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中学2012年3月七(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1.全卷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 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10分。3、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学校 姓名 座号 书写分 总分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使你终生受益。本张试卷 设卷面分4分,老师将根据你书写是否工整美观,卷面是否整洁判定分 基础运用(28分)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语文的功底来自积累 1、“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原文填空。(4分)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 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 1000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我们与李白在洛阳 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 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 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 的寂寞时光。吕蒙的“士别三日, 让我们明白了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我 们明白了面对任何困难挫折都要象普希金那样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 吧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人生鼎沸来势汹汹多么澳悔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枥尽心血气冲斗牛义奋填膺 错字 更正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 A.菜畦q1讪笑shan伫立zhu蝉蜕 B归省xing撺掇duo污秽hui诧异cha C彷徨pong晦暗hui祈祷do攒成cun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第1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马厂中学 2012 年 3 月七(下)语 文 期 中 考 试 试 卷 说明: 1.全卷共 8 页,考试用时 150 分钟,满分 100 分。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 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10 分。3、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学校 姓名 座号 一、基础运用(28 分)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语文的功底来自积累。 1、“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原文填空。(4 分)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 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 1000 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我们与李白在洛阳 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 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 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 的寂寞时光。吕蒙的“士别三日, ”,让我们明白了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我 们 明 白 了 面对 任 何困 难 挫 折都 要 象 普希 金 那样 不 要 悲伤 , 不要 心 急 !相 信 吧,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 分) 人生鼎沸 来势汹汹 多么澳悔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枥尽心血 气冲斗牛 义奋填膺 错字 更正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 分) ( ) A.菜畦.qí 讪.笑 shān 伫.立 zhù 蝉蜕.tuō B.归省. xǐng 撺掇. duō 污秽.huì 诧.异 chà C.彷.徨 páng 晦.暗 huǐ 祈祷.dǎo 攒.成 cuán 一 二 三 书写分 总分 (一) (二) (三) (四)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使你终生受益。本张试卷 设卷面分 4 分,老师将根据你书写是否工整美观,卷面是否整洁判定分 数
D收敛lian环谒he 进出beng澎湃bi 4、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高高翘起的上唇,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地讲解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万人努力的结果 、材料探究题:你能从下面材料中提炼哪些信息?(3分) 材料一:两干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 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凊亮。黄河上游及晋陕—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 澈秀丽。 材料二:50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 水鸟,如今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60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着花斑裸鲤、鲫鱼、赤 眼鳟等40余种土著鱼,如今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自豪的兰 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品质下降。 材料三: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7.活学还要活用,请展示你的语文功底。(7分) 天年历史的泱泱大围,无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无年民族梦想的yn切期 干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干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地 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为了只有百日的期待,①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② 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不再是梦想,③让五环旗飘浮在北京的上空。 (1)①②③句有一句有语病,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1+2分) 第句应改为 (2)第④句根据加点的字注音及按拼音写汉字。(2分 底蕴( yin ()切 (3)请你仿照划曲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2分) 8.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活动。(4分)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学校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 调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2分)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第2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D.收敛.liǎn 环谒.hè 迸.出 bèng 澎湃.bài 4、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2 分) ( )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2 分) ( ) 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高高翘起的上唇,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地讲解。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万人努力的结果。 6、材料探究题:你能从下面材料中提炼哪些信息?(3 分)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 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 澈秀丽。 材料二:50 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 水鸟,如今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60 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着花斑裸鲤、鲫鱼、赤 眼鳟等 40 余种土著鱼,如今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自豪的兰 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品质下降。 材料三: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⑴ ⑵ ⑶ 7.活学还要活用,请展示你的语文功底。(7 分)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千年民族梦想的 yīn 切期 望, ,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地 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为了只有百日的期待,①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② 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不再是梦想,③让五环旗飘浮在北京的上空。 ⑴①②③句有一句有语病,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1+2 分) 第 句应改为 ⑵第④句根据加点的字注音及按拼音写汉字。(2 分) 底蕴.( ) yīn( )切 ⑶请你仿照划曲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2 分) 8.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活动。(4 分)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 传统文化的了解,学校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 调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⑴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2 分)
重阳节元旦节元宵节母亲节春节 国庆节中秋节愚人节感恩节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一一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答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幅对联,或一条俗语。(2分)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你已经顺利闯过第一关,相信你在下一关会更出色。一鼓作 气,继续努力吧! 二、阅读探究,展示你的理解表达能力(38分) 先来一段文言文,注意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哦 (一)伤仲永(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 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土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加点词。(2分) 泯然( )众人矣 卿今者才略(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即书诗四句孤常读书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蒙辞以军中多务 3.翻译句子:(4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分) 翻译: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分) 翻译 4.《伤仲永》运用表现手法;而《孙权劝学》用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两篇文章同样说明了 。(10个字内)(4分)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别急着答题,先把文章完整读一遍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重阳节 元旦节 元宵节 母亲节 春节 国庆节 中秋节 愚人节 感恩节 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 4 月 5 日左右。 答: ⑵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幅对联,或一条俗语。(2 分)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答: 你已经顺利闯过第一关,相信你在下一关会更出色。一鼓作 气,继续努力吧! 二、阅读探究,展示你的理解表达能力(38 分) (一)伤 仲 永(12 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 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孙 权 劝 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词。(2 分) 泯然..( )众人矣 卿今者才略..( )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 但.当涉猎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C 即书.诗四句 孤常读书. D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蒙辞以.军中多务 3.翻译句子:(4 分)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 分) 翻译: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伤仲永》运用 表现手法;而《孙权劝学》用 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两篇文章同样说明了 。(10 个字内)(4 分) 先来一段文言文,注意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哦! 别急着答题,先把文章完整读一遍
(二)最后一课(11分) 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 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 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 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 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己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 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 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 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5.联系上文,解释“饱学”的意思,并再出含有“饱”字的成语。(2+1分) 意思 成语 6.哲学家给学生上的 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7.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请为哲学家写几句合适的话,解释一下没到的原因 (2分) 8.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前两个弟子的回答,哲学家的态度分别是: ”这种写法对你在写 作文时的材料选择上有什么启发?(2+2分) (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6分)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 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 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 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 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第4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二)最后一课(11 分)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 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 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 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 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 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 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 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5.联系上文,解释“饱学”的意思,并再出含有“饱”字的成语。(2+1 分) 意思: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 6.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分) 7.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请为哲学家写几句合适的话,解释一下没到的原因。 (2 分) 8.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前两个弟子的回答,哲学家的态度分别是: “ ________ ” 、 “ __________ ” 这种写法对你在写 作文时的材料选择上有什么启发?(2+2 分) (三)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6 分)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 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 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 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 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
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 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 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 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 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 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9.概括文段的大意。(2分) 10.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2分) 11.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四)美丽的谎言(9分) 酷爱音乐的索菲·蒙特娜,15岁那年冬天,因坚持迎着暴风雪去上钢琴课而患了肺 炎,住进了医院。病床右面是位文化不高的老太太,左面是位女教师,女教师的女儿是 医生,对母亲的病历总是严密收藏 有一天,女儿不在,小护士竟稀里糊涂地把诊断报告送到女教师手中。女教师见报 告上写着:肝Ca(癌症的缩写)晚期。这无疑是一纸死亡宣判书。她掩面而泣,一头倒 在床上再也没起来,半月后便离开了人世。蒙特娜非常震惊一—“诚实”竟然加速了患 者的死亡,妈妈经常讲的“狼来了”的故事,在这里竟然绝对禁用。 女教师的“离去”,让住在蒙特娜右边的老奶奶慌了神。这天半夜,她溜进护士的 值班室,偷来了自己的病历,病历上写着:右肺下叶中心型Ca“Ca是什么病?”老奶 奶问。从没说过半句谎话的蒙特娜一时很为难,怎么办?此时她灵机一动,想起一根救 命稻草:“啊,那是说您肺叶上有钙—一过去有肺结核,现在钙化了。”老奶奶半信半 疑:“Ca是钙吗?你不骗我?”“当然,你看——”蒙特娜翻开化学课本中的元素周期 表,指着上面的Ca给老奶奶看,“您看,Ca在这里,是钙的缩写,教科书还能骗人?” 老奶奶凝视着蒙特娜天真无邪、渴望信仼的大眼睛,紧紧抱住这位报喜的天使哭了…… 当时,老奶奶美美地睡了一宿踏实觉。第二天,她主动向护士承认了自己偷拿病历 的错误。护士惊讶地看着老奶奶:这个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为什么还会如此乐观? 蒙特娜把自己编织的谎言偷偷告诉了护士,护士说:“ ”医生谎称老奶 奶肺部感染扩大,切掉了她患癌的肺叶。令所有医生和护士感到惊讶的是,不到一个月,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第5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 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 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 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 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 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9.概括文段的大意。(2 分) 10.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2 分) 11.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2 分) (四)美丽的谎言(9 分) 酷爱音乐的索菲·蒙特娜,15 岁那年冬天,因坚持迎着暴风雪去上钢琴课而患了肺 炎,住进了医院。病床右面是位文化不高的老太太,左面是位女教师,女教师的女儿是 医生,对母亲的病历总是严密收藏。 有一天,女儿不在,小护士竟稀里糊涂地把诊断报告送到女教师手中。女教师见报 告上写着:肝 Ca(癌症的缩写)晚期。这无疑是一纸死亡宣判书。她掩面而泣,一头倒 在床上再也没起来,半月后便离开了人世。蒙特娜非常震惊——“诚实”竟然加速了患 者的死亡,妈妈经常讲的“狼来了”的故事,在这里竟然绝对禁用。 女教师的“离去”,让住在蒙特娜右边的老奶奶慌了神。这天半夜,她溜进护士的 值班室,偷来了自己的病历,病历上写着:右肺下叶中心型 Ca。“Ca 是什么病?”老奶 奶问。从没说过半句谎话的蒙特娜一时很为难,怎么办?此时她灵机一动,想起一根救 命稻草:“啊,那是说您肺叶上有钙——过去有肺结核,现在钙化了。”老奶奶半信半 疑:“Ca 是钙吗?你不骗我?”“当然,你看——”蒙特娜翻开化学课本中的元素周期 表,指着上面的 Ca 给老奶奶看,“您看,Ca 在这里,是钙的缩写,教科书还能骗人?” 老奶奶凝视着蒙特娜天真无邪、渴望信任的大眼睛,紧紧抱住这位报喜的天使哭了…… 当时,老奶奶美美地睡了一宿踏实觉。第二天,她主动向护士承认了自己偷拿病历 的错误。护士惊讶地看着老奶奶:这个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为什么还会如此乐观? 蒙特娜把自己编织的谎言偷偷告诉了护士,护士说:“ 。”医生谎称老奶 奶肺部感染扩大,切掉了她患癌的肺叶。令所有医生和护士感到惊讶的是,不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