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霉菌:水浸片,霉菌呈茵丝状,是真核微生物,菌丝直径较粗,从个体上要比原核微生物大一 个数量级,所以不必采用很复杂的染色程序,仅用蒸馏水或美兰染料等即可在高倍镜下清楚地看到霉菌菌 丝的形态。 7请描述我们学过的四大类细胞型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和在周体平板上的培养 特征。(6分) 答:细菌:(0.5分)个体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1.5分)培养特征:菌落比较小,表面湿润、光滑、菌落颜色十分多样等。 放线菌:(05分)个休形态:分枝丝状休 15分)培养特征:放射状丝,干燥、致密、不易挑起、菌落较小等 酵母菌:(0.5分)个体形态:卵圆形等 (15分)培养特征:与细菌菌落相似,表面光滑、湿润、乳白色或红色。有酒香味等。 霉蘭: (0.5分)个体形态:分枝丝状体 (1.5分)培养特征:疏松,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表面和背面颜色往往不一致
(4 分)霉菌:水浸片,霉菌呈菌丝状,是真核微生物,菌丝直径较粗,从个体上要比原核微生物大一 个数量级,所以不必采用很复杂的染色程序,仅用蒸馏水或美兰染料等即可在高倍镜下清楚地看到霉菌菌 丝的形态。 7 请描述我们学过的四大类细胞型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和在固体平板上的培养 特征。(6 分) 答:细菌:(0.5 分)个体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1.5 分)培养特征:菌落比较小,表面湿润、光滑、菌落颜色十分多样等。 放线菌:(0.5 分)个体形态:分枝丝状体 (1.5 分)培养特征:放射状菌丝,干燥、致密、不易挑起、菌落较小等。 酵母菌:(0.5 分)个体形态:卵圆形等 (1.5 分)培养特征:与细菌菌落相似,表面光滑、湿润、乳白色或红色。有酒香味等。 霉菌: (0.5 分)个体形态:分枝丝状体 (1. 5 分)培养特征:疏松,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表面和背面颜色往往不一致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溶源性溶原性是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产生的一种特性。即当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 胞后,在宿主细胞中检查不到噬菌体存在,但却具有产生成熟噬菌体的能力 2,类病毒指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单链环状RNA分子,但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其复制完全利用宿 主细胞酶的专性寄生于高等生物的一种亚病毒。 3.温和噬菌体指侵入宿主后,因生长条件不同,可具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可选择的生长途径。一条是与 烈性噬菌体相同的生长路线,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另一种是将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该细菌 细 胞继续生长繁殖,并使宿主细胞溶原 的噬菌体 4.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 5.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可反 映每种噬菌体的三个重要参数一潜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 6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因子,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因子。 7病毒Vrus 填空 1.TMV是螺旋对称体,腺病毒是多面体对称T偶数噬菌体是复合对称 2.通过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其两个重要的特征参数,分别是潜伏期和裂解量 3.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三个时期 虫病毒的种类有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生、题粒体和无包含体病击 T4噬菌体的吸附位点是尾丝 6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是:外壳是(蛋白质),壳体内是(核酸),二者共同构成(核壳体):有些大型病毒(病 毒体)外还包有封套,主要是有(脂类)或者(蛋白质)组成 7.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植物病毒多为(RNA)病毒,噬菌体多为(DNA)病毒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释放 9. 温和噬菌体能以(原噬菌体)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溶原性)细胞 ,该细胞具有(稳定 的遗传性)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具免疫性,溶原性细菌的复愈,还能获得一些新的特性等几个特征 IO.前噬菌体是噬菌体感染宿主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DNA,将这种细菌菌株称前噬菌体, 这类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 11 病靠是类病靠,朊病毒。拟病毒的统称 12. 噬菌体繁殖过程包括吸附, 脱壳和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13. 病毒的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高度寄生性、特殊的抵抗力。 14. 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称作原噬菌体一,溶源性细菌在外界 条件的影响下会出现大量溃溶释放出噬菌体的现象称为诱发裂解 :即便没有外界条件的影响极少 数也会出现裂解产生大量噬菌体称为自发裂解 15 震惊全球的“疯牛病就是由亚病毒朊病毒 引起的 目前流 RS是由 引起的 17. 1892年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 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18. 腺病毒的衣壳是典型的二十面体对称 10 病毒壳粒的对称方式有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 20病的特占是沿有细胞结构 只含DNA或RNA一米核酸 只能在特定的寄主细胞内以酸复制的方式增殖 和没有核糖体,不含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酯,在活 体外没有生命特征一·
第三章 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溶源性 溶原性是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产生的一种特性。即当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 胞后,在宿主细胞中检查不到噬菌体存在,但却具有产生成熟噬菌体的能力 2.类病毒 指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单链环状 RNA 分子,但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其复制完全利用宿 主细胞酶的专性寄生于高等生物的一种亚病毒。 3.温和噬菌体 指侵入宿主后,因生长条件不同,可具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可选择的生长途径。一条是与 烈性噬菌体相同的生长路线,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另一种是将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该细菌 细胞继续生长繁殖,并使宿主细胞溶原化的噬菌体 4.效价 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 5.一步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可反 映每种噬菌体的三个重要参数——潜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 6.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因子,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 蛋白质因子。 7 病毒 Virus 二.填空 1.TMV 是螺旋对称体,腺病毒是 多面体对称 T 偶数噬菌体是 复合对称_ 2.通过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其两个重要的特征参数,分别是 潜伏期 和 裂解量 3.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 平稳期三个时期. 4.昆虫病毒的种类有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颗粒体 和 无包含体病毒四类 5.T4 噬菌体的吸附位点是 尾丝 6.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是:外壳是(蛋白质),壳体内是(核酸),二者共同构成(核壳体);有些大型病毒(病 毒体)外还包有封套,主要是有(脂类)或者(蛋白质)组成 7.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 DNA 或 RNA;植物病毒多为(RNA)病毒,噬菌体多为(DNA)病毒 8.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释放 9.温和噬菌体能以(原噬菌体)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溶原性)细胞,该细胞具有(稳定 的遗传性)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具免疫性,溶原性细菌的复愈,还能获得一些新的特性等几个特征 10.前噬菌体是噬菌体感染宿主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 DNA,将这种细菌菌株称前噬菌体, 这类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 11. 病毒是类病毒,朊病毒,拟病毒的统称 12. 噬菌体繁殖过程包括 吸附, 侵入 , 脱壳 和 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 13. 病毒的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高度寄生性、特殊的抵抗力。 14. 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称作_原噬菌体_,溶源性细菌在外界 条件的影响下会出现大量溃溶释放出噬菌体的现象称为_诱发裂解_;即便没有外界条件的影响极少 数也会出现裂解产生大量噬菌体称为自发裂解。 15. 震惊全球的“疯牛病”就是由亚病毒_朊病毒_引起的。 16. 目前流行的 SARS 是由_病毒_引起的。 17. 1892 年俄国学者_伊万诺夫斯基_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18. 腺病毒的衣壳是典型的_二十面体_对称 19. 病毒壳粒的对称方式有 螺旋 对称、 二十面体 对称、 复合 对称。 20.病毒的特点是 没有细胞结构 、 只含 DNA 或 RNA 一类核酸 、 只能在特定的寄主细胞内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 和 没有核糖体,不含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在活 体外没有生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