔子是最了解自己学生的。子夏三年 丧毕,去见孔子,孔子给他琴,让他奏乐。子夏拂弦,侃侃而乐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 我不敢情绪低落,弹奏得过于压抑。”孔子说:“子夏够得上是君子。”闵子骞三年丧毕 也去见孔子,孔子也给他琴,让他奏乐,闵子骞拂弦,切切而悲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 我不敢忘记悲伤,弹奏得过于欢乐。”孔子也称赞他是君子。同样三年丧毕,孔子从音乐中 知道他们一个哀未尽,一个哀已尽。孔子知道他们既能用真实的情感来弹奏,又能把这种情 感加以理性的解释。像孔子这样细腻的老师,怎能不培养出优秀的七十二弟子?可是,社会 越来越复杂,老师了解学生的一时一事,又怎能了解学生的一世? ④知人涉及选贤,知人方能善任。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置酒,宴席之上,他问群臣: 我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什么?项羽所以失天下,又是因为什么?”臣子们的答复,他都不 满意。最后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 不绝粮,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有天下也。项羽唯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个故事首先说的是用人
4 (1)寒暑不辍. ( ▲ ) (2)因俟.其再言 ( ▲ ) (3)意.甚张皇 ( ▲ ) (4)始渐愈. ( ▲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 分) ①合眸定息,又闻如故。(2 分) ▲ ②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3 分) ▲ 11.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中“耳中人”有哪些特点。(2 分) ▲ 12.“耳中人”是个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被耳朵里的一个所谓的小人给吓疯了,就 是无稽之谈了。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谭秀才发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 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共 10 分) 略说“知人” ①中国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了解人难,难的是了解 人内在的品德。伪劣商品难辨,因为它有迷惑人的包装;伪善小人难识,因为它有欺骗人的 假言。而知人之难,并不只在于识别伪善小人,还在于人性之复杂——说假话有时是为了怕 伤人,回避真相有时是为了保全真情,岂能一概否定?所以,中国古代把“知人”当成最高 的智慧,《书经》说“知人则哲”,《老子》说“知人者智”。 ②知人涉及择友,知人方能交友。《文中子》说:“君子先择而后交,故寡尤;小人先 交而后择,故多怨。”《战国策》江乙说:“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 渝。”择友,当择其德,唐孟郊《审交》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 道生谤言。惟当金石交,可与贤达论”——这些都是择友的经验之谈,经过、见过、受过, 才总结出来的。 ③知人涉及育人,知人方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孔子是最了 解自己学生的。子夏三年 丧毕,去见孔子,孔子给他琴,让他奏乐。子夏拂弦,侃侃而乐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 我不敢情绪低落,弹奏得过于压抑。”孔子说:“子夏够得上是君子。”闵子骞三年丧毕, 也去见孔子,孔子也给他琴,让他奏乐,闵子骞拂弦,切切而悲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 我不敢忘记悲伤,弹奏得过于欢乐。”孔子也称赞他是君子。同样三年丧毕,孔子从音乐中 知道他们一个哀未尽,一个哀已尽。孔子知道他们既能用真实的情感来弹奏,又能把这种情 感加以理性的解释。像孔子这样细腻的老师,怎能不培养出优秀的七十二弟子?可是,社会 越来越复杂,老师了解学生的一时一事,又怎能了解学生的一世? ④知人涉及选贤,知人方能善任。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置酒,宴席之上,他问群臣: “我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什么?项羽所以失天下,又是因为什么?”臣子们的答复,他都不 满意。最后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 不绝粮,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有天下也。项羽唯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个故事首先说的是用人
嫉贤妒能,唯愚是举,当然是胜利之大忌;可是,用人首先在知人,刘邦若不能把张良、萧何、 韩信的德才了解得那么透彻,把他们从芸芸众生中挑出来,焉能任用他们建功立业? ⑤知人确实很难。人们常说多数人“心里有杆秤”,又说“日久见人心”。陆游有两句 名言:“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然而欲知真相,公论尚需长久:欲晓一心, 还要先见众心,这都是不容易的。有时候,急于结交和用人,等不得那么久,一旦交友不慎 或任人不淑,吃亏、误事、受气、遭罪,哭都来不及。所以就有发明“测谎器”、动用“特 异功能”来分辨人好坏的梦想。只是高科技虽已有可能“克隆”人,要从人的心里掏出真伪 优劣来,恐怕一两代人还等不到。唯一能依靠的,是修养出衡量人的自身境界,把握好判断 人的正确标准,历练出观察人的犀利眼光。 ⑥知人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如何知人是难以定出一套范式的,但古 人有些知人的经验倒可以参照。先秦诸子中,庄子是大家公认看问题很透彻的,他提出以“九 征”观察人的经验。所谓“九征”,就是把人放在最容易显出真面目的环境下,多方面去考 察他的各种品德。这可给贤能者以表现的机会,也可给不肖者以暴露的机会,最终能将贤与 不肖分清。 ⑦“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马各有其用,何 须都日行千里?仅仅识得千里马,也还不够;懂得各马各用,更显“伯乐”本色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5日24版有删减)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4.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5.请写出文中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首先, 然后 最后,再结合故事分析阐述了 的重要性 16.结合文章,请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2分) “其实,马各有其用,何须都日行千里?仅仅识得千里马,也还不够:懂得各马各 用,更显“伯乐”本色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共16分) 最好的孝顺,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①千百年来,世人都在说要如何如何孝顺父母,但过程怎样才算到位? 以前觉得,相比金钱,父母在意的还是你对他们的态度。后来经历生活的种种,觉 得还应该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只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才能对父母、对他人负责。父 母从不奢求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他们只要你平安幸福。你安好,他们的岁月才静好。 ③许多年前的一个腊月,随朋友去山区看雪,途经一个村落时,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古杏 ①她的头发全白了,像夜里那场而下的雪,脸深浅浅的皱纹低在一起,也毫 发呆
5 嫉贤妒能,唯愚是举,当然是胜利之大忌;可是,用人首先在知人,刘邦若不能把张良、萧何、 韩信的德才了解得那么透彻,把他们从芸芸众生中挑出来,焉能任用他们建功立业? ⑤知人确实很难。人们常说多数人“心里有杆秤”,又说“日久见人心”。陆游有两句 名言:“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然而欲知真相,公论尚需长久;欲晓一心, 还要先见众心,这都是不容易的。有时候,急于结交和用人,等不得那么久,一旦交友不慎 或任人不淑,吃亏、误事、受气、遭罪,哭都来不及。所以就有发明“测谎器”、动用“特 异功能”来分辨人好坏的梦想。只是高科技虽已有可能“克隆”人,要从人的心里掏出真伪、 优劣来,恐怕一两代人还等不到。唯一能依靠的,是修养出衡量人的自身境界,把握好判断 人的正确标准,历练出观察人的犀利眼光。 ⑥知人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如何知人是难以定出一套范式的,但古 人有些知人的经验倒可以参照。先秦诸子中,庄子是大家公认看问题很透彻的,他提出以“九 征”观察人的经验。所谓“九征”,就是把人放在最容易显出真面目的环境下,多方面去考 察他的各种品德。这可给贤能者以表现的机会,也可给不肖者以暴露的机会,最终能将贤与 不肖分清。 ⑦“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马各有其用,何 须都日行千里?仅仅识得千里马,也还不够;懂得各马各用,更显“伯乐”本色。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01 月 15 日 24 版有删减)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 分) ▲ 14.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 15.请写出文中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 分) 首先, ▲ ; 然后, ▲ ; 最后,再结合故事分析阐述了 ▲ 的重要性。 16.结合文章,请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2分) “其实,马各有其用,何须都日行千里?仅仅识得千里马,也还不够;懂得各马各 用,更显“伯乐”本色。”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1 题。(共 16 分) 最好的孝顺,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①千百年来,世人都在说要如何如何孝顺父母,但过程怎样才算到位? ②以前觉得,相比金钱, 父母在意的还是你对他们的态度。 后来经历生活的种种, 觉 得还应该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只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才能对父母、对他人负责。 父 母从不奢求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他们只要你平安幸福。你安好,他们的岁月才静好。 ③许多年前的一个腊月,随朋友去山区看雪,途经一个村落时,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古杏 树下发呆。 ④她的头发全白了,像夜里那场肆虐而下的雪,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僵在一起, 也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