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分数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倔强( qIang)怨恨(yudn)迸溅(beng)茏罩(l6ng) B、贮蓄(zh)澄清( cheng)宛转(wan)抖擞(s6u) C、奥恼(ao)猝然(zu)厄运(e)风韵(yun) D、堕落(duo)丰硕(shuo)玲珑(l0ng)剔透(ti)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繁弦急管 绝处缝声 忍俊不禁 蜂国蝶阵 B、小心翼翼 头晕目眩返老还童 德高望众 C、得失之串 花枝召展 问心无愧 任重道远 D、心旷神怡 举世无双 多姿多彩 具体而微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B、擎天撼地:震撼 获益匪浅:非、不 C、呼朋引伴:招引 明察秋毫:毫米 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瘦骨嶙峋:形容人不精神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学而不思则罔 (3)见贤思齐焉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 舱鼓鼓的。 (2)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 层薄烟。 (5)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
1 马龙一中 2010——2011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倔强.(qiáng) 怨.恨(yuàn) 迸.溅(bèng) 茏.罩(lǒng) B、贮.蓄(zhù) 澄.清(chéng) 宛.转(wǎn) 抖擞.(sǒu) C、奥.恼(ào) 猝.然(zú) 厄.运(è) 风韵.(yùn) D、堕.落(duò) 丰硕.(shuò) 玲珑.(lóng) 剔.透(tì)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 A、繁弦急管 绝处缝声 忍俊不禁 蜂国蝶阵 B、小心翼翼 头晕目眩 返老还童 德高望众 C、得失之串 花枝召展 问心无愧 任重道远 D、心旷神怡 举世无双 多姿多彩 具体而微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B、擎天撼.地:震撼 获益匪.浅:非、不 C、呼朋引.伴:招引 明察秋毫.:毫米 D、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瘦骨嶙峋:形容人不精神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2 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学而不思则罔.: (3)见贤思齐.焉,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 舱鼓鼓的。 (2)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 层薄烟。 (5)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
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A、拟人比喻对偶比喻设问 B、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问 C、比喻比喻排比排比夸张 D、拟人拟人排比比喻反问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2分) A、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D、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 7.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观沧海》这首诗中借助奇特想象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2)《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妤风光,请写岀诗中描写莺 歌燕舞的句子: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诗 句是: (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孔所说的“ 来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二、语言综合应用(6分) 8.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4分) 校园里,有不少同学的习惯不好:一次性包装袋随手乱扔,不喜欢的饭菜 也挑出来丢在地上,把废纸撕成小片后从窗口抛下,为走近道而从草坪上穿 过……为此,学校组织系列教育活动,来矫正同学们的这些不良习惯。 (1)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词来宣传这次活动(2分) (2)如果你遇到一个同学有上述某种行为,你打算和他说什么?(2分) 9、期中考试前夕,李斌同学到办公室问王老师:“王老师,这次语文考试有没 有口语交际方面的题目?”王老师笑着对他说:“你是不是希望通过考试来提
2 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A、拟人 比喻 对偶 比喻 设问 B、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反问 C、比喻 比喻 排比 排比 夸张 D、拟人 拟人 排比 比喻 反问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2 分) A、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D、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 7.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 ( 1 )《 观 沧海 》 这 首 诗中 借 助 奇特 想 象 表 现作 者 雄 心壮 志 的 诗 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写出诗中描写莺 歌燕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孔所说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 来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二、语言综合应用(6 分) 8.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4 分) 校园里,有不少同学的习惯不好:一次性包装袋随手乱扔,不喜欢的饭菜 也挑出来丢在地上,把废纸撕成小片后从窗口抛下,为走近道而从草坪上穿 过……为此,学校组织系列教育活动,来矫正同学们的这些不良习惯。 (1)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词来宣传这次活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遇到一个同学有上述某种行为,你打算和他说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期中考试前夕,李斌同学到办公室问王老师:“王老师,这次语文考试有没 有口语交际方面的题目?”王老师笑着对他说:“你是不是希望通过考试来提
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听了王老师的回答,李斌同学若有所悟地离开了办 公室。你悟出了王老师的言外之意吗?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理解。(2分) 答: 阅读(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011题。(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诗句,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 角度,进行简要分析。(2分) 11.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二)论语(节选)(12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2.《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 的一部书。(1 分)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 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听了王老师的回答,李斌同学若有所悟地离开了办 公室。你悟出了王老师的言外之意吗?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理解。(2 分) 答: 三.阅读(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10——11 题。(3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诗句,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 角度,进行简要分析。(2 分) 11.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 分) (二)论语(节选)(12 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2.《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 的一部书。(1 分)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 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己所不欲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上面四章中,只论学习方法的是,只论修身做人的是 ,既谈 学习方法又谈修身做人的是 只填序号)(3分) 15.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分) (三)、阅读下列两个选段,完成16~21题。(11分)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睢去, 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 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 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 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 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 蝴蝶翩跹,风筝髙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淼九天。 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 和芬芳… 16、甲文描绘了春草图和春花图两幅春天的画面,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 分别是 (2分) 17、甲文第一段写了小草的情态以及它的质地、 乙文 未写草,但写了春天植物的绿,如 分) 18、甲文第二段与乙文写得色、声、味俱全,甲文表现“声”的词语是“嗡嗡
4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己所不欲.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上面四章中,只论学习方法的是______,只论修身做人的是______,既谈 学习方法又谈修身做人的是_____。(只填序号)(3 分) 15.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分) (三)、阅读下列两个选段,完成 16~21 题。(11 分)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睢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 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 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 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 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 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淼九天。 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 和芬芳…… 16、甲文描绘了春草图和春花图两幅春天的画面,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 分别是 、 、 、 。 (2 分) 17、甲文第一段写了小草的情态以及它的质地、 、 ;乙文 未写草,但写了春天植物的绿,如 、 。(2 分) 18、甲文第二段与乙文写得色、声、味俱全,甲文表现“声”的词语是“嗡嗡”;
乙文表现“声”的词语是“ 等。(2分) 19、甲文第二段和乙文都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请默写出甲文虚写的句子。 (1分) 甲文与乙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1、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像力,仿句再写出一个形式相同的句 子。(2分)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捧温暖明亮的 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7小题(18分)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b 收藏c.珍藏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 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 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境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 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 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B(a.惊叹b.惊讶c.惊奇d.惊呆) 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 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 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 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 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 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 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 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 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C(a.爱好b.喜爱 酷爱d.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 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 在木头上刻。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 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 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
5 乙文表现“声”的词语是“ ”、“ ”等。(2 分) 19、甲文第二段和乙文都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请默写出甲文虚写的句子。 (1 分) 20、甲文与乙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21、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像力,仿句再写出一个形式相同的句 子。(2 分)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捧温暖明亮的 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 , 。 (四)阅读下文,完成 22-27 小题(18 分)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 A (a.保存 b. 收藏 c.珍藏 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 “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 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境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 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 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 B (a.惊叹 b.惊讶 c.惊奇 d.惊呆) 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 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 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 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 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 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 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 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 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 C (a.爱好 b.喜爱 c. 酷爱 d.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 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 在木头上刻。 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 小的, 粗 的 细 的, 高 的 矮 的, 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 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