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听觉 听觉的刺激 听觉的生理机制 在 听觉的基本现象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听觉的适宜刺激、听 觉中的基本现象,了解听觉的生理机制。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听觉的基本现象,难 点为听觉的一些理论
第三节 听 觉 一、听觉的刺激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听觉的适宜刺激、听 觉中的基本现象,了解听觉的生理机制。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听觉的基本现象,难 点为听觉的一些理论
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所产 生的。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20000 兹。低于16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20000赫赤 兹的振动叫超声波,它们都是人耳所不能接受 的。因此16-2万赫兹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 激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一、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所产 生的。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20000赫 兹。低于16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20000赫 兹的振动叫超声波,它们都是人耳所不能接受 的。因此16-2万赫兹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 激。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赫兹。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振幅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发 声体振幅大,对空气压力大,听到的声音就强; 振幅小,压力 听到的声音就弱。 声波最简单的形状是正弦波。由正弦波得 到的声音叫纯音,决定音色。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听到的大部分声音不是纯音,而是复 冷音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赫兹。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振幅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发 声体振幅大,对空气压力大,听到的声音就强; 振幅小,压力小,听到的声音就弱。 声波最简单的形状是正弦波。由正弦波得 到的声音叫纯音,决定音色。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听到的大部分声音不是纯音,而是复合音
昕觉的生理机 2耳的构造和功能: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内 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的作 用主要是收集声音。 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 组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骨膜的 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 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声音经过 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大约提高2030倍。声 音的这条传导途径称为生理性传导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内 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的作 用主要是收集声音。 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 组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骨膜的 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 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声音经过 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大约提高20-30倍。声 音的这条传导途径称为生理性传导
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 耳蜗是人耳的听觉器官(图3-29)耳蜗分三部 分:鼓阶、中阶和前庭阶。鼓阶与中阶以基底膜 分开。基底膜在靠近卵圆窗的一端最狭窄,在蜗 顶一端最宽。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包含着大 量支 持细胞和毛细胞,后者是听觉的感受器。毛细胞 的细毛突入由耳蜗液所充满的中间阶内。声音经 过镫骨的运动产生压力波,引起耳蜗液的振动 由此带动基底膜的运动,并使毛细胞兴奋,产生 动作电位,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
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 耳蜗是人耳的听觉器官(图3-29)耳蜗分三部 分:鼓阶、中阶和前庭阶。鼓阶与中阶以基底膜 分开。基底膜在靠近卵圆窗的一端最狭窄,在蜗 顶一端最宽。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包含着大量支 持细胞和毛细胞,后者是听觉的感受器。毛细胞 的细毛突入由耳蜗液所充满的中间阶内。声音经 过镫骨的运动产生压力波,引起耳蜗液的振动, 由此带动基底膜的运动,并使毛细胞兴奋,产生 动作电位,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