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藏素讲满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教 案)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专业 护理本科年级 2007级护理涉外本科(119人) 2007级护理本科(152人 教师 郑显兰 大课讲授 2010.3.15 学时 2010.3.18 题目章节第一章绪论 教材名称儿科护理学 主编 崔焱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4版 数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要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3. 目的要求 熟悉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熟悉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儿科护理学的特点 素质要求 教学重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儿科护理中伦理问题思考 本章关键词:Pediatric Nursing:infant mortality,neonatal period,infant period,toddler'sage, 外 要求 ooecarr planerdcaorrn 教学 。采用多媒体辅助+讲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报告+教师点词 间分配: 三节共40分钟:第四节32分钟,第五节3分钟,学习考评方法、参考 考题5分钟 利从w,世由文双语教材):求全5200 王明明儿科护理学. 1 参考 3.范玲儿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资料 4.沈晓明等.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htD小www.moh.gov.c 6.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网站:htp:www.unicef.org 制表时间:2010年2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10 年 2 月 1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教 案)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学 专业 层次 护理本科 年 级 2007 级护理涉外本科(119 人) 2007 级护理本科(152 人) 教 师 郑显兰 授课 方式 大课讲授 授课 时间 2010.3.15 2010.3.18 学 时 2 2 题目章节 第一章 绪论 教材名称 儿科护理学 主编 崔焱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 4 版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要点。 2. 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3. 熟悉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4. 熟悉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5. 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了解儿科护理学的焦点、热点问题。 6. 通过课前对教学的设计和课堂的组织、讲解、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 教 学 难 点 儿科护理学的特点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教 学 重 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儿科护理中伦理问题思考 外语 要求 本章关键词:Pediatric Nursing;infant mortality; neonatal period; infant period; toddler’s age; preschool age; school age; adolescence; caregiver; planner; educator; coordinator; consultant; advocate; researcher 教学 方法 手段 1.采用多媒体辅助+讲授 2.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报告+教师点评 时间分配:第一、二、三节共 40 分钟;第四节 32 分钟,第五节 3 分钟,学习考评方法、参考 文献、思考题 5 分钟 参考 资料 参考文献 1.胡 雁.儿科护理学(英中文双语教材).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王明明.儿科护理学.第 1 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3.范 玲.儿科护理学.第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沈晓明等.儿科学. 第 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http://www.moh.gov.cn/ 6.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网站:http://www.unicef.org/ 教研 室意 见
置庆医科大学脑床半院表来讲满 (讲稿) 教学内容 铺助手段 时间分配 Pn儿程软黑子e 多媒体+讲授 备课思考: 授课对象分析: 一定的自学能力,进入临床课程 所搭理理A析, 了避免与其他临床课程重复, 课时应突出儿科特点(即与成人 内外科相同的内容就不讲 (2)突出护理:无论讲基础知识, 紧密联系护理:(3)体现实用: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确知识点的具体用处,通过讲授、 实验中心的横拟教学、临床示教等环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举一反三,创造性 地解决临床出现的新问题。 课程引入: 1,呈现壶福快乐和墙苦表情的两组儿藏照片,引起同学们对儿盖健康的思考 2.世界卫生组织将婴儿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保健工作好坏的指标之 2分钟 呈现“我国婴儿死亡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5岁以下儿意死亡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以此说明加强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导入新课程。 第一章绪论 Overview of Pediatrie Nursing 学茶儿年分期、各特点及护理要点。 多媒体+讲授 2分钟 一般原则 4.熟悉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5.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了解儿科护理学的焦点、热点问题。 6.通过课前对教学的设计和课堂的组织、讲解、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对该门课程 产生兴趣。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多媒体+讲投 服务及研究对象:胎儿 青春期的儿童(18,20岁) 4分钟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增强儿童体质 提高儿意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 提高人类的整体健康素质 制表时间:2010年2月 2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10 年 2 月 2 (讲 稿)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儿科护理学 Pediatric Nursing 备课思考: 授课对象分析:07 级护理本科生,已上基础课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入临床课程 阶段,可以与其他临床课程进行横向比较。 所授课程分析:(1)为了避免与其他临床课程重复,讲课时应突出儿科特点(即与成人 内外科相同的内容就不讲);(2)突出护理:无论讲基础知识,还是专科疾病知识均应 紧密联系护理;(3)体现实用: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确知识点的具体用处,通过讲授、 实验中心的模拟教学、临床示教等环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举一反三,创造性 地解决临床出现的新问题。 课程引入: 1.呈现幸福快乐和痛苦表情的两组儿童照片,引起同学们对儿童健康的思考。 2.世界卫生组织将婴儿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保健工作好坏的指标之一, 呈现“我国婴儿死亡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以此说明加强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导入新课程。 第一章 绪论 Overview of Pediatric Nursing 教学目标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要点。 2.熟悉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4.熟悉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5.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了解儿科护理学的焦点、热点问题。 6. 通过课前对教学的设计和课堂的组织、讲解、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对该门课程 产生兴趣。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服务及研究对象:胎儿 青春期的儿童 (18, 20 岁)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增强儿童体质 •提高儿童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 •提高人类的整体健康素质 从上述 5 方面可以看出儿科护理学的任务非常繁重,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完成这一任 务? 多媒体+讲授 2 分钟 多媒体+讲授 2 分钟 多媒体+讲授 4 分钟
重庆医科大半床半院载未讲满 茧保 4疾病护理:此处引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整体护理理念” 5.康复护理 从上述5个方面,说明护士在儿童健康维护和促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 多媒体+讲授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7个时期,各期之间既有区 数条别态的观点来考虑小儿的能集和采相应的护理指。 有电 12分钟 胎儿期(fetal period)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前。 >特点:生长发育迅速,依赖母体而生存。 >护理:孕母保健和胎儿保健。 新生儿期 生后 至 28天 特点 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各种功能不成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护理:保暖、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 即把好“三关”体温、营养、感染关 备注:向同学们解释儿童年龄分期的最新方法,将新生儿期划为婴儿期中的特殊时期。 讲解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的重要意义。 及收功能尚未完 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易患感染 性疾病。 >护理:合理喂养,完成基础免疫程序,注意消毒隔离,培养卫生习惯。 幼儿期(《oe广 ge) 周岁之 为儿 或 而离 但识别危腐 率仍较高。 2 合理养,注意安全保护, 预防传染秀 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 >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力增强, 等 活自理能力。防止发生异外, 病。 构的卫生 学龄期(school age) ”从6~7岁到青春期前,又称小学学龄期。 制表时间:2010年2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10 年 2 月 3 儿科护理学研究的范围: 1.小儿生长发育 2.儿童保健 3.疾病预防 4.疾病护理: 此处引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整体护理理念” 5.康复护理 从上述 5 个方面,说明护士在儿童健康维护和促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 ⚫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 7 个时期,各期之间既有区 别,又有联系。 ⚫ 以整体、动态的观点来考虑小儿的健康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胎儿期(fetal period) ➢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前。 ➢ 特点:生长发育迅速,依赖母体而生存。 ➢ 护理:孕母保健和胎儿保健。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 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 28 天。 ➢ 特点: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各种功能不成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 护理:保暖、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 即把好“三关”:体温、营养、感染关。 备注:向同学们解释儿童年龄分期的最新方法,将新生儿期划为婴儿期中的特殊时期。 讲解围生期(胎龄满 28 周至生后 7 天)的重要意义。 婴儿期(infant period) ➢ 出生后到满 1 周岁之前。又称乳儿期。 ➢ 特点: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量大,而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 6 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易患感染 性疾病。 ➢ 护理:合理喂养,完成基础免疫程序,注意消毒隔离,培养卫生习惯。 幼儿期(toddler’s age) ➢ 1 周岁后到满 3 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 特点:体格发育速度较前减慢,而智能发育迅速,活动范围增大,但识别危险 的能力不足,接触外界较广,而自身免疫力仍低,传染病发病率仍较高。 ➢ 护理 :合理喂养,注意安全保护,预防传染病。 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 ➢ 3 周岁至 6~7 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 特点: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 智能发育更加迅速,自理能力增强。 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 护理:加强早期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防止发生异外, 预防感染和传染性疾病。加强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 学龄期(school age) ➢ 从 6~7 岁到青春期前,又称小学学龄期。 多媒体+讲授 12 分钟
露庆医科大学临床半蕊裁案讲满 特点:小儿体格生长呈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 近成人水平。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增强。是小儿 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感染性疾病相对减少,而近视、龋齿发生率增高。 护理: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宜教工作,预防近视、龋齿及姿势异常。加强教育,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青春期:从第2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一般 女孩从11一12岁开始到17一18岁 男孩从13一14岁开始到18~20岁 青春期的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约可相差2~4岁。 特点:体格发育的第二次高峰,第2性征出现,接触社会增多,外界环境对其影响更大 易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 护理:保证足够的营养,加强体格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及时进行生理、心理卫生和性 教有。(此处介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社会对性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多媒体+讲授 20分钟 可以为自然改善或完全修复。 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获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如不 能及时干预和康复治疗,往往影响一生,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一)小儿解剂生理特点 解剂特点: 儿骨酪比较柔软并富有 不 易折断 及损伤 因此 全面体格检查 位 认为是医务人员所致, 铁求偿以此引生解现实社会工作中可 能出现书本上未能提到的同题。 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对营养物质露求相对较多,但消化功能未成热。易发生营养缺于和消化去乱 ·小儿年龄越小,需水量相对越多 而肾功能较差, 故比成人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素乱 特别提醒 儿易发生脱水 不同年龄小儿生理生化正常值不同,生命体征正常值也不同。 各年龄小川坪吸、心率(脉博)次数。 年龄 呼吸(次/分) 心率(脉搏)(次分) 新生儿 4045 120-140 1岁以内 30-40 110-130 2-3岁 25-30 10-120 制表时间:2010年2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10 年 2 月 4 ➢ 特点:小儿体格生长呈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 近成人水平。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增强。是小儿 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感染性疾病相对减少,而近视、龋齿发生率增高。 ➢ 护理: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宣教工作,预防近视、龋齿及姿势异常。加强教育,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青春期:从第 2 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一般 女孩从 11~12 岁开始到 17~18 岁 男孩从 13~14 岁开始到 18~20 岁 青春期的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约可相差 2~4 岁。 特点:体格发育的第二次高峰,第 2 性征出现,接触社会增多,外界环境对其影响更大, 易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 护理:保证足够的营养,加强体格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及时进行生理、心理卫生和性 教育。(此处介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社会对性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节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一、儿科基本特点 儿科疾病特点概述: 1.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均较大。 2.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损伤的转归 可以为自然改善或完全修复。 3.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如不 能及时干预和康复治疗,往往影响一生,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一)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外观上不断变化;各器官发育遵循一定规律;小儿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不 易折断,但长期受压易变形;小儿髋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臼窝较浅,易脱臼及损伤。 因此,接收患儿时,全面体格检查非常重要(及时发现现存问题,避免纠纷。举例,曾 有一新生儿因黄疸收住院,住院第 3 天告知家长“患儿髋关节脱位”,此时,家长非常 生气,认为是医务人员所致,坚决要求赔偿)。以此,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社会工作中可 能出现书本上未能提到的问题。 2.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较多,但消化功能未成熟,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小儿年龄越小,需水量相对越多,而肾功能较差,故比成人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 特别提醒:小儿易发生脱水。 •不同年龄小儿生理生化正常值不同,生命体征正常值也不同。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脉搏)次数。 年 龄 呼吸(次/分) 心率(脉搏)(次/分) 新生儿 40~45 120~140 1 岁以内 30~40 110~130 2~3 岁 25~30 100~120 多媒体+讲授 20 分钟
重庆医科大半床半院载未讲满 47岁 20-25 80-100 814岁 18-20 090 特别提醒:儿科护理对护士的要求比成人护理更高,同一项目正常值就要记几个(不同 年龄段,正常值不同),让学生逐渐体会儿科护理的特殊性。 3.免疫特点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差,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因此,防御能力差。 个 从母体 得被动免疫,对某些传染病有 一定的抵抗力, 以后来自母体的 新生 的能 患呼吸道感染 通过分 析,向 学生解释小儿易意某种感染的机理 (二儿童心理社会特点 身心均未成熟,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较强,合作性差,需特别照顾 好奇、好动、缺乏经验,易发生各种意外。 心理发育过程受家庭、环境、散育的影响。 (三)儿科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同一病因,不同年龄发生疾病不同。 婴儿:伺偻病 维生素D缺乏 成人:骨软化症 婴儿:支气管肺炎 肺炎链球菌所致 的肺部感染 年长儿:大叶性肺 2.疾病特点(与成人比较) ·疾病种类不同:婴幼儿先天性、遗传性、感染性疾病较多。 临床表现不同: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性,易发生并发症如败血症、呼吸、循环 衰竭和水、 注意:由于小儿恋病的特殊性,作为儿科护士必须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 3、诊治特点 制表时间:2010年2月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2010 年 2 月 5 4~7 岁 20~25 80~100 8~14 岁 18~20 70~90 特别提醒: 儿科护理对护士的要求比成人护理更高,同一项目正常值就要记几个(不同 年龄段,正常值不同),让学生逐渐体会儿科护理的特殊性。 3.免疫特点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差,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因此,防御能力差。 •6 个月以内,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对某些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以后来自母体的 IgG 浓度下降,自行合成 IgG 的能力一般要到 6~7 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 IgM 不 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 IgM 浓度低,易患 G—-细菌感染;婴幼儿 SIgA 缺乏,易 患呼吸道感染。 通过分析,向学生解释小儿易患某种感染的机理。 (二)儿童心理社会特点 •身心均未成熟,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较强,合作性差,需特别照顾。 •好奇、好动、缺乏经验,易发生各种意外。 •心理发育过程受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 (三) 儿科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同一病因,不同年龄发生疾病不同。 2.疾病特点(与成人比较) •疾病种类不同:婴幼儿先天性、遗传性、 感染性疾病较多。 •临床表现不同: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性,易发生并发症如败血症、呼吸、循环 衰竭和水、电解质紊乱。 新生儿、体弱儿对严重感染性疾病反应低下,应特别注意。 注意:由于小儿患病的特殊性,作为儿科护士必须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 3、诊治特点 维生素 D 缺乏 婴儿:佝偻病 成人: 骨软化症 肺炎链球菌所致 的肺部感染 婴儿: 支气管肺炎 年长儿:大叶性肺 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