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郡黄晋、柳贯以文章远近闻名,而看了胡翰的文章后,满口赞誉。漫游至元朝都城,公卿 交口称赞。他与武威余阙、宣城贡师泰为至交。有人劝他去做官,他不去,回到家乡。元末 天下大乱,他避乱于南华山,著书立说,自有乐趣。其文章与宋濂不相上下。 太祖攻下金华,召见他,命与许元等在中书省任职。后来侍臣中又有人向太祖推荐胡 翰,太祖召他至金陵。当时朝廷正在金华征民为兵,翰从容谏劝道:“金华人多是读书人, 很少练习武艺,征他们为兵,是徒费军饷!”太祖立即下令停征,后聘他参与修纂《元史》, 书成后,受赏而归。他喜爱北山的泉石,筑屋于山下,留恋于此十数年而终,年七十五岁。 学术著作有《春秋集议》,其文有《胡仲子集》,其诗有《长山先生集》 【选诗赏析】《示顺生》:在招远山中隐居这一人,品德高尚无人能比。遗憾的是你没能 见到他,这一离开不知多久才有见到的机会。我学的东西多余无用,未能成功立业却先耽误 了自己的人生。耽误了自己使自己没有高尚的品质,耽误影响了社会,就不仁义了。 【2016·浙江省丽水卷】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居数月,胡马将胡骏马而归。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沙鸥翔橥,锦鳞游泳。 (4)尉果笞广。 (5)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带领(2)赠送(3)鸟停息在树上。(4)用鞭、杖或竹板打(5)放弃 (6)案件。 (二)13分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氳槌①,顶有口,状若 贠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一源分为四 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 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 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 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 数月乃复。 【注释】①觚槌( danzhu):盛水的陶器。②瀵(fen):泉水。③醪醴(la ol):美酒,④埒(lie):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ai):共同, 起。⑦孳(zi)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过则醉,经旬乃醒 译文: (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同郡黄晋、柳贯以文章远近闻名,而看了胡翰的文章后,满口赞誉。漫游至元朝都城,公卿 交口称赞。他与武威余阙、宣城贡师泰为至交。有人劝他去做官,他不去,回到家乡。元末 天下大乱,他避乱于南华山,著书立说,自有乐趣。其文章与宋濂不相上下。 太祖攻下金华,召见他,命与许元等在中书省任职。后来侍臣中又有人向太祖推荐胡 翰,太祖召他至金陵。当时朝廷正在金华征民为兵,翰从容谏劝道:“金华人多是读书人, 很少练习武艺,征他们为兵,是徒费军饷!”太祖立即下令停征,后聘他参与修纂《元史》, 书成后,受赏而归。他喜爱北山的泉石,筑屋于山下,留恋于此十数年而终,年七十五岁。 学术著作有《春秋集议》,其文有《胡仲子集》,其诗有《长山先生集》。 【选诗赏析】《示顺生》:在招远山中隐居这一人,品德高尚无人能比。遗憾的是你没能 见到他,这一离开不知多久才有见到的机会。我学的东西多余无用,未能成功立业却先耽误 了自己的人生。耽误了自己使自己没有高尚的品质,耽误影响了社会,就不仁义了。 【2016·浙江省丽水卷】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 分)。 (1)居数月,胡马将.胡骏马而归 。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尉果笞.广。 (5)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带领(2)赠送(3)鸟停息在树上。(4)用鞭、杖或竹板打(5)放弃 (6)案件。 (二)13 分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 贠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一源分为四 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 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 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 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 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lá 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ái):共同,一 起。⑦孳(zī)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过则醉,经旬乃醒 译文: (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译文: 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 答 14.(1)通“涂”,道路。(2)气味(3)沿着,顺着。 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16.(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2)(他)回到国 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17.“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 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 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 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 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2016·浙江省衙州卷】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愿为方鞍马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4)先生不知何#人也( (5)辍耕之垄上( )(6)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3.(1)约定(2)买(3)顺,沿(4)处所(S)到……去,往(6)置身其中, 参与 纪鹗鸣 【唐】林简言 (1)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柯,布叶凝翠,不与 他槐等。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 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2)长庆元年,简言去鄘得息其下,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 洎二年,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 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鷃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 鷃鸣,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夲也。又私 于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鷃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 者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3)简言曰:“假为鷃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鷃,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② 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鷃鸣而三闾放;杨震訏谟③,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鷃鸣 而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选自《寓林折枝》,有删减) 【注释】①鹗(xiao):鸟名,俗称猫头鹰。②謇谔:正直敢言。③訏谟: 远大宏伟的谋划 14.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2分) 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 1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东渭桥槐树下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 挂满树枝,留住夏日的凉风,所以客人很多 B.林简言离开夏阳的时候来到槐树下,发现大槐树没有了,只好去别人家, 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槐树被毁的原因
译文: 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4 分) 答: 14.(1)通“涂”,道路。(2)气味(3)沿着,顺着。 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16.(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2)(他)回到国 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17.“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 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 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 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 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2016·浙江省衢州卷】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 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愿为市.鞍马( )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5)辍耕之.垄上( )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3.(1〉约定 (2)买 (3)顺,沿 (4)处所 (S)到……去,往 (6)置身其中, 参与 纪鸮①鸣 【唐】林简言 (1)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柯,布叶凝翠,不与 他槐等。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 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2)长庆元年,简言去鄜得息其下,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 洎二年,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 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鴞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 鴞鸣,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 于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鴞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 者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3)简言曰:“假为鴞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鴞,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②, 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鴞鸣而三闾放;杨震訏谟③,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鴞鸣 而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选自《寓林折枝》,有删减) 【注释】①鸮(xiāo):鸟名,俗称猫头鹰。②謇谔:正直敢言。③訏谟: 远大宏伟的谋划。 14.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2 分) 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 1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东渭桥槐树下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 挂满树枝,留住夏日的凉风 ,所以客人很多。 B.林简言离开夏阳的时候来到槐树下,发现大槐树没有了,只好去别人家, 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槐树被毁的原因
C.邻居家的孩子善于学猫头鹰叫,他很喜欢这棵树,常常趁人不注意爬到树 上乱叫,声音忽上忽下,忽大忽小,很滑稽 D.店主的母亲有肺结核病,听信巫师的鬼话,担心大祸临头,店主只好扔掉 巫师的咒符,闭门陪侍母亲,以致于门庭冷落。 16.第(2)段中哪些词语表现了鹗鸣者的丑恶?请仔细品读,具体分折。(4 分) 17.本文与王安石《伤仲永》的写法相似,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空缺处。(2分) 篇目 说理 匚《伤仲永》神童才华泯灭阐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纪鹗鸣》槐树被毁 14.莫不凜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植也/不日而至也15.B16.示例:“每伺宵晦” 的“每”写鹗鸣者为达毀树之目的,经常不断地制造恐怖。“伺”字刻画了阴险 小人等待时机的丑恶嘴脸。“辄登树鹗鸣”的“辄”,写出了鹄鸣者一有机会就 害人,完全是小人行径.“又私于巫者”的“又”,是一招不成再来一招,揭露 这种宵小之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寡心肠。“私”,揭露了小人鬼鬼祟祟与他 人勾结,手段卑劣,心术不正。17.①叙事②揭示听信谗言的危害 【2016·浙江省台州卷】 【2016·浙江省义乌卷】 【2016·浙江省余姚卷】 2016年福建省 【2016·福建省厦门卷】 【2016·福建省福州卷】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一13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省,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 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盜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屋舍俨然( (2)阡陌交通() (3)不独子食子( (4)货恶其弃于地也(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激、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 长跪而谢之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邻居家的孩子善于学猫头鹰叫,他很喜欢这棵树,常常趁人不注意爬到树 上乱叫,声音忽上忽下,忽大忽小,很滑稽。 D.店主的母亲有肺结核病,听信巫师的鬼话,担心大祸临头,店主只好扔掉 巫师的咒符,闭门陪侍母亲,以致于门庭冷落。 16.第(2)段中哪些词语表现了鸮鸣者的丑恶?请仔细品读,具体分折。(4 分) 17.本文与王安石《伤仲永》的写法相似,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空缺处。(2 分) 篇目 ① 说理 《伤仲永》 神童才华泯灭 阐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纪鸮鸣》 槐树被毁 ② 14. 莫不凜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植也/不日而至也 15. B16.示例:“每伺宵晦” 的“每”写鸮鸣者为达毀树之目的,经常不断地制造恐怖。“伺”字刻画了阴险 小人等待时机的丑恶嘴脸。“辄登树鸮鸣”的“辄”,写出了鹄鸣者一有机会就 害人,完全是小人行径.“又私于巫者”的“又”,是一招不成再来一招,揭露 这种宵小之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毐心肠。“私”,揭露了小人鬼鬼祟祟与他 人勾结,手段卑劣,心术不正。17. ①叙亊②揭示听信谗言的危害 【2016·浙江省台州卷】 【2016·浙江省义乌卷】 【2016·浙江省余姚卷】 2016 年福建省 【2016·福建省厦门卷】 【2016·福建省福州卷】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9 一 13 题。(15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f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省,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 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 (1)屋舍俨然..( ) (2)阡陌交通..( ) (3)不独子.食子(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 长跪而谢之. 11.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 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 的句子是 1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 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 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15分)9.(4分)(每小题1分)(1)整齐的样子(2)交错相通(3)以……为子 (4)憎恶10.(2分)B1.(4分)(每小题2分)(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12.(2分)(每 小题1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3.(3分) 示例: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 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 有分,女有归”。 【2016·福建省泉州卷】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 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 忠勇,立祠祀之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还于旧都 所恶有甚于死者 B.忠之属也 子之听夫志 C.元贞间为古田尉不足为外人道也 D.帅府嘉其忠勇稍稍宾客其父 6.解释加点词。(3分) (1)北定中原 (2)小大之辨 3)可以去乎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 (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 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 的句子是: 1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 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 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 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 (15 分)9.(4 分)(每小题 1 分)(1)整齐的样子(2)交错相通(3)以……为子 (4)憎恶 10.(2 分) B11.(4 分)(每小题 2 分)(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12. (2 分)(每 小题 1 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3.(3 分) 示例: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 关爱,生 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 是“大同”社会中“男 有分,女有归”。 【2016·福建省泉州卷】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15 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 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 忠勇,立祠祀之。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还于.旧都 所恶有甚于.死者 B.忠之.属也 子之.听夫志 C.元贞间为.古田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帅府嘉其.忠勇 稍稍宾客其.父 6.解释加点词。(3 分) (1)北定.中原___________(2)小大之狱.___________(3)可以去.乎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译文 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5.(3分)D6.(3分)(1)向北(2)案件(3)离开7.(6分)(1)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 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故”“崩”“以大事”各0.5分)(2)柯焕于是他就 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补主语,“敌”“力”各0.5分)8.(3分) 诸葛亮忠诚蜀汉,报先帝忠陛下:鲁庄公竭尽全力做好君主本分的事:柯焕誓死抗敌,为国 为民 【2016·福建省三明卷】 【2016·福建省南平卷】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8-13题。(19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 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 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 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 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 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uin):确实。④浣 洗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仿佛若有光 ) (2)悉如外人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4)自报不如远甚也(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 C.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1)其中往来种作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译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分)D6.(3 分)(1)向北(2)案件(3)离开 7.(6 分)(1)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 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故”“崩”“以大事”各 0.5 分)(2)柯焕于是他就 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补主语, “敌”“力”各 0.5 分)8.(3 分) 诸葛亮忠诚蜀汉,报先帝忠陛下;鲁庄公竭尽全力做好君主本分的事;柯焕誓死抗敌,为国 为民。 【2016·福建省三明卷】 【2016·福建省南平卷】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 8-13 题。(19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 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 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 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 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 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 洗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仿佛..若有光 ( ) (2)悉.如外人 ( )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4)自恨.不如远甚也( )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 C.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 分) (1)其 中 往 来 种 作 (2)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11.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