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请理解我 并且,本书要求我们,要把气质看作天生、内在、本质的东西,而性 格则是受其制约的,有着明确的类型和体系。我们自身的性格特点把 我们区分成SP型艺术创造者、SJ型护卫者、NF型理想主义者、NT 型理性者四类人,并由于人生共同的起源和目的而被组合在一起。只 有当这些特性被揭示出来之后,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完美的人格,成为 一个我们自己所希望的成熟典范,如同橡子长成粗壮的橡树那样。 让我们对人类学家、性格学家、人格学家的那些被忽视的研究 成果的历史做个简要的了解吧。 历史概观 20世纪初,许多作家都撰文阐述关于气质与性格的问题,其中 有四个人对气质与性格类型的定义(至少是含蓄地)较为一致,他们 是阿蒂克斯、克雷兹科莫、斯普兰格和弗洛姆,其他几人如阿泼弗尔 拜克(Apfelbach),布利埃特Bulliot),杰姆斯(James),迈都各 (MacDougal),若贝克(Roback),斯特恩伯格(Sternberg)等,则各自有 着不同的主张。 阿蒂克斯、克雷兹科莫、斯普兰格和弗洛姆发现,古代希腊和 罗马的早期信仰是有可取之处的。罗马医生盖伦发展了希波克拉底 的理论,他指出(大约在公元190年),我们想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 情不是被星星或者神灵所主宰的,而是取决于我们身体中的液体平衡 情况,即被称作四种“体液”的东西。如果血液占主导地位,我们就 会拥有“自信”、积极乐观的气质;如果受黑色胆汁支配,我们就会 忧郁、悲观;如果黄色胆汁占上风,我们便易怒、表现出强烈的情惑 反应;而黏液则决定了冷漠、宁静的气质。因而在西方不可逆转地、 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主张:我们的生理机能不同程度地决定了我们的态 度和行为,而不是由神灵或天体决定的。许多世纪以后的莎士比亚吸 取了这个观念,他曾经写道:“亲爱的布鲁图斯,这不是上天的错,而 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也许对这个早期的人类生理学说感到好笑, 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它与此前的思想理论有了本质的不同,即认为 PDG 我们的四种特性来自于身体内部,而不是外部
第二章气质与性格·27· 早于盖伦近600年的柏拉图?,早已在其著作《共和政体》(The Republic)中提到过四种性格,明显地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相吻 合。柏拉图更专注于个体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影响而不是注重其内在气 质,所以他把多血汁质的人归纳为“圣像(iconic)”(艺术创造者)性 格,有艺术敏感,在社会中担负艺术生产的责任;抑郁质的人为“花 蕊(pistic)”(护卫者)性格,有着符合社会需要的感受,在社会中担 负照管的责任;胆汁质的人是“智者(noetic)”(理想主义者)性格, 相信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在社会中担负维护道德的责任;黏液质的人 是“理性(dianoetic)”(理性者)性格,有推理思维,扮演逻辑研究者 的角色。 其后一代的亚里斯多德认为,性格是相对于快乐而言的,并不 是取决于他的启蒙者柏拉图所说的美德。亚里斯多德总结了获得快乐 的四个途径,他说,大多数人从“感官快感”(“享乐”),或“获取财 富”(“拥有”)中发现快乐,而少数人因“培育美德”(“道德规范”) 或生活在“逻辑推理”(“理性的对话”)中而感到快乐。这就很容易 理解,亚里斯多德(一个理性者)为什么要把逻辑研究当作最真实的 快乐,因为这种工作最能够使其自我满足,而且最少依赖于外部条件 的作用。 到了中世纪,四种气质学说曾经被忽视,或者说被很大程度地 遗忘了4,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科学和人类自身特性的 兴趣才得以复苏,这种学说才同其它许多传统理论一道被重新发现。 因此,邱夫瑞·乔叟(Geoffrey Chaucer,l380年)描述了这样-位 医学博士的形象,他知道“每一种病症的起因、从哪里而来,是何种 体液作用的结果”。 16世纪中期的威尼斯医生巴拉塞尔士(Paracelsus),同样也提出 四种图腾神的理论,它们分别代表四种类型的人。这成为与盖伦的气 质类型说和柏拉图的性格类型说并列的一种理论。巴拉塞尔士土把人类 的性格划分为:“火怪”,冲动而善变;“土地神”,勤勉而警觉;“山 林水泽仙女”,有灵感且热情洋溢;“空气精灵”,古怪而沉着。 PDG 尽管曾经持怀疑论的法国散文家蒙田(Montaigne)告诫他的读者
·28·请理解我 (1580年),“人不应该太快地被他自身的体液和气质束缚住,”然而 这个时期的剧作家们仍然采用了这个理论。莎士比亚在他众多的人物 形象中,无数次地提及“体液之神”:自信而充满欲望的士兵,因悲 伤而导致忧郁的伯爵夫人,热情洋溢而脾气暴躁的的恋爱中人,冷 漠、超然的医生。此外,与莎士比亚同时期的本·琼森(Ben Jonson) 创作了一部涵括全部气质类型人物形象的戏剧一《体液的喜剧》, 其中的人物就是根据他1599年所宣扬的定则来刻画的:“一个人自身 独特的本质牢固地制约着他,以至于将他的感受、他的精神和他的力 量汇合在一起,共同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研究领域。1628年,威廉·哈维 (William Harvey)在发现血液循环后声称,血液在四种体液中占 有绝对主导地位,并且他对因之产生的自信、乐观的气质有特殊的 偏好。另外,16、17、18世纪的哲学家们,如意大利的布鲁诺Bruno), 苏格兰的休漠(Hume,法国的伏尔泰(Voltaire)和卢梭(Rosseau),德 国的康德(Kant)等,都将四种体液学说视为理所当然,作为他们各 自理论的一部分。比如,休漠在《关于原始信仰的对话》(1755年) 中,“黏液质”性格有着“准确的哲学倾向”的思维模式。而且,他 在教导人们怎样理解存在于人类“性情和行为”中的“普遍的规律 性的阶段”的时候,非常精确地阐述了性格学家的这一方法。休姆 相信亚里斯多德和希波克拉底的说教,即要把对人性的观察建立在 “通过长期生活获得的实践经验以及各种事务和伙伴”的基础上,他 总结说: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从人的行动、表情乃至手势 中,逐渐了解到他的人格倾向和生活动机,反过来再用这 些认识去解释他的行为。这些综合的观察结果被珍藏在实 践的过程中,给了我们有关人性的暗示,并教给我们解决 这个复杂问题的方式。 19世纪的小说家,从简·奥斯汀(Jane Austen)和勃朗蒂姐妹 (Brontes),到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和托尔斯泰(Tolstoy),在 PDG 塑造人物形象时,都明显地注意到了人类态度和行为的这四种模式
第二章气质与性格·29· 例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将一个互济会分会组织的成员 划分为他所说的“四种类型”的人:有些人寻求社会“联络”和机会, 有些人热衷于集会地点的“外在形式和庆典仪式”,有些人寻找“被 别人完全理解的途径”,还有一些人由于懂得“维持正常秩序的科学 奥秘”而独自忙碌着。 甚至20世纪早期的一些作家也对气质与性格理论的根源进行了 详细论证。劳伦斯(D.H.Lawrence)认为人性是围绕着“四种极 有力的感知”而形成的组织,并在小说《儿子与情人》(1913年)中, 塑造了一个巴拉塞尔土所说的“火怪”型的人物一一多血汁的、火爆 性格的萨拉曼德(Salamander)。 但是在行为科学领域,曾作为几个世纪以来主要潮流的“气质 决定性格理论”,在19世纪后期逐步走向没落,主要是受S.弗洛伊 德和I.巴甫洛夫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仅仅是一种动物罢了,与 自然界任何一种无知的动物并无太大区别。同样,巴甫洛夫虽然没有 将人类看作动物,却也是看作机器,认为人的行为仅仅是对环境刺激 的机械反应而已。这两种理论几乎控制了20世纪的行为科学研究领 域。二者都主张所有的人基本相似,只有少许的不同。人们似乎已经 完全忘却了这样一个古老的理论,即人类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组织,是 受到四种精神影响的。 即使这样,在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和美洲,仍然有几位“四种 气质理论”的捍卫者。随着社会科学理论渗入行为科学领域,阿蒂克 斯、克雷兹科莫、斯普兰格等人重又提出了人类生来就有四种独特形 态的思想。1905年,阿蒂克斯6说,人类存在四种“世俗观念” 创新论、传统论、教条论和怀疑论。1914年,斯普兰格?写道,四种 “价值观”将人类区分开来一艺术的、经济的、宗教的和理论的 1920年,克雷兹科莫8提出,无论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行为,都可 以根据四种“性格类型理论”得到理解,与阿蒂克斯和斯普兰格所说 的轻躁狂、压抑、敏感、麻木的人格类型区分法不约而同。 另外,这个时期还有许多著名人物推动了这个理论的发展,鲁 PDG 道夫·杰克斯(Rudolph Dreikurs))一A.阿德勒的信徒,1947年提
·30·请理解我 出了四种“错误目标”说,他认为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的自尊心受 到伤害,以至于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就会追求这样几种解脱办法 报复、服役、迎合和权势。同年,弗洛姆在看待人格的积极和消极 两个方面的时候,同克雷兹科莫的主张一样,把四种不同的“定位” 归因于四种类型一开发、存储、吸收、推销。 总的来说,以上只是关于气质性格理论的空泛的框架而已。据 统计,20世纪早期共有近5000篇的该学说研究论文(主要见若贝克 《性格与人格研究参考书目》)。下面所列的是这个漫长历史的一小部 分。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几位研究者的不同之处,以及他们围绕四种气 质所提出的多种性格特点,就能够发现,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四种 分类学说的看法是多么的大同小异。 柏拉图公元前340年 艺术创造者 护卫者 理想主义者 理性者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25年 享乐 占有 伦理 辩证 盖伦公元190年 乐观 忧郁 暴躁 冷漠 巴拉塞尔士1550年 善变 勤勉 灵感 好奇 阿蒂克斯1905年 创新 传统 空谈 多疑 斯普兰格1914年 美感 经济 虔诚 推理 克雷兹科莫1920年 躁狂 压抑 敏感 麻木 弗洛姆1947年 开发 存储 接纳 推销 迈尔斯1958年 探索 教条 友善 坚定 每一位理论继承者都以四种分类为核心,在相关的角度上略有 不同,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艺术创造者(SP型人)似乎同 时具备享乐、乐观、创新、富于美感及喜欢探索等特性,而一个护卫 者(SJ型人)则倾向于占有、忧郁、勤勉、传统和教条。也不难发 现,一个理想主义者(NF型人)同时也讲究伦理,且暴躁、富于灵 感、擅长空谈、敏感和友善,或者一个理性者(T)也似乎比较辩 证、好奇、多疑和善于推理,并且思想坚定。 因此,每一个人注定发展四种思想行为模式中之一种的理论,得 PDG 以生存了2000多年。当然它并不是被应用得这么久,许多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