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5000+(1200090000×190000×11.5=15150000元。 注意原材料发出时间是3月6日,而后进的90000公斤是在3月18日才购进的 13A企业7月期初"原材料"科目余额1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7500元,7月16日委 托加工物资发出材料计划成本12000元:7月18日购进材料实际成本32500元,计划成本31000元:7 月20日收回加工物资,实际成本与入库计划成本均为14000元:7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是()元 A.8250 B.8280 C.6750 D.6780 【答疑编号48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发出的材料可以采用月初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所以月末的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 7500-12000×(7500/120000(32500-31000=8250(元) 14.某一般纳税企业,该公司2004年6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为6万元,"原材料"科目余 额为12000万元:本月购入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5000万元,增值税7650万元,运费1500 万元(增值税扣除率7%),该材料计划成本为44700万元:本月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37500万元。则 该企业2004年6月末原材料结存实际成本为()万元 A.20700 B.19500 C.19776 D.20045.25 【答疑编号48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原材料借方余额=1200044700-37500=19200(0万元) (2)材料成本差异率=(6+(45000+1500×93%-44700)/(1200044700=1701/56700=+3%; (3)原材料结存实际成本=19200×(1+3%)=19776(万元) 15.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3年12月31日原材料-A材 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该原材料是专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市场购买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 其他购买费用,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 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 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该公司2003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1万元。2003年12月31 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万元。 A.30 B.6 D.5 【答疑编号480,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这道题目的理论依据是: 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如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50000+(120000-90000) ×11+90000×11.5=1515000(元)。 注意原材料发出时间是 3 月 6 日,而后进的 90000 公斤是在 3 月 18 日才购进的。 13.A 企业 7 月期初"原材料"科目余额 120000 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 7500 元,7 月 16 日委 托加工物资发出材料计划成本 12000 元;7 月 18 日购进材料实际成本 32500 元,计划成本 31000 元;7 月 20 日收回加工物资,实际成本与入库计划成本均为 14000 元;7 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是( )元。 A.8250 B.8280 C.6750 D.6780 【答疑编号 48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委托加工发出的材料可以采用月初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所以月末的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 =7500- 12000×(7500/120000)+(32500-31000)=8250(元) 14.某一般纳税企业,该公司 2004 年 6 月 1 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为 6 万元,"原材料"科目余 额为 12000 万元;本月购入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注明价款 45000 万元,增值税 7650 万元,运费 1500 万元(增值税扣除率 7%),该材料计划成本为 44700 万元;本月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 37500 万元。则 该企业 2004 年 6 月末原材料结存实际成本为( )万元。 A.20700 B.19500 C.19776 D.20045.25 【答疑编号 48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1)原材料借方余额=12000+44700-37500=19200(万元); (2)材料成本差异率=〔6+(45000+1500×93%-44700 )〕/(12000+44700)=1701/56700=+3%; (3)原材料结存实际成本=19200×(1+3%)=19776(万元)。 15.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3 年 12 月 31 日原材料--A 材 料的实际成本为 60 万元,该原材料是专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市场购买价格为 56 万元。假设不发生 其他购买费用,由于 A 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 A 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 105 万元降 为 90 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 A 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 24 万元,预计销售 费用及税金为 12 万元。假定该公司 2003 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1 万元。2003 年 12 月 31 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30 B.6 C.24 D.5 【答疑编号 480,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这道题目的理论依据是: 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 如
果材料的价格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本题中由 于企业持有的A材料是专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所以在确定期末A材料的入帐价值时,应先计算甲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然后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来确定甲产品应按照什么价值入帐,然后来确定 A材料应按照什么价值入帐(和甲产品的入帐选择基础是一致的)。 (1)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12=78(万元) (2)甲产品的成本=60+24=84(万元) (3)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78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84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4)A原材料可变现净值=90-24-12=54(万元); (5)A原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60-54-1=5(万元) 16某商业企业采用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月月初存货成本为20000元,售价总额为30000元 本月购入存货成本为100000元,相应的售价总额为12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00000元。该企业 本月销售成本为()元。 A.96667 B.80000 C40000 D.33333 【答疑编号479,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零售价法是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个方法。 (1)计算存货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即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 本期购货售价)×100%=(20000+1000/(30000+120000)×100%=80% (2)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80%=(30000+120000-100000)×80%=40 000(元) (3)计算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0000+10000040 000=80000(元) 17.甲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成本每公斤为20元。本月赎 进甲材料900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53000元,增值税额为26010元。另发生 运输费1000元,包装费500元,仓储费600元,途中保险费用5385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 原材料8992.50公斤,运输途中合理损耗7.5公斤。则购进甲材料发生的成本超支差异为()元。 A.5398.50 B.1798.50 C.27961.50 D.24361.50 【答疑编号478,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53000+-26010+1000+500+600538.5=181648.50 (2)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8992.50×20=179850(元) (3)该批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181648.50-179850=179850(元) 18.某一般纳税企业收购农产品一批,支付购买价款100万元,另发生保险费10万元,装卸费5万元, 税法规定的扣除率为13%。该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万元
果材料的价格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本题中由 于企业持有的 A 材料是专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所以在确定期末 A 材料的入帐价值时,应先计算甲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然后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来确定甲产品应按照什么价值入帐,然后来确定 A 材料应按照什么价值入帐(和甲产品的入帐选择基础是一致的)。 (1)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12=78(万元); (2)甲产品的成本=60+24=84(万元); (3)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78 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 84 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4)A 原材料可变现净值=90-24-12=54(万元); (5)A 原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60-54-1=5(万元)。 16.某商业企业采用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月月初存货成本为 20 000 元,售价总额为 30 000 元; 本月购入存货成本为 100 000 元,相应的售价总额为 120 000 元;本月销售收入为 100 000 元。该企业 本月销售成本为( )元。 A.96 667 B.80 000 C.40 000 D.33 333 【答疑编号 479,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零售价法是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个方法。 (1)计算存货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即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 本期购货售价)×100% =(20 000+100 000)/(30 000+120 000)×100% =80% (2)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80% =(30 000+120 000-100 000)×80% =40 000(元) (3)计算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20 000+100 000-40 000 =80 000(元) 17.甲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成本每公斤为 20 元。本月购 进甲材料 9000 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153000 元,增值税额为 26010 元。另发生 运输费 1000 元,包装费 500 元,仓储费 600 元,途中保险费用 538.5 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 原材料 8992.50 公斤,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7.5 公斤。则购进甲材料发生的成本超支差异为( )元。 A.5398.50 B.1798.50 C.27961.50 D.24361.50 【答疑编号 478,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53000+26010+1000+500+600+538.5=181648.50 (2)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8992.50×20=179850(元) (3)该批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181648.50-179850=1798.50(元) 18.某一般纳税企业收购农产品一批,支付购买价款 100 万元,另发生保险费 10 万元,装卸费 5 万元, 税法规定的扣除率为 13%。该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 )万元。 A.115 B.110
C.105 D.102 【答疑编号47,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现行规定,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免税农产品,其买价的13%部分可作为増值税进项税额 列示,因此其采购成本为:100×(1-13%)+10+5=102万元 19企业接受捐赠原材料一批,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1万元,同时发生运杂费3万元, 包装费用2万元,运杂费用包装费用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则企业计入待转资产价值的金额等于() A、100 B、l7 D、122 【答疑编号476,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只有价款和增值税这两项计入待转资产价值当中,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0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待转资产价值 117 银行存款 20.工业企业下列存货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A.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盈亏 B.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C.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耗损 D.责任事故造成了存货净损失 【答疑编号475,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选项中收付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盘亏,计入管理费用中。 B选项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存货非常损失,扣除应收赔款和残料的净损失,如果是一般纳税企业还 应加上进项税额转出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C选项中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中 D选项责任事故造成存货净损失,应当査明责任人,要求责任人赔偿损失,计入"其他应收款"中 21.某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消费税应税消费品,材料成本50万元,加工费5万元(不含税 受托方增值税率为17%,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费税0.5万元。该批材料加工后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 费品,则该批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为()万元。 B.55.5 C.585 【答疑编号474,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D
C.105 D.102 【答疑编号 477,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现行规定,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免税农产品,其买价的 13%部分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 列示,因此其采购成本为:100×(1-13%)+10+5=102 万元。 19.企业接受捐赠原材料一批,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100 万元,增值税 17 万元,同时发生运杂费 3 万元, 包装费用 2 万元,运杂费用包装费用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则企业计入待转资产价值的金额等于( ) A、100 B、117 C、120 D、122 【答疑编号 476,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只有价款和增值税这两项计入待转资产价值当中,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0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待转资产价值 117 银行存款 5 20.工业企业下列存货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A.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盈亏 B.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C.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耗损 D.责任事故造成了存货净损失 【答疑编号 475,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 选项中收付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盘亏,计入管理费用中。 B 选项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存货非常损失,扣除应收赔款和残料的净损失,如果是一般纳税企业还 应 加上进项税额转出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C 选项中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中。 D 选项责任事故造成存货净损失,应当查明责任人,要求责任人赔偿损失,计入"其他应收款"中。 21.某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消费税应税消费品,材料成本 50 万元,加工费 5 万元(不含税), 受托方增值税率为 17%,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费税 0.5 万元。该批材料加工后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 费品,则该批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为( )万元。 A. 59 B. 55.5 C. 58.5 D. 55 【答疑编号 474,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因为收回的加工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用于抵扣不计入成本中则材料 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50+5=55(元) 22甲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3年12月31日库存用于生产A 产品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16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万元。该原材料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60万元。假定该公司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万元 A.0 B.4 C.16 D.20 【答疑编号473,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应提存货跌价准备=40-(60-16-8)=4(万元 23某股份公司从一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生产用的增值税应税材料一批,涉及下列支出:不包含增值税的 买价200000元(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向运输单位支付运输费5000元(已经取得运输发票),车 站临时储存费2000元:;采购员差旅费800元。小规模纳税企业増值税的征收率为6%,外购运费増值 税抵扣率为7%,则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 A.207000元 B.218650元 C.219000元 D.219800元 【答疑编号47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是向小规模纳税企业购λ材料且没有取得増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所支付的増值 税不得抵扣;又按规定,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费可按7%抵扣,因此,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20000 (1+6%)+5000×(1-7%)+2000=218650元 这里只要题目没有明确给出一般纳税人已经取得小规模纳税人到税务局代开的6%的増值税票,就视为 没有取得这种专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是没有资格买増值税专用发票的。所以,一般的情况下,一般纳税人向一小规模纳税企业 购入材料,开的是普通发票,是不能抵扣的。按目前的管理办法,抵扣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一般纳税 人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后,要到国税局去认证,认证合格后才能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开出的是 税务局代开的6%的增值税票,能抵扣。 24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03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 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 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 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丙 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3 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3年12月 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B.250 C.303 D.323
【答案解析】因为收回的加工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用于抵扣不计入成本中.则材料 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50+5=55(元) 22.甲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3 年 12 月 31 日库存用于生产 A 产品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40 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 16 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8 万元。该原材料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 60 万元。假定该公司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3 年 12 月 31 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 ) 万元。 A.0 B.4 C.16 D.20 【答疑编号 473,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应提存货跌价准备=40-(60-16-8)= 4(万元) 23.某股份公司从一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生产用的增值税应税材料一批,涉及下列支出: 不包含增值税的 买价 200000 元(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向运输单位支付运输费 5000 元(已经取得运输发票),车 站临时储存费 2000 元;采购员差旅费 800 元。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为 6%,外购运费增值 税抵扣率为 7%,则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 )。 A.207000 元 B.218650 元 C.219000 元 D.219800 元 【答疑编号 47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于是向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材料且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所支付的增值 税不得抵扣;又按规定,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费可按 7%抵扣,因此,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200000 ×(1+6%)+5000×(1-7%)+2000=218650 元。 这里只要题目没有明确给出一般纳税人已经取得小规模纳税人到税务局代开的 6%的增值税票,就视为 没有取得这种专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是没有资格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所以,一般的情况下,一般纳税人向一小规模纳税企业 购入材料,开的是普通发票,是不能抵扣的。按目前的管理办法,抵扣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一般纳税 人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后,要到国税局去认证,认证合格后才能抵扣。 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开出的是 税务局代开的 6%的增值税票,能抵扣。 24.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03 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 1000 万元和 500 万元; 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 0 万元和 100 万元。库 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 1100 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 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 300 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 55 万元。丙 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 80%,合同价格总额为 900 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 350 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 18 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 2003 年 12 月 31 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23 B.250 C.303 D.323
【答疑编号47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有合同的丙产品可变现净值:900-55*80%=856 有合同的丙产品的成本:(1000+300)*80%=1040 因有合同的丙产品发生减直,所以其中的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900-(300+55)*80%=616 成本:1000*80%=800 所以记提的准备=800-616=184 2、无合同的丙产品可变现净值:1100*20%-55*20%=209 无合同的丙产品成本:(1000+300)*20%=26 因无合同的丙产品发生减直,所以其中的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00*20%(300+55)*20%=149 成本:1000*20%=200 所以记提的准备=200-149=51。 因此乙材料记提的准备=184+51=235 丁产品计提跌价准备金额是(500-100)-(350-18)=68 所以总共应该计提跌价准备金额是235+68=303 二、多项选择题。 1期末存货高估,可能会引起() A.所有者权益增加 B.所得税增加 C.所得税减少 D.本期利润高估 【答疑编号51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期末存货成本的高估,会引起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减少,本期利润高估,所得税增加 在利润分配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增加 2下列各项中,应作为包装物进行核算和管理的有() A.用于储存和保管产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 B.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C.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D.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答疑编号510,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包装物按其具体用途可分: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答疑编号 47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1、有合同的丙产品可变现净值:900-55*80%=856 有合同的丙产品的成本:(1000+300)*80%=1040 因有合同的丙产品发生减直,所以其中的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900-(300+55)*80%=616 成本:1000*80%=800 所以记提的准备=800-616=184; 2、无合同的丙产品可变现净值:1100*20%-55*20%=209 无合同的丙产品成本:(1000+300)*20%=260 因无合同的丙产品发生减直,所以其中的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00*20%-(300+55)*20%=149 成本:1000*20%=200 所以记提的准备=200-149=51。 因此乙材料记提的准备=184+51=235 丁产品计提跌价准备金额是(500-100)-(350-18)=68 所以总共应该计提跌价准备金额是 235+68=303 二、多项选择题。 1.期末存货高估,可能会引起( ) A.所有者权益增加 B.所得税增加 C.所得税减少 D.本期利润高估 【答疑编号 51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期末存货成本的高估,会引起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减少,本期利润高估,所得税增加, 在利润分配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增加 2.下列各项中,应作为包装物进行核算和管理的有( ) A.用于储存和保管产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 B.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C.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D.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答疑编号 510,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包装物按其具体用途可分: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