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决策 美认知心理学家西蒙( Simon) 1976年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归因与决策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Simon) 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归因理论:海德 归因的概念 所谓归因( 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 的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1)基本观点:人们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 围环境的基本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 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大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 解释。 (2)行为的原因有两种: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归 因 理 论:海德 ❖ 归因的概念 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 的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1)基本观点:人们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 围环境的基本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 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大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 解释。 (2)行为的原因有两种: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归因理论:相应推断理论身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相应推断:即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 特质直接引起的。例如,某人老是与他人吵架、 打架,由此可以推断这人具有攻击性人格 相应推断的三个基本因素 (1)社会赞许性见面打招呼 (2)非共同性效应“舅舅” (3)选择自由性仪式行为
归 因 理 论:相应推断理论 ❖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相应推断:即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 特质直接引起的。例如,某人老是与他人吵架、 打架,由此可以推断这人具有攻击性人格。 -相应推断的三个基本因素: (1)社会赞许性 见面打招呼 (2)非共同性效应 “舅舅” (3)选择自由性 仪式行为
归因理论:凯利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1)人们通常使用三种方式解释行为的原因 者:个体自身可能是行为的原因 青境情境的特征可能是行为的原因 刺激物:行为的对象可能行为的原因 (2)寻求三方面的信息 区别性针对刺激物,是否只对这个对象反应 贯性:针对情境,是否其他情境也有此反应。 致性:针对人,其他人是否也有反应
归 因 理 论:凯利 ❖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1)人们通常使用三种方式解释行为的原因: -行为者:个体自身可能是行为的原因。 -情境:情境的特征可能是行为的原因。 -刺激物:行为的对象可能行为的原因。 (2)寻求三方面的信息: -区别性:针对刺激物,是否只对这个对象反应。 -一贯性:针对情境,是否其他情境也有此反应。 -一致性:针对人,其他人是否也有反应
条件区别性 贯性 致性 归因 低:她总高:她总低:别人很人:玛丽 对小丑们是对他发少发笑 (86%) 发笑 笑 2高:她没高:她总高:每个人刺激物:小 对别的小是对他发都发笑 丑 丑发笑笑 (61%) 3 高:她没低:她以「低:别人很情境 对别的小前没对他少发笑 (72%) 丑发笑发笑
❖ 案例:玛丽昨晚为什么对小丑的表演发笑 条件 区别性 一贯性 一致性 归因 1 低:她总 对小丑们 发笑 高:她总 是对他发 笑 低:别人很 少发笑 人:玛丽 (86%) 2 高:她没 对别的小 丑发笑 高:她总 是对他发 笑 高:每个人 都发笑 刺激物:小 丑 (61%) 3 高:她没 对别的小 丑发笑 低:她以 前没对他 发笑 低:别人很 少发笑 情境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