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题分类—名句默写 (2016·安徽省)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② _,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1.(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 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016·安徽省)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 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 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016·北京市)6.默写(共4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答案】(1)千里共婵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2016 中考题分类——名句默写 (2016·安徽省)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 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② ___________,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__________,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⑥___________,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⑧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1.(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海日生残夜 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夜来南风 起 ⑤夜吟应觉月光寒 ⑥政通人和 ⑦千里共婵娟 ⑧夕阳西下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016·安徽省)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②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来%源:@~ 中教^网#]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 ,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 (李商隐《无题》) ⑥ ,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⑧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海日生残夜 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夜来南风起 ⑤夜吟应觉月光寒 ⑥政通人和 ⑦千里共婵娟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 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016·北京市)6.默写(共 4 分) (1)但愿人长久, 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 分)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文天祥 《过零丁洋》)(1 分) (3) __________ , ___________,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2 分) 【答案】 (1)千里共婵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解析】默写题中的三个诗句都是每篇文章的“点题句”、“主旨句”。对于同学们来讲 没有难度,重点要注意不要写错字,漏写字,注意书写即可 (2016·福建福州市)4.古诗文默写。(12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4)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6)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国恒亡。(《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2)谁家新燕啄春泥(3)明月来相照(4)带月荷锄归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1)一(7)题为直接性默写,主要考查积累 默写能力:;(8)题为理解性默写,此题要求填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富有哲理 的名句,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2016·福建福州市)4.古诗文默写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几处早莺争暖树,_谁家新燕啄春泥_·深林人不知,_明月来相照_·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_,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_,_蜡炬成灰泪始干_·亲贤臣,远小人,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 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 H则无敌国外患者_,国恒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 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的感 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人生哲理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 【解答】(1)思而不学则殆(易错字:殆)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明月来相照 (4)带月荷锄归(易错字:荷)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易错字:炬) (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易错字:拂)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易错字:畔) 【点评】诗文默写虽然看似简单,是送分题,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2016·广东东莞市)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选入七下《一本》之《木兰诗》) (1)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1分)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1分 (3)潭西南而望 (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的美好祝愿和对亲人的思念,体现了 作者旷达态度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2分)
【解析】 默写题中的三个诗句都是每篇文章的“点题句”、“主旨句”。对于同学们来讲 没有难度, 重点要注意不要写错字,漏写字,注意书写即可。 (2016·福建福州市)4.古诗文默写。(12 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4)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 (6)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国恒亡。(《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 , ”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明月来相照 (4)带月荷锄归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1)—(7)题为直接性默写,主要考查积累 默写能力;(8)题为理解性默写,此题要求填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富有哲理 的名句,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2016·福建福州市)4.古诗文默写.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来源@~^#:中教网%]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 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 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 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 ”的感 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人生哲理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 【解答】(1)思而不学则殆(易错字:殆) [中国教育*出&%^@版网] (2)谁家新燕啄春泥 [来@%源:中&^*教网] (3)明月来相照 (4)带月荷锄归(易错字:荷) [来*@源:z^ste%p.~com]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易错字:炬) (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易错字:拂) (8)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易错字:畔) 【点评】诗文默写虽然看似简单,是送分题,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2016·广东东莞市)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 分) (选入七下《一本 》 之《 木 兰诗 》) (1)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1 分)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1 分) (3)潭西南而望, , 。(柳宗元《小石潭记》)(2 分)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的美好祝愿和对亲人的思念,体现了 作者旷达态度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 。(2 分)
(5)把王维的《终南别业》默写完整。(2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答案】(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 (1)关山度若飞(2)日暮乡关何处是(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 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 (3)题是识记题,根据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4)题为理解性默写,需要在 理解的基础上,辨析相关语句才能回答。(5)题为新出现题型,要求完整默写。其实质仍和 直接默写类似。(1)“度”字,不要写成“渡”等。(2)“折”字不要多点。(4)“婵娟”的 “婵”不要写成“蝉”。 (2016·广东广州市)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山溪之险 B.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D.蒹葭苍苍,白露未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E.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F.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古诗文默写的正误。本题考查的六个古诗文的句子分别出自九下《得 到多助失道寡助》、八下课外古诗《无题》、八上《望岳》、九下《蒹葭》、八下《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和八下《与朱元思书》覆盖了初中三年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和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中的背诵篇目。 A.应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属搭配错误“ B.“问君”改为“君问”“ D“白露未霜”应为“白露为霜”属字词错误 F.应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属语序错误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使老 有所终 ,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①壮有所用 ②浮云游子意 ③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了却君王天下事⑥枯藤老树昏鸦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我国古代诗文中,“风”的身影随处可“。它吹黄了小麦:“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它传送着笛声①“ (《春夜洛城闻笛》)”它
(5)把王维的《终南别业》默写完整。(2 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答案】(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错、漏、多 1 字扣 0.5 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 (1)关山度若飞 (2)日暮乡关何处是(3)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5)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 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 —(3)题是识记题,根据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4)题为理解性默写,需要在 理解的基础上,辨析相关语句才能回答。(5)题为新出现题型,要求完整默写。其实质仍和 直接默写类似。(1)“度”字,不要写成“渡”等。(2)“折”字不要多点。(4)“婵娟”的 “婵”不要写成“蝉”。 (2016·广东广州市)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山溪之险。 B.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D.蒹葭苍苍,白露未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E.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F.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古诗文默写的正误。本题考查的六个古诗文的句子分别出自九下《得 到多助 失道寡助》、八下课外古诗《无题》、八上《望岳》、九下《蒹葭》、八下《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和八下《与朱元思书》覆盖了初中三年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和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中的背诵篇目。 A.应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属搭配错误 “ B.“问君”改为“君问”“ D“白露未霜”应为“白露为霜”属字词错误。 F.应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属语序错误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 分) ①使老 有所终,________________,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②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 ① 壮有所用 ②浮云游子意 ③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⑥枯藤老树昏鸦 (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 分) [说明:本题有 2 分附加分,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超过 10 分。] 我国古代诗文中,“风”的身影随处可“。它吹黄了小麦:“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它传送着笛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 它
陪伴过游子②“ (《次北固山下》)” 【答案】①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16·湖北武汉市)12.填空。(10分,每空2分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②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古》)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④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老骥”意指 这一诗 句表现了诗人 的精神 【答案】①塞上长城空自许②天涯共此时③乘风破浪会有时④老马(老人,年纪大了 仍有抱负的人等)年纪虽老而仍有雄心壮志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的是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及词句、句意理解能力。前三题是直接默写 考査,第四题是考査课内所学诗文中重点词句和感情态度。解答时要注意不写错别字、不填 字漏字。②中的“涯”不要写成“崖”。 (2016·湖北襄阳市)7.(3分)(2016·湖北)古诗文默写: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苏轼虽两鬓苍白,但并不在意自己衰老,仍怀“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之志.(《江城子·密州出猎》) (4)孔子面对滔滔江水,慨叹时光飞逝:“逝者如斯夫_,不舍昼夜.”(《论 语·子罕》) 5)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髙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 甫在《望岳》中写出了“A._会当凌绝顶_,B._二览众山小”的诗句;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C._不畏浮云遮望眼,D.只缘身在最 高层"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 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 能出现错字 【解答】答案: (1)大漠孤烟直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重点词:阙) (3)会挽雕弓如满月(重点词:雕) (4)逝者如斯夫(重点词:逝) 5)A.会当凌绝顶B.一览众山小A.不畏浮云遮望眼B.只缘身在最高 层(重点词:凌、缘) 【点评】做好本题要保证不出现错别字还要理解句意恰当使用 (2016·湖南娄底市)7、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书写2分,共10分) (1) 不亦君子乎?(《论语》六则)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知不足 知困, 。(《教学相长》)
陪伴过游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答案】①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16·湖北武汉市)12.填空。(10 分,每空 2 分) ①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②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古》)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④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老骥”意指 ,这一诗 句表现了诗人 的精神。 【答案】①塞上长城空自许 ②天涯共此时 ③乘风破浪会有时 ④老马(老人,年纪大了 仍有抱负的人等) 年纪虽老而仍有雄心壮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是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及词句、句意理解能力。前三题是直接默写 考查,第四题是考查课内所学诗文中重点词句和感情态度。解答时要注意不写错别字、不填 字漏字。②中的“涯”不要写成“崖”。 ( 2016·湖北襄阳市) 7.(3 分)(2016•湖北) 古诗 文 默写 : (1)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 维 《使 至 塞上 》) (2)伤 心秦 汉 经行 处, 宫阙 万 间都 做 了土 .(张 养 浩《 山坡 羊•潼 关怀 古》) (3) 苏 轼 虽两 鬓 苍 白 , 但并 不 在 意 自 己衰 老 , 仍 怀“ 会挽 雕 弓 如 满 月 , 西北望,射天狼”的杀 敌 报国 之 志.(《 江城 子•密 州出 猎》) (4)孔 子面 对 滔滔 江 水 ,慨 叹 时光 飞 逝 :“ 逝 者 如斯 夫 ,不舍 昼 夜 .”(《 论 语•子罕》) (5)勇攀 登 ,困难 踩 脚 下 ,壮 志 凌云 ;登 高望 ,万 物收 眼 底 ,豪 情 满怀 .杜 甫 在 《望 岳 》 中 写 出了“A. 会当 凌 绝 顶 ,B . 一览众山小 ”的诗 句 ; 王安 石 在《 登 飞来 峰 》中 写 出了“C . 不 畏浮 云 遮 望眼 ,D . 只 缘 身在 最 高层 ”的诗句﹣﹣真是 有异 曲 同工 之 妙. 【考点】古诗(词 ) 文名 句 默写 .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 【 分析 】 本 题 考查 学 生 对 古诗 文 名 句的 认 知 能 力. 解 答 此 类题 目 , 我 们需 要 在 平时 的 学 习 中, 做 好 积 累, 根 据 提示 语 句 写 成相 应 的 句 子, 尤 其 要 注意 不 能出现错字. 【解答】答案: (1)大漠孤烟直 (2)宫阙万间都 做 了土 ( 重点 词 :阙 ) (3)会挽雕弓如 满 月( 重 点词 : 雕) (4)逝者如斯夫 ( 重点 词 :逝 ) (5)A. 会当 凌 绝顶 B .一 览 众山 小 A. 不畏 浮 云遮 望眼 B . 只缘 身 在最 高 层(重点词:凌、缘) 【点评】做好本题 要 保证 不 出现 错 别字 还 要理 解 句 意恰 当 使用 . (2016·湖南娄底市)7、古诗词默写(每空 1 分,书写 2 分,共 10 分) (1) ,不亦君子乎?(《论语》六则)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知不足, 。知困, 。(《教学相长》)
(4)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 是是 (5)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 答案 1)人不知而不愠 2)甲光向日金鳞开。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古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016·湖南益阳市)8.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4)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5)潭西南而望 (柳宗元《小石潭记》) (6)《孔孟论学习》中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用 ”表达对经受 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 【答案】(1)长河落日圆(2)会当凌绝顶(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惟吾德馨(5)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査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以及记忆理解能力。(1)一(5)题是机械的 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默写时,不要添字、漏字、有错别字。 如(1)题“长河落日圆”中的“圆”不要写成“园”:(2)题“会当凌绝顶”中的“凌”不 要写成“临”:(3)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竞”不要写成“竟”。(6)(7)题,属理 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岀错处有: 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解答(6)题要抓住孟 子论“学思”关系:(7)题,抓住作者篇名以及“离别”“祝愿”这个中心,即可回忆出答 案 (2016·湖南长沙市)8、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一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 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始终保持 种良好的心态。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 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天涯若比邻(重点字:涯)
(4)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 是: , 。[www.zz*~st%^ep.@com] ( 5 ) 崔 颢 在 《 黄 鹤 楼 》 中 以 起 伏 辗 转 的 文 笔 表 现 缠 绵 的 乡 愁 的 诗 句 是: , 。 答案: 1) 人不知而不愠 2) 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国教~育出版&网]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古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016·湖南益阳市)8.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 ,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 (3)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 雪》) (4)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5)潭西南而望, , 。(柳宗元《小石潭记》) (6)《孔孟论学习》中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 ”。 (7)苏轼在《水调歌头 中秋》中用“ , ”表达对经受 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 【答案】(1)长河落日圆 (2)会当凌绝顶(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惟吾德馨 (5)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6)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以及记忆理解能力。(1)—(5)题是机械的 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默写时,不要添字、漏字、有错别字。 如(1)题“长河落日圆”中的“圆”不要写成“园”;(2)题“会当凌绝顶”中的“凌”不 要写成“临”;(3)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竞”不要写成“竟”。(6)(7)题,属理 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错处有: 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解答(6)题要抓住孟 子论“学思”关系;(7)题,抓住作者篇名以及“离别”“祝愿”这个中心,即可回忆出答 案。 (2016·湖南长沙市)8、古诗文默写填空。(共 5 分,每空一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 (3)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4)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 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 种良好的心态。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 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天涯若比邻(重点字: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