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合 计 32 ☑课堂讲授 口讨论座谈 ☑向愿导向学习 口分组合作学习 教学方式 ☑专题学习 口实作学习 口探究式学习 口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口其他, 课程思政融入 授课 支撑课程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目标 思政元素 思政目标 与手段 第一章绪论 思政元素1: 1、56 漂发学生强烈 讲授、课题 1.流体力学的矿 价绍我国古代 的民族自豪感, 究内容: 流体力学方面 时论 2.方法及其发展 的成就和研究激发学生为中 历史: 成果(公元前华之崛起而读 3.流体的连续介 00年,李冰父书的雄心壮志 质模型: 子修建的都江引导学生热爱 性.作用在流体 限水利工程,不祖国,热爱人 的力 仅使成都平原民,热爱中国井 第二章流体的 成为“天府之产党,并为共 G 物理特性 国”、“鱼米之 教学安排 1流体的重度: 乡”,而且是世主义事业奋斗 2.流体的粘性: 界上仅存的、目 B.牛顿内摩擦定 前仍在发挥作 用的无坝取水 工程) 思政元素2: 介绍我国现代流 体力学方面的成 和研究成果, 例如 我国著名 的空气动力学 钱学森,于195 年冲破面重阴挡 回到中国。他不 断推出科研成 果,被誉为“中
22 总复习 2 2 合 计 32 32 F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讨论座谈 问题导向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 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G 教学安排 授课 次别 教学内容 支撑课程 目标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 3 次) 教学方式 与手段 思政元素 思政目标 1 第一章 绪论 1.流体力学的研 究内容; 2.方法及其发展 历史; 3.流体的连续介 质模型; 4.作用在流体上 的力 第二章 流体的 物理特性 1.流体的重度; 2.流体的粘性; 3.牛顿内摩擦定 律 1、5、6 思政元素 1: 介绍我国古代 流体力学方面 的成就和研究 成果(公元前 300 年,李冰父 子修建的都江 堰水利工程,不 仅使成都平原 成为“天府之 国”、“鱼米之 乡”,而且是世 界上仅存的、目 前仍在发挥作 用的无坝取水 工程)。 思政元素 2: 介绍我国现代流 体力学方面的成 就和研究成果, 例如,我国著名 的空气动力学家 钱学森,于 1955 年冲破重重阻挠 回到中国。他不 断 推 出 科 研 成 果,被誉为“中 激发学生强烈 的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为中 华之崛起而读 书的雄心壮志, 引导学生热爱 祖国,热爱人 民,热爱中国共 产党,并为共产 主义事业奋斗。 讲授、课题 讨论
国航天之父”、 “中国是弹之 由于钱学 森回国效力,中 国导弹、原子弹 的发射向前推讲 了至少20年。 第三章流体静 2、3、4 讲投、课题 力学 讨论 山.流体平衡微分 方程: 上流体静力学基 本方程: 第三章流体静 2、3、4 讲授、课题 力学 讨论 B.静压强计算与 测量: 4.静止液体作月 于壁上的总压力 第四意流体运 A 动学 2、3、4 讲授、课题 ,流体的流态 讨论 2.雷诺试验: B流态判断 第五章流体动力2、3、4 讲投、课题 学 1流体流动的相 讨论 关概念 P连线性方程及 其应用: 6 第五章流体动力 、3、4 讲授、课题 学 B.伯努里方程及 讨论 其应用 第五章流体动力2、3、4 讲授、课恩 4流体动量方看 讨论 及其应用。 第七章相似原 、3、4、5、6思政元素3: 引导学生对流讲投、课题 理与量纲分析 1.流动的动力相 通过引用钱学 体力学工程应讨论
23 国航天之父”、 “ 中 国 导 弹 之 父”,由于钱学 森回国效力,中 国导弹、原子弹 的发射向前推进 了至少 20 年。 2 第三章 流体静 力学 1.流体平衡微分 方程; 2.流体静力学基 本方程; 2、3、4 讲授、课题 讨论 3 第三章 流体静 力学 3.静压强计算与 测量; 4.静止液体作用 于壁上的总压力 2、3、4 讲授、课题 讨论 4 第四章 流体运 动学 1.流体的流态; 2.雷诺试验; 3.流态判断 2、3、4 讲授、课题 讨论 5 第五章 流体动力 学 1.流体流动的相 关概念; 2.连续性方程及 其应用; 2、3、4 讲授、课题 讨论 6 第五章 流体动力 学 3.伯努里方程及 其应用 2、3、4 讲授、课题 讨论 7 第五章 流体动力 学 4.流体动量方程 及其应用。 2、3、4 讲授、课题 讨论 8 第七章 相似原 理与量纲分析 1.流动的动力相 2、3、4、5、6 思政元素3: 通过引用钱学 引导学生对流 体力学工程应 讲授、课题 讨论
似 森先生《论技术用中的物理现 卫流体流动2π定 科学》中的理像进行深入观 .量绑分析。 论:“把问题认察,进而研究并 识清楚以后,下揭示该科学问 一步就是建立题的内在机理。 模型”,来引出 相似原理与量 纲分析。 0 第八章不可压 、3、4 讲授、课题 缩流体的内部流 讨论 流动阻力与才 头损失: 上沿程阻力损生 及局部阻力损计 10 第八章不可压 、3、4 讲授、课题 缩流体的内部流 讨论 动 B.孔口、管嘴和 右压管道流动 总复习 11 45、6 讲授、课题 讨论 评价项目及配分 评价项目说明 支撑课程目标 平时考勤、实验、设计实我 1、2、3、4、5、6 评价方式 平时(50%) 期末(50%) 期末考试 2、3、4 T 建议教材:禹华谦主编.工程流体力学.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17,第三版 建议敦材 健议学习资料: 程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一版 320第二版
24 似 2.流体流动2π 定 理; 3.量纲分析。 森先生《论技术 科学》中的理 论:“把问题认 识清楚以后,下 一步就是建立 模型”,来引出 相似原理与量 纲分析。 用中的物理现 象进行深入观 察,进而研究并 揭示该科学问 题的内在机理。 9 第八章 不可压 缩流体的内部流 动 1.流动阻力与水 头损失; 2.沿程阻力损失 及局部阻力损计 算 2、3、4 讲授、课题 讨论 10 第八章 不可压 缩流体的内部流 动 3. 孔口、管嘴和 有压管道流动 2、3、4 讲授、课题 讨论 11 总复习 4、5、6 讲授、课题 讨论 H 评价方式 评价项目及配分 评价项目说明 支撑课程目标 平时(50%) 平时考勤、实验、设计实践 1、2、3、4、5、6 期末(50%) 期末考试 2、3、4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建议教材:禹华谦主编.工程流体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第三版. 建议学习资料: [1]杨建国,工程流体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一版 [2] 庄礼贤,流体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 [3] 朱立明,流体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版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需求 注意事项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一J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通。经教 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政。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②)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愿档案 (④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倮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发姐邓壳男 2023年9月1日 专家组审定意见: 审批意见 同意 专家组成员签名: 液刚4本趟 2023年9月1日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学工作指号小组组长,今 2023年9月7日
25 J 教学条件 需求 多媒体教室 K 注意事项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 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审批意见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9 月 1 日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9 月 1 日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 年 9 月 7 日
三明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课程代码 0612330211 口通识课☑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课程类型 口专业方向口专业任选口其他 授课教师 陈刚 修读方式 ☑必修口选修 学分 4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总学时 48 其中实践学时 8 混合式 课程网址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A 先修及后续 先修: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工程材料、理论力学等 后修:机械设计、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CAD/CM、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 课程 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机械原理和机构设计出发,培 课程描述 养学生的设计计算方法。设计机械传动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并使之初步具有分析材 械零件失效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有关的工业技术政策,学会运 用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最后,还应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初步学 握选用和设计方法。 2.具有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 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 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能力目标 3.认识《机械原理》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理 论教学、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外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 课程目标 域设计能力。 4.认识《机械原理》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 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 26
26 三明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课程代码 0612330211 课程类型 通识课 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其他 授课教师 陈刚 修读方式 必修 选修 学 分 4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总学时 48 其中实践学时 8 混合式 课程网址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先修: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工程材料、理论力学等 后修:机械设计、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CAD/CAM、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 B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机械原理和机构设计出发,培 养学生的设计计算方法。设计机械传动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并使之初步具有分析机 械零件失效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有关的工业技术政策,学会运 用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最后,还应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 C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初步掌 握选用和设计方法。 2.具有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 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 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能力目标 3.认识《机械原理》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理 论教学、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外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 械设计能力。 4.认识《机械原理》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 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