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点:①小爱斯美拉达非常可爱。②隐修女找埃及女人为女儿算命。③第二天,埃及女人趁她外出时偷 走了小爱斯美拉达。④隐修女回来后发现女儿不见了,床上只剩下一只小鞋。⑤她四处寻找未果。⑥回来后 发现小怪物加西莫多。⑦失去女儿后,隐修女悲痛欲绝,头发都白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答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命题立意】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 【解析】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 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O找 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韧而解。 【答案】(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 易见的、暂时的;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4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 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凊-些基本 概念 6/16
6 / 16 (2)要点:①小爱斯美拉达非常可爱。②隐修女找埃及女人为女儿算命。③第二天,埃及女人趁她外出时偷 走了小爱斯美拉达。④隐修女回来后发现女儿不见了,床上只剩下一只小鞋。⑤她四处寻找未果。⑥回来后 发现小怪物加西莫多。⑦失去女儿后,隐修女悲痛欲绝,头发都白了。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命题立意】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 【解析】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 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 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韧而解。 【答案】(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 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 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 易见的、暂时的; 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1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 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一些基本 概念
己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 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岀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茡所指涉的具 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 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3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 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 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 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 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 发展 6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 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 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 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 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摘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没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论述类文本中特 定的含义。 7/16
7 / 16 ○2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 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 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 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3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 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 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 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 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 发展。 ○4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 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 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 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 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摘自 2010 年 6 月 22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 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没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论述类文本中特 定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