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化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 工业化 三大改造 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建立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首要条件要改变落后面貌,巩固国家政权,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首要条件 要改变落后面貌,巩固国家政权,就必须 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 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 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苏联苏联建立后,在斯大林的钢铁工业化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迎来了高速工业化的时代。至二战前夕,苏联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17.6%。正是依靠强大的重工业,苏联最终打赢了卫国战争,和美国一道重新划定了战后国际秩序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苏联 苏联建立后,在斯大林的钢铁工业化指导思 想和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迎来了高速工业化的 时代。至二战前夕,苏联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 产量的17.6%。正是依靠强大的重工业,苏联最 终打赢了卫国战争,和美国一道重新划定了战后 国际秩序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0. 1%70%20%80%工业资本500人以上的工厂10人以下的工厂手工性质的工厂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本构成状况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本构成状况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个体农户户贫雇农户均户均生产支出粮食亩产均耕地10亩耕畜0.47头贫农30元170斤犁0.41部中农80元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状况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状况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 一个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