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理论 时(此因中国都市全仰给于农村),又向哪里销去呢? 近几年内地农村与都市外埠之间,输出入不能相抵,现金尽流于外。 特别显著地从二十年度起,上海、天津各大埠现金充斥,信用过度膨胀 而内地农民告贷一钱,亦苦无觅处,全国金融滞而不通。自美国购买白 银以来,国际银价大为抬高,屯集上海的现银(尤其是外商银行的),一 举手而转输于外。于是通货紧缩、信用紧缩,其情势又不同前。欲图根 本挽救,舍增加出口,减低入超,更有何道?眼前大量入口者既为衣产, 一向依为出口者亦唯农产,则增出减人,试问不就近于农业求之,更有 何道?工业非不急,顾中国工业谅非能争市场于国外者,则试问不待社 会一般购买力之恢复,安从有工业复兴之机?而求一般购买力之恢复, 不从增进农业生产人手,更有何道?此时唯一关键:先须从金融上,使 内地农村能利用外埠资金,恢复农业,增进生产,而后得减低人超,以 求稳定国际收支之不平衡。同时内地农村与外埠之间,输出输人也得交 流,而后全国金融乃环转流通而不滞。从农村生产力之恢复与增进,因 而恢复并增进一般购买力,而后民族工业以需要刺激而兴起一这是大 致的路线。更分条言之: (A)中国农业有基础,而工业没有,故恢复农业生产力当较兴起工 业生产力而简便迅捷。例如眼前如何求米、麦、棉花之有以抵代外货, 实为最要者,也最有可能者也。 (B)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条件是土地,这在我们为现成的:而工业生 产所需要的条件是资本(是指机器一切设备),适我所缺。故工业后进国, 例须以农产出口易机器,而后工业可兴,不能先从工业人手也。 (C)农业技术比较容许我们徐图进步,而工业竞争激烈,势所不许。 所以从农业入手,才可以借此缓口气。 (D)在农业技术前进的过程中,工业自相缘相引而俱来,如因农业 化学而引起来的工业,因农业机械或工程而引起来的工业,因农产制造 而引起来的工业等。 (E)生产抬头,购买力才得拾头;一般购买力增进,则许多工业乃 18
甲部认识问题一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 因需要之刺激而兴起。 (F)如是生产力、购买力辗转递增,农业、工业叠为推引,而产业 乃日进无疆。 盖中国图兴产业于世界产业技术大进之后,自己手工业衣业破坏之 余,外无市场,内无资本,舍从其社会自身辗转为生产力、购买力之递 增外,更有何道?是即所谓必由复兴农村人手者已。 丁起于重建一新社会构造的要求 进而言第四层:今日中国问题在其千年相沿袭之社会组织构造既已 崩溃,而新者未立,乡村建设运动,实为吾民族社会重建一新组织构造 之运动。一一这最末一层,乃乡村建设真意义所在。大家看我的自述, 就可以知道我为什么要作乡村运动。我因从中国政治问题直接的刺激烦 闷而注意到抽象的政治制度问题,后来才发现了制度问题也就是习惯问 题,今再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的组织构造问题。我不是生长乡村,乡村 自救之意,在我身上不会亲切,而是对于这个社会的组织构造问题在我 心目中以为顶大。 作乡村运动而不着眼整个中国问题,那便是于乡村问题也没有看清 楚,那种乡村工作亦不会有多大效用。须知今日整个中国社会日趋崩遗, 向下沉沦,在此大势中,其问题明非一乡、一邑或某一方面(如教育 面、工业一面、都市一面、乡村一面等),所得单独解决。所以乡村建 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或可云一种建国运动。 我们必须把握着中国问题所在,而后才有工夫好作。中国问题在那 里?有人说是在“帝国主义与军阀”,又有说是在“贫、愚、弱、私”;这 二说都不正确。前一说好像中国此刻就多了这两样东西,去掉这两样东 西就好了,后一说又好像中国此刻就在乎这四样缺乏,添补进来就好了。 其实字宙是变化的,人类社会更是变化转动很快的。多一样算什么?少 一样算什么?多了的可以去掉,没有的不难添补上。不从前后动态上理 会,只看见眼前的静象,是抓不到问题的。字宙间最要紧的是那些关系, 19
乡村建设理论 而不是一一具体事物,人类社会尤其是这样,不从抽象关系注意,而徒 为一二具体东西牵住自己视线,是抓不到问题的。 且从贫的一事为例来说。人生下来一丝不挂,可说最贫不过,但未 闻有以为问题者。天地间亦岂有本来就富的社会?人是活的,社会是前 进的,贫不难富,所以不成问题。今日中国所患如果只在“贫”,那事情 早简单好办了。要知道今日中国不是贫的问题,而是不能富的问题,是 贫而益贫的问题。同样地,中国今日不是愚的问题、弱的问题、私的问 题,而是愚更往愚里去、弱更往弱里去、私更往私里去的问题。换句话 说,今日正是日趋崩溃,向下沉沦。如果明白中国问题不在缺少什么东 西,那也就明白中国问题不在多了什么障碍。帝国主义的障碍不能排除, 而且使障碍更格外成了障碍的,全在中国社会本身。中国社会本身问题 远大过任何障碍于他的。军阀,虽似说到中国社会本身问题,可惜仍未 能在历史动态上、抽象关系上作理会。一心只看这具体的障碍,便一心 在去这障碍上作工夫。而不知障碍不可去,以问题原不在此,而在社会 全盘关系上。要从社会全盘关系上作工夫,则这藤碍自去。 然则中国问题在那里?今日中国问题在其千年相沿袭之社会组织构 造既已崩溃,而新者未立:或说是文化失调,“人非社会则不能生活,而 社会生活则非有一定秩序不能进行,任何一时一地之社会必有其所为组 织构造者,形著于外而成其一种法制、礼俗,是即其社会秩序也”。一社 会之文化要以其社会之组织构造为骨干,而法制、礼俗实居文化之最重 要部分。中国文化一大怪谜,即在其社会构造(概括政治构造、经济构造 等)历千余年而鲜有所变,社会虽有时失掉秩序而不久仍旧规复,根本 上没有变革,其文化像是盘旋而不能进。但到今天,则此相沿不变的社 会构造,却已根本崩遗,夙昔之法制、礼俗悉被否认,固有文化失败摇 坠不堪收拾,实民族历史上未曾遭遇过的命运。而同时呢,任何一种新 秩序也未得建立。试问社会生活又怎得顺利进行?所以“处此局中者或奔 掣牴悟,有力而莫能施;或纷纭扰攮,力皆唐捐,或矛盾冲突,用力愈勤 而为害愈大。总之,各方面或各人其力不相顺益而相妨碍,所成不抵所 20
甲部认识问题 一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 毁,其进不逮其退”(录《乡建理论提纲》旧文)。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社会 不向上面向下,不进步而沉沦的缘故了。在此时,纵有强敌外患也不见 他有力地反应;良以组织构造崩遗解体,失去一个民族社会所应有的机 能,陷于社会的麻痹瘫痪症。 一从四万万人一个个来看未尝不是活人, 无奈社会几乎是半死的社会。 归结我们的话:外界问题(帝国主义)虽是有的,但中国内部问题大 过外界问题:个人的不健全也是有的(贫、愚、弱、私),但社会的不健 全大过个人的不健全。 那末,要问中国社会为什么竟至崩遗解体呢?我们可以回答:这是 近百年世界大交通,西祥人过来,这老文化的中国社会为新环境所包围 压迫,且不断地予以新刺澈,所发生的变化而落到的地步。于此,不要 忘记的是中国文化自古相传,社会构造历久不变的那件事。他不变则已, 变起来格外剧烈、深刻、严重!其所以久而鲜变,我们可以推想到两点: 一、是中国社会构造本身(内部关系上)非常富于妥当性调和性。因 其本身妥当调和,所以不易起变动,因其不变动,乃更走向妥当调和里 去。愈不变,愈调和,愈调和,愈不变,此相传已久的老文化,盖有其 极高度的妥当调和性。 二、是中国文化在人类所能有的文化里,其造诣殆已甚高。所以他 能影响于外,传播于远,而他则从不因外面影响而起何变化。甚至为外 族武力所征服,却仍须本着他的文化来行统治,其结果每使外族同化于 他。如是,他文化势力圈的扩大与其文化寿命的绵长,成了相关系的正 比例。卒之,成了又大又老、又老又大的一个文化体。(有人说中国不是 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大的文化体,颇近是。)此其文化里面必有高越于外 者在,亦从可知 但到了近百年间,此本身具有高度调和性,不因外面文化刺激而起 何等变化的老社会,忽而变化不已,形势严重非常。这全为近代西祥人 过来所致。于此,我们又可推想到几点: 一、是近代西洋人的文化甚高,而且与中国甚是两样。不高,不致 21
乡村建设理论 影响于他,即高而不是两样的,谅亦不能生影响。抑唯其彼此文化都很 高,所以才说得到两样不同,从其两样不同,愈知其都很高。 二、是中国文化的失败,或其弱点的先暴露。盖两方文化相遇,中 国遽起变化,顾尚未见西洋受我们影响而生何变化也。最后的总结账如 何不可知,眼前固是如此。 三、在一新中国文化未得融俦创造成功时,中国社会将陷于文化失 调—社会构造崩遗,社会关系欠调整,社会秩序的饥荒。 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一极严重的文化 失调,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无办法。此其问题 的演进,先是这老社会受新环境包围,感觉得有点应付不了,稍稍变化 他自己以求其适应。所谓变化他自己,质言之,就是学一点西洋。不料 这变化竞是变不得的。因其文化自身即达于极高度的妥当调和,改变 点,则其所以为妥当调和即不如初,好比配置稳治、扣搭密合的一件东 西,稍一变动,即见仄斜罅漏。所以这变化的结果除了让自身失其原有 调和外,不能有何正面的积极的成功。环境仍未能适应,更觉着急,势 必有再一度变化,再变的结果更是对内失调,对外不能适应。抑且从其 对内失调,而对外更无力。数十年来变化不能自已,每一度变化辄引入 更深度的崩遗,要想成功的,却一件得不到(民治不成,党治不成,学校 制度的失败,工业制度的失败等)。在这过程中,始所面对的原是外围环 境,国际问题感触亲切,乃其后来,转成了对内问题。因内部失调严重 矛盾冲突日烈,其刺激自比较更直接,即从内部的矛盾冲突而促其社会 构造崩渍:以其崩渍而矛盾冲突益烈,如是振转无已。平常说的“政治不 上轨道”,便是其唯一症候。试想政治构造原是整个社会构造的一层、 面,整个社会构造趋向崩遗,他如何单得维持?抑且首先不能维持的政 治秩序,首先崩遗的是政治构造,即从这里而转促其社会崩渍,到社会 已经崩遗解体,则更难有何新政治构造形成于其上。数十年来所特有的 中国军阀,即此症候的表露。他是中国社会崩溃之果,亦是中国社会崩 溃之因。不从根底上为整个社会重建一新机构的工夫,而只是想消极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