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言科學的哲學發展史中的孔恩 5 哲學家的推動之下倒是有長足的發展。但是,發展出這麽多精微 而繁麗的邏辑系統之後,它們和科學研究之間究竞有什摩關係 呢?這些系統可以澄清與糾正科學思雉與語言嗎?即使眞的有可 能,科學家會接受科正嗎?如果科學家認篇他們根本不必接受這 些邏輯教育訓練就可以研究科學,且認爲科哲對他們的料正無關 緊要,這些科學家就是非理性嗎?這些間題仍然存在。 仔知反省之後,我們可以說二十世紀前期的科哲發展似乎慢 慢地遠雕了科學本身。科哲學者對科學的了解並沒有較大幅度的 進步,往往還落後於更早期的科哲學者,如杜恩(P,Duhem, 1861-1916)。他們先前用來研究科學的工具,如“邏輯結構”、 “歸納邏輯”等,到後來反而成爲被專心研究的對象。工具成了 目的。早期提出一套“檢證標準”的使命感,現在大致上都已經 放棄了。對“科學解釋”的間題,现在不少人是以“整體主義” (holism)©的態度來看。但是這種把一切打成混沌一片的態度, 似乎對科學提不出什麼此較具醴的見藏,反而與分析哲學的其他 研究方向有更密切的溝通與合流(如語言哲學、意義間題等)。 另一方面,對“歸納邏輯”的研究後來也使他們遠摊當初心 目中的科學。他們討論“决策理論”(decision theory)、討論“ 理性行僑”、討論概率論、尉論統計學的基礎與運用間题,於 g请参aC.Hempel,“Empiricist criteria of cognitive significance'”in Aspects,p.101-19;Quine,W.V.O.,"Two dogmas of empiricism" in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Harvard U.Pr.,1961,2nd ed.) 分析哲半更廣泛的角度来支持速種看法的着名衿文。C,Glymour在其近著 Theory&Evidence一者中则时速植看法提出反擎
6 科學革命的秸满 是牛世紀之久的歸納邏輯家逐新與時代的新寵兒—統計學家合 流。科學的哲學並沒有死,只是它的名字、内容、與目的逐渐改 變了。科學的哲學是否該有個“同歸科學本身”的運動呢?沉默 了近牛個世紀的“科學史”從五○年代開始,正朝著這個方向去 推動科學的哲學。 (仁)科學史研究的一些發展對科學 哲學的影響與挑戰 在過去,英美研讀科哲的學生可以不必選讀大一的科學課 程,甚至可以忘掉高中所學的科學知藏,但不能不懂羅輯、蹄納 法、語意學等基本的教材。英美的科學的哲學始於受“羅輯與數 學發展”的感召,其發展的利器也是那雨面鋒利的羅輯分析。所 以上逃的科哲發展情形,以及科哲教育的格調,應該不會使人感 到驚訝。但是,這一發展路數也逐渐地釀出一條路來:從科學 史、或“科學發展”的觀點來討論科學的哲學。我們也許可以這 樣猜想:如果“科學史”這個研究薄向有足夠的推動力的話,未 來攻讀科哲的研究生也許可以不懂高等符號邏輯、語意學,卻不 能不讀科學史、科學祉會學、甚至哲學史這些基本教材。這種科 哲典範的大轉樊是可能的,但到現在仍不明顯。 讓我們現在從科學史這門學間的發展史來看它可能給科學的 哲學帶來什麼新税野。 從十七世紀歐洲科學草命後,科學的地位便不断地提高。幾 百年來不断地有人編集一大堆資料來證明科學的進展,並展示出
尊言科學的哲學發展史中的孔恩 7 人類科學知藏的最新形象。因此這類大部頭著作往往只有些史料 的價值,而且這些史料在“以今觀古”的科學進步史觀的籠罩 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 現代科學史的研究大粕始於修艾爾(W.Whewell,,1794- 1866)、馬赫、杜恩這幾個人的努力。過去修艾爾被彌爾(J.S. MiI)的光芒蓋過,埋沒了近一世紀,他的思想全貌在七○年代 之後才引起學者的注意,現在已是大家熱烈討論的對象。馬赫的 實證論過去可能被庸俗化了,最近費若本(P.K.Feyerabend) 基至用馬赫的一些思想來缄砭雑也納學圈以來的科哲傳铳④。至 於杜恩的思想,速“學圈”的科哲傅統也從其中受金極多。杜恩 從哥白尼革命與十九世紀光學革命等科學史研究中歸結出“簡約 論”或“約定論”(conventionalism)做僞科學理性原則(例 如,因爲哥白尼系統比托勒密的在直覺上更爲簡約,所以大家約 定探用哥白尼的系統,雖然當時並沒有天文證據支持哥白尼的優 於托勒密的的說法)。從邏輯觀點來看,他的“簡粕論”或“决 斷寶驗無用論”非常简單,向必費勁投身於科學史文毓結得出來 见?我想道正是科學史的要點。從䢰輯觀點看來简單,正表示邏 輯與科學發展二者關係十分薄弱。在孕寇(J.B.Foucault)從 事决定粒子說正確還是波動說正確的决斷度驗之前,歐洲的光军 界早已接納波動說。並不是科學家都了解這個簡單的邏輯間題, 因而不重靦决断资驗。從科學發展的觀點來看,光學界棄粒子說 而探波動說,尙有更重要的理由。當我們要解釋科學發展與知藏 ©锖参Feyerabend,.P.K,“Mach's theory of research and its relation to Einstein"in Studies in History&Philosophy of Science,vol.15 1984):1-22
8 科學革命的秸構 的成長時,高度抽象的邏輯在豐富的歷史過程中穗是顯得空泛而 不切題。另外,從孔恩以來,科學史界已大致確定哥白尼革命並 不是建立在“簡約性”之上,而使杜恩的簡钓論大受打擊。有趣 的是,從邏輯的觀點來看,如果兩個理論都能解釋同一套觀测資 料,比較簡潔的理論應當較優。但是科學史告訴我們:科學界面 對雨個能解釋同一套資料的理論,不一定挑中較簡钧的那一個。 那麼科學知藏的成長與科學發展的理性基礎究竟何在?研究科學 的哲學,我們得(至少暂時)跳出邏輯,走入歷史。 科學史大粕在誇黑(A.Koyré,1892-1964)之後才成僞一 門獨立的學間。二十世紀上牛期科學史的一些新發展,大致來自 幾方面的影響。首先是哲學史方面,因爲研究哲學史需要同情地 去了解彼時的觀念系統,而不是冒冒然地用现代哲學的觀點去部 到古人得失。研究哲學史出身的誇黑大概是過去在這一方面做得 最成功的人。他的《伽利略研究》(Etudes Galileennes,,l939)一 書,對十七世紀的科學做了群盡的文献分析(textual analysis), 這一方法幾乎是在他之後的科學史家從事研统工作的範本。另 外,新康德學派研究哲學史所使用的预設分析(presupposition analysis), 應用到科學史上也柩有助於了解許多科學研究的傳 統。 其次,科學史研究的許多新發現,使得科學史對科學革命、 ⑤过雨種分析方式,大玫而吉差别不大。内容分析或可從位释学的一些炮贴去了 解,夺黑的Neictonian Studies(U.of Chicago,l968)一書也是個很好的克 例。另外,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Science by Burtt,, E.A.(RKP,2nded,1932)是预投分析的一個好范例
尊言科學的哲學發展史中的孔恩 9 科學發展、理性等概念有了更新的意義。杜恩對中世紀以及文藝 復興時代的科學史研究,使我們重新“發現”中世紀的科學,以 及它在十七世紀的科學(如伽利略的)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誇黑則進一步在内容分析上顯示:伽利略科學在反對亞理斯多德 科學的意義上並不是向前走,而是開倒車一回到柏拉圆主義的 傅就。另外,巴特斐(H.Butterfield)、孔恩等人研究的秸果也 發現: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眞正借助於“實驗方法”的地方並不 多。彼時科學革命的特點在於:從傳統觀念的資源中重新貂合與 轉化出一套新的觀念系統來。培根當初“自然誌”的寶驗、歸衲 等大計劃則仍然停留在口號階段。探集、辐纂無數自然誌與“實 骏”的工作,在當時雖然有波義耳、虎克等人的努力,卻在牛 頓、笛卡兒諸科學的籠罩之下慢慢失去了影響力。培根式的諸科 學,如化學、熱學、電學、磁學等,要到十八、十九世紀才慢慢 開花結果。總之,歐洲近代科學的傅統不是一個“理性、路蒙” 的近代傳就,而是是雨個傳統;一是古典的傳枕(包括力學、天 文學、数學等),一是培根式的科學。另外,在古典的傳就中, 角逐歐洲近代科學后冠的歷史,並非牛頓流派一支獨秀的歷史。 十七世杞(及十八世紀前牛)是牛額流派與笛卡免派互相競争新 科學、新自然哲學道些頭衡而激烈圆爭的時代。牛頓科學最後勝 利,使得後世對近代科學興起過程的看法都改赞了。其實,十七 世紀這種對峙的局面,大大地影響了近代科學、哲學的發展。笛 卡兒派的挑戰方向,逼使牛頓派的發展走向一特定的方向,也使 得後來笛卡兒的新科學流派在啓蒙的伏爾泰(牛頓在法國的天才 宣傅家)口中成了“傅統、善勢力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