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语文试题 2011.5 (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6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 后,只收回机读卡和答题纸 第一部分(27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顶粱柱身体力行瞠浑(hun)水模棱(ling)两可 B.田径赛 寥若辰星 刹(cha)那 令人咋(zha)舌 C.四和院烟消云散抹(m0)桌子 面如冠(guan)玉 D.倒栽葱寒冬腊月 女主角(jue) 锲(qie)而不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B.大厅里摆放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形状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真是巧夺天工 C.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挪用巨额资金向濒临破产的银行注资。 D.上大学不是为得到一纸文凭,把它当作求职的敲门砖,而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素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4月1日开始,北京大幅提高重点区域停车费,这是继车辆限行、摇号限购政策之后, 北京实施的又一“治堵新政”。 B.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 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C.在连续遭遇本赛季的五连败后,湖人队的处境令人堪忧,如果后两场比赛再失利,湖人 队将跌落至西部赛区第四名。 D.房龙善于用轻松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地理著作,所以他的《房龙地理》能够从历史的角 度阐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著作,其中包括儒家的《论语》、道家的《庄 子》、法家的《韩非子》和墨家的《墨子》等。 B.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作品数量多、风格多样,七言律诗《书愤》慷慨激昂,气韵浑厚, 词作《钗头凤(红酥手)》则委婉缠绵、凄恻动人 C.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诗人,他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大堰河一一我的 保姆》都是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D.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变形记》 讲的是人变成甲虫的荒诞而又深刻的故事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语文试题 2011.5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本试卷共 6 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 后,只收回机读卡和答题纸。 第一部分(27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顶粱柱 身体力行 蹚浑.(hún)水 模棱.(línɡ)两可 B.田径赛 寥若辰星 一刹.(chà)那 令人咋.(zhà)舌 C.四和院 烟消云散 抹.(mǒ)桌子 面如冠.(ɡuān)玉 D.倒栽葱 寒冬腊月 女主角.(jué) 锲.(qiè)而不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 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人们耳熟能详 ....的经典作品。 B.大厅里摆放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形状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真是巧夺天工 ....。 C.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 ......,挪用巨额资金向濒临破产的银行注资。 D.上大学不是为得到一纸文凭,把它当作求职的敲门砖 ...,而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素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4 月 1 日开始,北京大幅提高重点区域停车费,这是继车辆限行、摇号限购政策之后, 北京实施的又一“治堵新政”。 B.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 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C.在连续遭遇本赛季的五连败后,湖人队的处境令人堪忧,如果后两场比赛再失利,湖人 队将跌落至西部赛区第四名。 D.房龙善于用轻松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地理著作,所以他的《房龙地理》能够从历史的角 度阐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著作,其中包括儒家的《论语》、道家的《庄 子》、法家的《韩非子》和墨家的《墨子》等。 B.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作品数量多、风格多样,七言律诗《书愤》慷慨激昂,气韵浑厚, 词作《钗头凤(红酥手)》则委婉缠绵、凄恻动人。 C.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诗人,他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 保姆》都是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D.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变形记》, 讲的是人变成甲虫的荒诞而又深刻的故事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④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从四言到 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同时,中国诗歌的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 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人②自 由体有人③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④没 有分成派别。它们各擅其能,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A.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善于 ③善于 ④始终 B.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擅长 ③擅长 ④始终 C.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擅长 ③擅长 ④最终 D.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善于 ③善于 ④最终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 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 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 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日:“士当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 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 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 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 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遺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 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④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① 。从四言到 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同时,中国诗歌的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 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人 ② 自 由体,有人 ③ 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 ④ 没 有分成派别。它们各擅其能,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A.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善于 ③善于 ④始终 B.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擅长 ③擅长 ④始终 C.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擅长 ③擅长 ④最终 D.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善于 ③善于 ④最终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 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 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 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 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 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 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 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 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
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 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 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 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 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 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戚:忧伤 B.五让不许 让:推辞 C.必以太平责之 责:责怪 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 中:诬陷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之南都 B∫乃决策谋取横山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然事有先后 D.「以其遗表无所请 凌万顷之茫然 亦足以畅叙幽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 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 B.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 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 C.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过去的旧政策 D.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十分贫穷,一辈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 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 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
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 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 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 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 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 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戚:忧伤 B.五让.不许 让:推辞 C.必以太平责.之 责:责怪 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 中:诬陷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之.南都 B. 乃.决策谋取横山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然.事有先后 D. 以.其遗表无所请 凌万顷之茫然. 亦足以.畅叙幽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 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 B.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 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 C.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过去的旧政策 D.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十分贫穷,一辈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 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 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
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意思是“他侍 奉皇帝、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这句话 概括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 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5分)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 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 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 笑—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但以亲朋合散之 际取其释恨佐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取材于白居易《与元九书》)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氓》)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怒而飞, (《庄子逍遥游》)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⑧有日月朝暮悬 (关汉卿《窦娥冤》) 13.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①②题。(7分)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 第二部分(12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意思是“他侍 奉皇帝、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这句话 概括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 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领悟。(不少于 200 字)(10 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5 分)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 之 讽 谕 诗 兼 济 之 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 故 览 仆 诗 者 知 仆 之 道 焉 其 余 杂 律 诗 或 诱 于 一 时 一 物 发 于 一 笑 一 吟 率 然 成 章 非 平 生 所 尚 者 但 以 亲 朋 合 散 之 际 取 其 释 恨 佐 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取材于白居易《与元九书》)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 分) 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氓》)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 。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怒而飞, 。 (《庄子·逍遥游》)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⑤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⑥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⑧有日月朝暮悬, 。 (关汉卿《窦娥冤》) 13.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①②题。(7 分)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②。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③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①飚(bido)风:暴风。②修修: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③思:悲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这三句写秋风萧瑟,诗人愁情满怀,出入难 安,无计摆脱 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何人”“谁不”,以两个反问表明,除了诗人以外,座 中其他人都不忧愁。 C.“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两句,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给 人以萧疏之感。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两句,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乡愁越来越重,因而日 见消瘦,衣带渐宽 ②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妙笔,请简要赏析。(4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填词,首要的是选定词牌。词牌有两个作用:一是明确调类,即音律特征;一是框定 词类,即语言格律特征。词牌的原始涵义,既包括了音乐性,也包括了文学性,这是因为词 是用来歌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牌的音乐属性逐步淡化甚至退化,最后只剩下文学的 特定格式了。 (2原生态的词牌,就像现在流行歌曲的曲目一样,林林总总,数量繁多。其中好听的 很多,流传甚广;一般的也不少,当时的人唱过也就淡忘了。《宋词全集》中共收词牌一千 多个,《全宋词》中收录的更多,可见词牌浩繁。面对这么多的词牌,想要填词表意,不借 助工具书是很难全都把握准确的。不过事实上,真正常用的词牌远没有那么多。所谓常用词 牌,是指大多数词家喜欢使用的词牌,也就是在词著中岀现频率最髙的那些词牌。掌握了这 些词牌,也就掌握了词的精华。 (3)《宋词全集》共录编宋代词作者202位,词牌1107个,收录作品14932首,比较 全面地反映了宋代词作面貌和宋词在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价值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①,树木何修修②。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③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①飚(biāo)风:暴风。②修修: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③思:悲。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这三句写秋风萧瑟,诗人愁情满怀,出入难 安,无计摆脱。 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何人”“谁不”,以两个反问表明,除了诗人以外,座 中其他人都不忧愁。 C.“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两句,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给 人以萧疏之感。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两句,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乡愁越来越重,因而日 见消瘦,衣带渐宽。 ②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妙笔,请简要赏析。(4 分)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7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5 题。 ⑴填词,首要的是选定词牌。词牌有两个作用:一是明确调类,即音律特征;一是框定 词类,即语言格律特征。词牌的原始涵义,既包括了音乐性,也包括了文学性,这是因为词 是用来歌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牌的音乐属性逐步淡化甚至退化,最后只剩下文学的 特定格式了。 (2)原生态的词牌,就像现在流行歌曲的曲目一样,林林总总,数量繁多。其中好听的 很多,流传甚广;一般的也不少,当时的人唱过也就淡忘了。《宋词全集》中共收词牌一千 多个,《全宋词》中收录的更多,可见词牌浩繁。面对这么多的词牌,想要填词表意,不借 助工具书是很难全都把握准确的。不过事实上,真正常用的词牌远没有那么多。所谓常用词 牌,是指大多数词家喜欢使用的词牌,也就是在词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些词牌。掌握了这 些词牌,也就掌握了词的精华。 ⑶《宋词全集》共录编宋代词作者 202 位,词牌 1107 个,收录作品 14932 首,比较 全面地反映了宋代词作面貌和宋词在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