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酵解途径(EMP)的特点: 1.是除兰绿藻之外的几乎所有生物葡糖分解的 共同途径,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每个反应都 不需氧。 2.分为两个阶段 3.糖酵解有10多个反应,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 a.激酶 b.变位酶 c.异构酶 d.脱氢酶 4.其他糖类(如淀粉、乳糖等)作为碳源和能源 时,通过葡萄糖或其他中间产物并入EMP途径
一、糖酵解途径(EMP)的特点: 1.是除兰绿藻之外的几乎所有生物葡糖分解的 共同途径,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每个反应都 不需氧。 2.分为两个阶段 3.糖酵解有10多个反应,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 a.激酶 b.变位酶 c.异构酶 d.脱氢酶 4.其他糖类(如淀粉、乳糖等)作为碳源和能源 时,通过葡萄糖或其他中间产物并入EMP途径
3-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甘油酸 NAD+ +H NADH2 所形成的NADH2要迅速被氧化成NAD,以使 糖酵解反应继续进行。释放出的H2被不同受体 接受,从而形成不同的产物。 5.丙酮酸去路不同
3-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甘油酸 NAD+ +H NADH2 所形成的NADH2要迅速被氧化成NAD,以使 糖酵解反应继续进行。释放出的H2被不同受体 接受,从而形成不同的产物。 5.丙酮酸去路不同
◼ 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主要发生如下变化: (1)在乳酸中,乳酸;同型乳酸发酵 ◼ (2)在酵母中, 乙醇 ;酒精发酵 ◼ (3)在梭状芽孢杆菌中,丁酰CoA、丁醛、 丁醇、丙酮、乙醇;丙酮丁醇发酵
◼ 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主要发生如下变化: (1)在乳酸中,乳酸;同型乳酸发酵 ◼ (2)在酵母中, 乙醇 ;酒精发酵 ◼ (3)在梭状芽孢杆菌中,丁酰CoA、丁醛、 丁醇、丙酮、乙醇;丙酮丁醇发酵
二、糖酵解调节机制 ◼ 调节点主要是三个激酶:己糖激酶、磷酸 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所催化的三个反 应是不可逆的,只参与糖酵解,不参与糖 的新生。而激酶的活性是受细胞能荷调节 的
二、糖酵解调节机制 ◼ 调节点主要是三个激酶:己糖激酶、磷酸 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所催化的三个反 应是不可逆的,只参与糖酵解,不参与糖 的新生。而激酶的活性是受细胞能荷调节 的
◼ [(ATP)+1/2(ADP)]/[(ATP)+(ADP)+(AMP)] ◼ 为一定的比例,该比例叫能荷。当体系中ATP含 量高时,ATP抑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的 活性,使酵解减少。 ◼ 当需要能量时,ATP分解为ADP、AMP,这样 ATP减少,ADP增加、AMP增加→能荷降低→激 酶活性增大; ◼ 无机磷也是调节者,它能解除6-磷酸葡萄糖对己 糖激酶的抑制,加快糖酵解
◼ [(ATP)+1/2(ADP)]/[(ATP)+(ADP)+(AMP)] ◼ 为一定的比例,该比例叫能荷。当体系中ATP含 量高时,ATP抑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的 活性,使酵解减少。 ◼ 当需要能量时,ATP分解为ADP、AMP,这样 ATP减少,ADP增加、AMP增加→能荷降低→激 酶活性增大; ◼ 无机磷也是调节者,它能解除6-磷酸葡萄糖对己 糖激酶的抑制,加快糖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