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更受欢迎。不少家庭纷纷开出高薪聘请华人保姆,帮助子女更好地学习中文。近日,英 国文化教育协会公布了一项对上千名英国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文被英国家长选为“未来 最有用”的语言, 51%的家长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习中文。过去10年间,学习汉语的法国中小学生翻 了四番,汉语现已是法国初、中等教育里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之后的第四大第二 外语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9.15,有删改 材料二 各国汉语教学正在由普及型、兴趣型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机构、课程内 容越来越多样化。”国家汉办负责人马箭飞告诉记者,“全球开设汉语课程的教育机构迅速增 加,学员规模持续扩大;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民众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汉语 教学和中国文化活动进入社区、植入草根,形成了校内校外互动,各职业、各年龄段、各种 身份学员广泛参与的热烈氛围。” 目前,学历教育、学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汉语国 际教育体系基本成型。 汉语教学机构数量 汉语学习人数 洲别 全球占比 全球占比 机构数(个) 人数(万) (%) 亚洲 81.4 欧洲 6483 9.0 103 5.0 美洲 4957 135 大洋洲 1235 1.7 非洲 703 1.2 总计 71861 100 2045 100 图表来源:国家汉办 (《光明日报》2017.10.28日,有删改 材料三: 汉语为什么这么热?其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发展 成就举世瞩目;各国渴望更多地借鉴中国经验,而汉语无疑是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把钥
海外更受欢迎。不少家庭纷纷开出高薪聘请华人保姆,帮助子女更好地学习中文。近日,英 国文化教育协会公布了一项对上千名英国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文被英国家长选为“未来 最有用”的语言, 51%的家长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习中文。过去 10 年间,学习汉语的法国中小学生翻 了四番,汉语现已是法国初、中等教育里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之后的第四大第二 外语。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9.15,有删改) 材料二: “各国汉语教学正在由普及型、兴趣型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机构、课程内 容越来越多样化。”国家汉办负责人马箭飞告诉记者,“全球开设汉语课程的教育机构迅速增 加,学员规模持续扩大; 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民众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汉语 教学和中国文化活动进入社区、植入草根,形成了校内校外互动,各职业、各年龄段、各种 身份学员广泛参与的热烈氛围。” 目前,学历教育、学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汉语国 际教育体系基本成型。 洲别 汉语教学机构数量 汉语学习人数 机构数(个) 全球占比 (%) 人数 (万 ) 全球占比 (%) 亚洲 5483 81.4 1734 84.8 欧洲 6483 9.0 103 5.0 美洲 4957 6.9 135 6.6 大洋洲 1235 1.7 49 2.4 非洲 703 1.0 24 1.2 总计 71861 100 2045 100 图表来源: 国家汉办 (《光明日报》2017.10.28 日,有删改) 材料三: 汉语为什么这么热? 其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发展 成就举世瞩目;各国渴望更多地借鉴中国经验,而汉语无疑是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把钥
匙。其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学好汉语意味着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正如一些荷兰家长指出的那样“掌握汉语能让孩子站在 更好的起点”。其三,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越来越彰显出大国的 气质和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 路,使得更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加强交往与合作,也使得汉语逐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 (《南方网》2018.3.29日,有删改) 材料四: 具体来看,“汉语热”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数据显示,近年来,欧美各国高中生学习中 文的比例跟其他外语比起来并不高,中文仍是小语种的一种存在。此外,从学习汉语的阶层 来看。多集中在中上阶层,外国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仍然缺乏直接接触,对中文的应用也相对 较少。“汉语热”其实质是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这一过程将不可避免的遭遇到文化差异的挑 战,“汉语国际传播”要有意识地做到“入乡随俗”,尽量在不失汉语独立品格的前提下做到 与差异文化完美结合。其实,“汉语热”也并非新现象,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北京举办奥 运会等重大事件节点前后,国外都一度出现过学习汉语的热潮,随着中国的发展,汉语学习 的规模有了显著提升,但地位仍不高,国际官方场合使用汉语的比例仍不高ε (《中新网》2017.12.30日,有删改 7.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美很多国家的出身于精英家族中的孩子从小学习中文的流行趋势,是会中文的华人 保姆在海外受欢迎的原因。 B.美洲地区虽然汉语教学机构数量全球占比比欧洲低,但汉语学习人数却比欧洲多,占 到了其人口总数的6.6% C.“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会给国外懂汉语的人带来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D.作为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到文化差异的挑战,所以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做到“入乡随俗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多处运用数据,侧重报道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状况,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客观准 确,有利于受众把握新闻的发展趋势。 B.相对而言,材料二既引用权威人士的话,又采用权威机构的图表数据,专业性最强 而其他三则材料只是概述,略逊一筹
匙。其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学好汉语意味着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正如一些荷兰家长指出的那样“掌握汉语能让孩子站在 更好的起点”。其三,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越来越彰显出大国的 气质和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 路,使得更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加强交往与合作,也使得汉语逐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 (《南方网》2018.3.29 日,有删改) 材料四: 具体来看,“汉语热”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数据显示,近年来,欧美各国高中生学习中 文的比例跟其他外语比起来并不高,中文仍是小语种的一种存在。此外,从学习汉语的阶层 来看。多集中在中上阶层,外国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仍然缺乏直接接触,对中文的应用也相对 较少。“汉语热”其实质是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这一过程将不可避免的遭遇到文化差异的挑 战,“汉语国际传播”要有意识地做到“入乡随俗”,尽量在不失汉语独立品格的前提下做到 与差异文化完美结合。其实,“汉语热”也并非新现象,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北京举办奥 运会等重大事件节点前后,国外都一度出现过学习汉语的热潮,随着中国的发展,汉语学习 的规模有了显著提升,但地位仍不高,国际官方场合使用汉语的比例仍不高。 (《中新网》2017.12.30 日,有删改) 7.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欧美很多国家的出身于精英家族中的孩子从小学习中文的流行趋势,是会中文的华人 保姆在海外受欢迎的原因。 B.美洲地区虽然汉语教学机构数量全球占比比欧洲低,但汉语学习人数却比欧洲多,占 到了其人口总数的 6.6%。 C.“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会给国外懂汉语的人带来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D.作为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到文化差异的挑战,所以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做到“入乡随俗”。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多处运用数据,侧重报道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状况,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客观准 确,有利于受众把握新闻的发展趋势。 B.相对而言,材料二既引用权威人士的话,又采用权威机构的图表数据,专业性最强, 而其他三则材料只是概述,略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