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 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2.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3.三、四题只需选考一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西汉时期,博土传授弟子的经书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一一隶书写成的,后人把这样的 经书称为今文经。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西汉初期,刘向刘歆父子在 长期的校书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用古文字写的经传如《春秋左氏传》《毛诗》等,这些经 传是由秦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以前的大篆和六国使用的文字书写的大篆和六国的文字对于当 时的人来讲,是古文字,因此用古字写成的经传就叫做古文经 从表面上看,今古文经学得名是因为所书写的文字不同,实际上,古文经学要想流传必 须改写成今文,而今文经学的原始底本就是古文,所以这种文字方面的区别是次要的。今古 文经学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于随着经师源流和治经方法的不同。按照日本学者本田成之的说 法,古文学派源于荀子,因大师多为鲁人,又叫“鲁学″”;今文学派源于孟子,因大师多为 齐人,又称为“齐学”。今文经学派重徵言大义,根据现实的政治需要来解读经,为了需要 甚至不惜歪曲经义来论证现实政治的合理性,以致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古文经学 派则重名物训诂,即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训诂较简明,不凭空臆造,迷
河南省信阳市 2010—2011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2.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3.三、四题只需选考一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西汉时期,博士传授弟子的经书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成的,后人把这样的 经书称为今文经。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西汉初期,刘向刘歆父子在 长期的校书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用古文字写的经传如《春秋左氏传》《毛诗》等,这些经 传是由秦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以前的大篆和六国使用的文字书写的,大篆和六国的文字对于当 时的人来讲,是古文字,因此用古字写成的经传就叫做古文经。 从表面上看,今古文经学得名是因为所书写的文字不同,实际上,古文经学要想流传必 须改写成今文,而今文经学的原始底本就是古文,所以这种文字方面的区别是次要的。今古 文经学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于随着经师源流和治经方法的不同。按照日本学者本田成之的说 法,古文学派源于荀子,因大师多为鲁人,又叫“鲁学”;今文学派源于孟子,因大师多为 齐人,又称为“齐学”。今文经学派重徵言大义,根据现实的政治需要来解读经,为了需要 甚至不惜歪曲经义来论证现实政治的合理性,以致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古文经学 派则重名物训诂,即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训诂较简明,不凭空臆造,迷
信成分较少。今古文经学有区别,就难免会斗争。 西汉哀帝以前,古文经未出现,立学官的五经都是今文经,当时并没有今古文经的名称 大胆系统地提出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并与今文十四博士相抗衡的是刘歆但刘歆的建议遭到 今文博土们的抵制。直到王莽执政,重用刘歆,扶植古文经学,于是《春秋左氏传》《毛诗》 等都立了学官,古文经才第一次取得了合法地位,可惜不久又被废除。 经过斗争,今文经学自身更加谶讳迷信烦琐化,而古文经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及东汉统治 者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在学术上有造诣的著名学者如许慎、马融等 这样以来,古文经学最终由弱变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今古文经学并不总是水火不相容的。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主要是由古文经学大师来完成 的。古文经学大师都能博通群经,并对今古文经了如指掌。古文经学为了战胜今文经学,都 重视并能够汲取今文经学的优点完善自我;相反,今文经学固步自封。许慎、郑玄等在今古 文经学融合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许慎的古文经著作《说文解字》就吸收了今文经学家对字 义的解释,引用了大量的今文经学。 尽管今古经学在诸多方面不相同并且上升到四次激烈的斗争但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巩 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秩序)从根本上相同的,决定了他们必将会最终趋向统- 摘编自“国学网”《试论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1.下列关于“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书写经书的文字形态不同。 B.今文学派源于孟子,最后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 C.如果说古文经学的特点为“合古”,今文经学的特点就是“合时”。 D.刘歆虽是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为古文经学的发展做过重要贡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古文经学得名表面上是因为所书写的文字不同,而实质是因为经师源流和洽经方 法的不同。 B.刘向刘歆发现汉初《春秋左氏传》《毛诗》等经传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和六国 用的文字书写 C.古文经学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训诂较简明,不凭空臆造,迷信 成分较少 D.今文经学派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是因为它重微言大义,据现实的政治需
信成分较少。今古文经学有区别,就难免会斗争。 西汉哀帝以前,古文经未出现,立学官的五经都是今文经,当时并没有今古文经的名称。 大胆系统地提出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并与今文十四博士相抗衡的是刘歆,但刘歆的建议遭到 今文博士们的抵制。直到王莽执政,重用刘歆,扶植古文经学,于是《春秋左氏传》《毛诗》 等都立了学官,古文经才第一次取得了合法地位,可惜不久又被废除。 经过斗争,今文经学自身更加谶讳迷信烦琐化,而古文经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及东汉统治 者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在学术上有造诣的著名学者如许慎、马融等, 这样以来,古文经学最终由弱变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今古文经学并不总是水火不相容的。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主要是由古文经学大师来完成 的。古文经学大师都能博通群经,并对今古文经了如指掌。古文经学为了战胜今文经学,都 重视并能够汲取今文经学的优点完善自我;相反,今文经学固步自封。许慎、郑玄等在今古 文经学融合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许慎的古文经著作《说文解字》就吸收了今文经学家对字 义的解释,引用了大量的今文经学。 尽管今古经学在诸多方面不相同,并且上升到四次激烈的斗争,但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巩 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秩序)从根本上相同的,决定了他们必将会最终趋向统一。 (摘编自“国学网”《试论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1.下列关于“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书写经书的文字形态不同。 B.今文学派源于孟子,最后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 C.如果说古文经学的特点为“合古”,今文经学的特点就是“合时”。 D.刘歆虽是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为古文经学的发展做过重要贡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今古文经学得名表面上是因为所书写的文字不同,而实质是因为经师源流和洽经方 法的不同。 B.刘向刘歆发现汉初《春秋左氏传》《毛诗》等经传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和六国 用的文字书写。 C.古文经学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训诂较简明,不凭空臆造,迷信 成分较少。 D.今文经学派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是因为它重微言大义,据现实的政治需
要解读经。 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而古文经到王莽篡位还未立学官。 B.刘歆大胆系统地提出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但这一提议当时未能被今文经学派接纳。 C.今古经学派政治目标在根本上是相同的,这决定了它们之间最终必然既有斗争又有 融合。 D.许慎虽然是古文经派大师,但他以一种开放的学术态度,对古今文经融合做出贡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佑字仲先,南阳宛人也。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往来春陵,世祖与伯升皆亲爱之。 伯升拜大司徒,以佑为护军。及世祖为大司马,讨河北,复以佑为护军,常见亲幸,舍止于 中。佑侍宴,从容曰:“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世祖曰:“召刺奸收护军 佑乃不敢复言。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以为偏将军,封安阳侯。世祖即位,拜为建义大将 军。建武二年,更封堵阳侯。冬,与诸将击邓奉于淯阳,佑军败,为奉所获。明年,奉破, 乃肉袒因佑降。帝复佑位而厚加慰赐。遺击新野、随,皆平之。 延岑自败于穰,遂与秦丰将张成合,佑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临阵斩成, 延岑败走归丰。佑收得印绶九十七。进击黄邮,降之,赐佑黄金三十斤。四年,率破奸将军 侯进等围秦丰于黎丘,破其将张康于蔡阳,斩之。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玺书招丰, 丰出恶言,不肯降。车驾引还,敕佑方略,佑尽力攻之。明年夏,城中穷困,丰乃将其母、 妻、子九人肉袒降。佑槛车传丰送洛阳,斩之。大司马吴汉劾奏佑废诏受降,违将帅之仼, 帝不加罪。佑还,与骑都尉臧宫会击延岑余党阴、郯、筑阳三县贼,悉平之。 佑为人质直,尚儒学。将兵率众,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又禁制士 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十三年,增邑,定封 鬲侯,食邑七干三百户。 十五年,朝京师,上大将军印绶,因留奉朝请。佑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诸 王为公。帝即施行。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后遂从其议。二十四年,卒
要解读经。 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而古文经到王莽篡位还未立学官。 B.刘歆大胆系统地提出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但这一提议当时未能被今文经学派接纳。 C.今古经学派政治目标在根本上是相同的,这决定了它们之间最终必然既有斗争又有 融合。 D.许慎虽然是古文经派大师,但他以一种开放的学术态度,对古今文经融合做出贡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朱佑字仲先,南阳宛人也。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往来春陵,世祖与伯升皆亲爱之。 伯升拜大司徒,以佑为护军。及世祖为大司马,讨河北,复以佑为护军,常见亲幸,舍止于 中。佑侍宴,从容曰:“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世祖曰:“召刺奸收护军!” 佑乃不敢复言。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以为偏将军,封安阳侯。世祖即位,拜为建义大将 军。建武二年,更封堵阳侯。冬,与诸将击邓奉于淯阳,佑军败,为奉所获。明年,奉破, 乃肉袒因佑降。帝复佑位而厚加慰赐。遣击新野、随,皆平之。 延岑自败于穰,遂与秦丰将张成合,佑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临阵斩成, 延岑败走归丰。佑收得印绶九十七。进击黄邮,降之,赐佑黄金三十斤。四年,率破奸将军 侯进等围秦丰于黎丘,破其将张康于蔡阳,斩之。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玺书招丰, 丰出恶言,不肯降。车驾引还,敕佑方略,佑尽力攻之。明年夏,城中穷困,丰乃将其母、 妻、子九人肉袒降。佑槛车传丰送洛阳,斩之。大司马吴汉劾奏佑废诏受降,违将帅之任, 帝不加罪。佑还,与骑都尉臧宫会击延岑余党阴、酂、筑阳三县贼,悉平之。 佑为人质直,尚儒学。将兵率众,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又禁制士 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十三年,增邑,定封 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 十五年,朝京师,上大将军印绶,因留奉朝请。佑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诸 王为公。帝即施行。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后遂从其议。二十四年,卒
(取材于《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与伯升皆亲爱之 爱:宠幸。 B.佑为人质直,尚儒学 尚:崇尚。 C.以克定城邑为本 克:攻下。 D.以法经典 5.下列语句分编四组,最能表现朱佑“攻城略地”的一组是 ①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 ②遗击新野、随县、皆平之 ③佑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 ④率破奸将军侯进等围秦丰于黎丘,破其将张康于蔡阳 ⑤槛车传丰送洛阳 ⑥与骑都尉臧宫会击延岑余党阴、郧、筑阳三县贼,悉平之。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朱佑为人质朴正直,崇尚儒学。率领部队,多次接受投降,以攻克平定城镇为根本, 不思杀敌的功劳 B.朱佑军令严明,善于指挥将领联合作战,曾率领祭遵、侯进和臧宫等将领攻城略地 屡建战功。 C.世祖曾派人试图劝降秦丰,被秦丰拒绝,后来秦丰战败,携妻儿老母投降,世祖也 没有加罪于他。 D.朱佑在任奉朝请时,曾进谏希望皇上能进行一些诸如“改诸王为公”“令三公并去 ”名”的变革,被采纳。 7.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年,奉破,乃肉袒因佑降。 (2)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取材于《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祖与伯升皆亲爱.之 爱:宠幸。 B.佑为人质直,尚.儒学 尚:崇尚。 C.以克.定城邑为本 克:攻下。 D.以法.经典 法:法律。 5.下列语句分编四组,最能表现朱佑“攻城略地”的一组是 ( ) ①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 ②遗击新野、随县、皆平之 ③佑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 ④率破奸将军侯进等围秦丰于黎丘,破其将张康于蔡阳 ⑤槛车传丰送洛阳 ⑥与骑都尉臧宫会击延岑余党阴、酂、筑阳三县贼,悉平之。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佑为人质朴正直,崇尚儒学。率领部队,多次接受投降,以攻克平定城镇为根本, 不思杀敌的功劳。 B.朱佑军令严明,善于指挥将领联合作战,曾率领祭遵、侯进和臧宫等将领攻城略地, 屡建战功。 C.世祖曾派人试图劝降秦丰,被秦丰拒绝,后来秦丰战败,携妻儿老母投降,世祖也 没有加罪于他。 D.朱佑在任奉朝请时,曾进谏希望皇上能进行一些诸如“改诸王为公”“令三公并去 “大”名”的变革,被采纳。 7.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明年,奉破,乃肉袒因佑降。 (2)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11 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8.在送别诗中,诗人常常表现离别之时的自然境况来自寄寓自己的离别之情。请结合诗句 对此简要分析。(5分) 9.“悲”是全篇之诗眼,请问:诗人之“悲”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李白《蜀道难》) 乙选考题(三、四题任选一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韩少 窗帘,低垂着。 毎面镜子里,都映岀一个正在描眉理鬓的姑娘。多么寂静静,就连让女伴帮助自己顺一 顺背后的飘带,都只用轻悄悄的转身当作无言的请求。 镜台上的小灯,一盏,又一盏地熄灭着。姑娘们轻提着长裙,走了岀去。一阵调试琴弦 的声音乘空儿飘进门来 只剩下一个姑娘了。她承担了这里所有的肃静与严峻 望着镜子里的那个少女,她想:等序曲奏起来,蓝蒙蒙的灯光向舞台洒下深沉的夜色, 那时候,就是你,将要变成那个在人们心里活了干百年的精灵了。而你,刚刚毕业,就在这 部壮丽的舞剧里担当这么有分量的角色。今天,首次公演,你究竟能不能……听说三场都客 满了,天不亮,观众就排票来了。他们捧岀了满把热腾腾的汘珠子献给生活;你呢,你为他 们,到底能奉献出什么? 姑娘站了起来,手臂在空中划了一条弧线。天哪,这么僵,没有诗意。望着镜子,她
8.在送别诗中,诗人常常表现离别之时的自然境况来自寄寓自己的离别之情。请结合诗句, 对此简要分析。(5 分) 9.“悲”是全篇之诗眼,请问:诗人之“悲”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元嘉草草,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李白《蜀道难》) 乙 选考题(三、四题任选一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序 曲 韩少华 窗帘,低垂着。 每面镜子里,都映出一个正在描眉理鬓的姑娘。多么寂静静,就连让女伴帮助自己顺一 顺背后的飘带,都只用轻悄悄的转身当作无言的请求。 镜台上的小灯,一盏,又一盏地熄灭着。姑娘们轻提着长裙,走了出去。一阵调试琴弦 的声音乘空儿飘进门来。 只剩下一个姑娘了。她承担了这里所有的肃静与严峻。 望着镜子里的那个少女,她想:等序曲奏起来,蓝蒙蒙的灯光向舞台洒下深沉的夜色, 那时候,就是你,将要变成那个在人们心里活了千百年的精灵了。而你,刚刚毕业,就在这 部壮丽的舞剧里担当这么有分量的角色。今天,首次公演,你究竟能不能……听说三场都客 满了,天不亮,观众就排票来了。他们捧出了满把热腾腾的汗珠子献给生活;你呢,你为他 们,到底能奉献出什么? 姑娘站了起来,手臂在空中划了一条弧线。天哪,这么僵,没有诗意。望着镜子,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