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文中写道,陈景润“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哭了,而且哭得那么伤心”。请问 陈景润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4分) 20.在攀登科学髙峰过程中陈景润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结合文中具体信息, 分条表述。(4分) 21.文章只有一段文字写到“陈景润哭了”的情节,从全文看,这样写是否文不 对题?为什么?(6分) 22.文中记述的陈景润的生活细节哪一处打动了你?联系当今的现实,对比陈景 润的精神,作一简短评说。(4分) (二)(18分) 19.①是因为理想之巅难以达到的惆怅感伤,哥德巴赫猜想阻隔重重,无 路可进,科学之路冷峻无情 ①是因为焦急和忧虑,他痛感自己经过十年苦斗,岁月蹉跎却毫无进展; ③是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觉得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 (每点2分,答出2点得满分) 20.①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 ②具有尽全力拼搏的精神; ③无望时抱有成功的期盼的积极心态; ④具有专注、投入、忘我的精神 ⑤意志坚强。 (每点1分,答出4点得满分) 21.不是。①写哭之前,铺陈笔墨写他不哭,展现了陈景润虽身处不幸,但 自尊自强、坚忍不屈的精神,对后面写他“哭”起到反衬作用 ②写哭之后,再写其不哭,体现他的坚强刻苦,努力拼搏的精神一如既往。 ③“哭”是陈景润生命中的“特殊”现象,“不哭”是陈景润生命的内在本 质,哭与不哭都在表现他科学探索的真诚与坚强。 (每点2分,说法合理即可) 22.评分标准:先明确被哪一处细节感动(1分),结合实际(1分),评论性文 字(2分)。 【答题指要】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联系当今实际,是因为世俗之下人们 普遍追求物质利益。“实惠”之风盛行,不少科学工作者搞科学以名利为重。要 引导人们以陈景润样榜样,具备良好的品质,要有民族荣誉感,硏究科学要有献 身精神。 (19—-22题,意对即可) (山东省济宁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模拟考试)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9分) 第6页共18页
第 6 页 共 18 页 19.文中写道,陈景润“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哭了,而且哭得那么伤心”。请问 陈景润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4 分) 20.在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陈景润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结合文中具体信息, 分条表述。(4 分) 21.文章只有一段文字写到“陈景润哭了”的情节,从全文看,这样写是否文不 对题?为什么?(6 分) 22.文中记述的陈景润的生活细节哪一处打动了你?联系当今的现实,对比陈景 润的精神,作一简短评说。(4 分) (二)(18 分) 19.①是因为理想之巅难以达到的惆怅感伤,哥德巴赫猜想阻隔重重,无 路可进,科学之路冷峻无情; ①是因为焦急和忧虑,他痛感自己经过十年苦斗,岁月蹉跎却毫无进展; ③是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觉得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 (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得满分) 20.①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 ②具有尽全力拼搏的精神; ③无望时抱有成功的期盼的积极心态; ④具有专注、投入、忘我的精神; ⑤意志坚强。 (每点 1 分,答出 4 点得满分) 21.不是。①写哭之前,铺陈笔墨写他不哭,展现了陈景润虽身处不幸,但 自尊自强、坚忍不屈的精神,对后面写他“哭”起到反衬作用。 ②写哭之后,再写其不哭,体现他的坚强刻苦,努力拼搏的精神一如既往。 ③“哭”是陈景润生命中的“特殊”现象,“不哭”是陈景润生命的内在本 质,哭与不哭都在表现他科学探索的真诚与坚强。 (每点 2 分,说法合理即可) 22.评分标准:先明确被哪—处细节感动(1 分),结合实际(1 分),评论性文 字(2 分)。 【答题指要】这是—道开放性的题目。联系当今实际,是因为世俗之下人们 普遍追求物质利益。“实惠”之风盛行,不少科学工作者搞科学以名利为重。要 引导人们以陈景润样榜样,具备良好的品质,要有民族荣誉感,研究科学要有献 身精神。 (19——22 题,意对即可) (山东省济宁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模拟考试)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3 题。(19 分)
消失的故乡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 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 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 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 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 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 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 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青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 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 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来粒般的小花,树下 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 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 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 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 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 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 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 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 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 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 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 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 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 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 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 中的家。 第7页共18页
第 7 页 共 18 页 消失的故乡 谢 冕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 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 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 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 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 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 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 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青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 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 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来粒般的小花,树下 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 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 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 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 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 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 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 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 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 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 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 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 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 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 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 中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