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肥沃w聒噪guo嗔怒chen战战兢兢jng B、真挚zhi粗犷 kuang笃厚d苍虬多筋qiu C、绿阴yin契合qi兀立w神秘恬静tian D、饥馑j滞留zhi敷衍ydn罄竹难书qi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猝然包涵庇荫变换莫测 B、猜恻威慑诬陷气宇轩昂 C、适意浑浊疲惫安然无恙 D、谩骂仵逆蔓延赏心悦目 3、选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我们在初级阶段这个长过程中,必需坚持所有制的多样性,同时必需坚持生 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 B、近些年来,这“艰苦奋斗”四个大字,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头脑里,日益淡 漠,甚至一度被遗忘,一种浮华、奢靡之风渐渐蔓延。 C、随着改革的深化,结构的优化,宏观调控日益成熟,市场作用不断增大,必 将进一步保障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D、2003年,我国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力争新增950万个就业岗位,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孤家寡人,必将削弱、破坏目前的 国际反恐联盟。 B、“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出于反恐作战的现实需要,调整对华政策,转 而谋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中美关系迂回曲折,再次呈现逐步改善 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C、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 避害,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D、在我国基层法院的司法审判中,由于法院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曾经出现同 性质的争议在同一法院作出不同甚至大同小异的判决。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了解,天津市髙级法院今后将不定期地发布判例,关于三级法院的民商事 审判进行指导。 B、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 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C、这是振奋人心的盛事,总投资5000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迄今是世界上最大的 水利项目。 D、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石河子垦区,年蒸发量髙达2000-2400 毫米,年降雨量却只有100-200毫米,是典型的干旱地区。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 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肥沃 wò 聒噪 ɡuō 嗔怒 chēn 战战兢兢 jīnɡ B、真挚 zhì 粗犷 kuànɡ 笃厚 dŭ 苍虬多筋 qiú C、绿阴 yīn 契合 qì 兀立 wù 神秘恬静 tián D、饥馑 jĭn 滞留 zhì 敷衍 yǎn 罄竹难书 qì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猝然包涵庇荫变换莫测 B、猜恻威慑诬陷气宇轩昂 C、适意浑浊疲惫安然无恙 D、谩骂仵逆蔓延赏心悦目 3、选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我们在初级阶段这个长过程中,必需坚持所有制的多样性,同时必需坚持生 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 B、 近些年来,这“艰苦奋斗”四个大字,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头脑里,日益淡 漠,甚至一度被遗忘,一种浮华、奢靡之风渐渐蔓延。 C、随着改革的深化,结构的优化,宏观调控日益成熟,市场作用不断增大,必 将进一步保障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D、 2003 年,我国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力争新增 950 万个就业岗位,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 4.5%左右。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孤家寡人,必将削弱、破坏目前的 国际反恐联盟。 B、 “9• 11”事件后,布什政府出于反恐作战的现实需要,调整对华政策,转 而谋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中美关系迂回曲折,再次呈现逐步改善 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C、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 避害,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D、在我国基层法院的司法审判中,由于法院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曾经出现同一 性质的争议在同一法院作出不同甚至大同小异的判决。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了解,天津市高级法院今后将不定期地发布判例,关于三级法院的民商事 审判进行指导。 B、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 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C、这是振奋人心的盛事,总投资 5000 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迄今是世界上最大的 水利项目。 D、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石河子垦区,年蒸发量高达 2000-2400 毫米,年降雨量却只有 100-200 毫米,是典型的干旱地区。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 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 理 C、我读过她那本以“男士”名义发表的关于女人的散文集,真写绝了 D、余思牧认为,我信中所说“是有道理,有根据的。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 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昔缪公兴师以袭郑,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 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趫①与力之盛,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今行数千里 又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君其重图之。”缪公不听也。蹇叔送师于 门外而哭曰:“师乎!见其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有子曰申与视,与师偕行。 蹇叔谓其子曰:“晋若遏师必于骰。”缪公闻之,使人让蹇叔曰:“寡人兴师, 未知何如。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蹇叔对曰:“臣不敢哭师也。臣老矣 有子二人,皆与师行。比其反也,非彼死则臣必死矣,是故哭。”师过周而东 郑贾人弦髙、奚施将西市于周,道遇秦师,曰:“嘻!师所从来者远矣。此必袭 郑。”遽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曰:“寡君固闻大国之将至久矣。 大国不至,寡君与士卒窃为大国忧,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何其久也!使人 臣犒劳以璧,膳以十二牛。”秦三帅惧而谋曰:“我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以 袭人,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此其备必已盛矣。”还师去之。当是时也,晋文公 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许之。先 轸遏秦师于殺而击之,大败之,获其三帅以归。此缪公非欲败于殺也,智不至也 智不至则不信。言之不信,师之不反也从此生。故不至之为害大矣 [注]趫:壮盛。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绝诸侯之地绝:穿过 B.使人让蹇叔曰让:延请 C.道遇秦师 道:在路上 D.晋文公适薨 适:刚刚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寡人兴师,未知何如 B.师所从来者远矣 C.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D.使人臣犒劳以璧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君其重图之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B.①遽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 ②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C.①智不至则不信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师之不反也从此生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秦穆公兵败原因的一组是( ①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②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 ③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④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 ⑤先轸遏秦师于轂而击之 ⑥智不至则不信 A.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阻,派兵长途跋涉去偷袭郑国,结果遭到对方痛击, 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教训惨痛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 理。” C、我读过她那本以“男士”名义发表的关于女人的散文集,真写绝了。 D、余思牧认为,我信中所说“是有道理,有根据的。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 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7-11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昔缪公兴师以袭郑,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 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趫①与力之盛,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今行数千里, 又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君其重图之。”缪公不听也。蹇叔送师于 门外而哭曰:“师乎!见其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有子曰申与视,与师偕行。 蹇叔谓其子曰:“晋若遏师必于殽。”缪公闻之,使人让蹇叔曰:“寡人兴师, 未知何如。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蹇叔对曰:“臣不敢哭师也。臣老矣, 有子二人,皆与师行。比其反也,非彼死则臣必死矣,是故哭。”师过周而东。 郑贾人弦高、奚施将西市于周,道遇秦师,曰:“嘻!师所从来者远矣。此必袭 郑。”遽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曰:“寡君固闻大国之将至久矣。 大国不至,寡君与士卒窃为大国忧,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何其久也!使人 臣犒劳以璧,膳以十二牛。”秦三帅惧而谋曰:“我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以 袭人,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此其备必已盛矣。”还师去之。当是时也,晋文公 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许之。先 轸遏秦师于殽而击之,大败之,获其三帅以归。此缪公非欲败于殽也,智不至也。 智不至则不信。言之不信,师之不反也从此生。故不至之为害大矣。 [注]趫:壮盛。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绝诸侯之地 绝:穿过 B.使人让蹇叔曰 让:延请 C.道遇秦师 道:在路上 D.晋文公适薨 适:刚刚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寡人兴师,未知何如 B.师所从来者远矣 C.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D.使人臣犒劳以璧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君其重图之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B.①遽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 ②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C.①智不至则不信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师之不反也从此生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秦穆公兵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②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 ③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④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 ⑤先轸遏秦师于殽而击之 ⑥智不至则不信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阻,派兵长途跋涉去偷袭郑国,结果遭到对方痛击, 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教训惨痛
B.老臣蹇叔经验丰富,料事如神,断定秦军一定会兵败殺山,可惜秦穆公智 力达不到蹇叔的水平中,不肯相信。 C.郑国商人弦髙机智果敢,一边派人回国报信,一边假托王命犒劳秦军,挽 救了自己的国家,爱国精神可嘉。 D.先轸善于抓住战机,在殺山阻截秦军发动攻击,大败秦军,俘获了秦国的 三个主将,是出乎秦穆公预料的 12、请用“/”给下列划线文段断句。(4分) 天下之事不可以力胜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 众多之口而从其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真从众也众多之口非 果众也,特闻于吾耳而接于吾前,未有非其私说者也。(选自苏轼《思治论》 三、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下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夏意》作于此时。 13、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 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和第三中的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 环境的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14、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 15、默写(从以下题中任选五题作答,共5分) (1) 鱼翔浅底,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 而登仙 (5)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6)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并回答16-18题(6分)
B.老臣蹇叔经验丰富,料事如神,断定秦军一定会兵败殽山,可惜秦穆公智 力达不到蹇叔的水平中,不肯相信。 C.郑国商人弦高机智果敢,一边派人回国报信,一边假托王命犒劳秦军,挽 救了自己的国家,爱国精神可嘉。 D.先轸善于抓住战机,在殽山阻截秦军发动攻击,大败秦军,俘获了秦国的 三个主将,是出乎秦穆公预料的。 12、请用“/”给下列划线文段断句。(4 分) 天 下 之 事 不 可 以 力 胜 力 不 可 胜 则 莫 若从 众 从 众 者 非 从 众 多 之 口 而 从 其 所 不 言而同然 者 是 真 从 众 也 众 多 之 口 非 果 众 也,特闻于吾耳而接于吾前,未有非其私说者也。(选自苏轼《思治论》) 三、诗歌鉴赏(4 分) 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下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夏意》作于此时。 13、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 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中的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 环境的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14、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 15、默写(从以下题中任选五题作答,共 5 分) (1)______________ _____,鱼翔浅底,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 而登仙。 (5)____________________,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并回答 16-18 题(6 分)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 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 师范学校—一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 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 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 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 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 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 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 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一一那是 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 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 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 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 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 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 已入了土! 16、本语段出自 作者是 代作 家说有 。人民政府授予他的光荣称号。他的代表长篇小 优秀剧本 等 17、找出文中作者深情地写下了她终身难忘的两个场景分别是什么? 18、结合本段的描写,写一写你的母亲在你脑海中留有深刻印象的场景。(100 字左右)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 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 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 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 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 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 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 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 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 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 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 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 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 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 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 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 已入了土! 16、本语段出自 ,作者是 代作 家 。人民政府授予他的光荣称号。他的代表长篇小 说 ,优秀剧本 有 等。 17、找出文中作者深情地写下了她终身难忘的两个场景分别是什么? 18、结合本段的描写,写一写你的母亲在你脑海中留有深刻印象的场景。(100 字左右)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921题。(6分) 1985年,《中国作家》创刊,创刊号上,主编冯牧约我写一篇关于巴金的散文 初稿写出后,我曾专门去天津骥才家,请他看看,他帮我修改了几处,并建议题 目就用“巴金这个人……”,但他提醒我,原稿一定请冰心老太太把关,他说, “巴金这个人……”这句话,说得好,只有老太太能说出,既是她对你说的,她 看了这篇文章,认可了“巴金这个人……”是她说的,作标题就没问题了。我回 京后请人工整地抄了一遍,送给冰心,后来我在与冰心通电话时,她说:题目我 同意,“巴金这个人……”是写不尽的 1992年,冰心研究会成立,巴金出任会长。巴老在1986年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 采访时曾公开表示过:从今年开始,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职务。但他却破例 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会长,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 19、为什么“巴金这个人…”这篇文章一定要冰心老太太把关? 20、你怎样理解“巴金这个人…”这几个字? 21、为什么巴金说过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职务,但却担任冰心研究会会长, 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这说明了什么? (三)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8分) 青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 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 的温馨。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 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 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髙翘起 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 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19-21 题。(6 分) 1985 年,《中国作家》创刊,创刊号上,主编冯牧约我写一篇关于巴金的散文。 初稿写出后,我曾专门去天津骥才家,请他看看,他帮我修改了几处,并建议题 目就用“巴金这个人……”,但他提醒我,原稿一定请冰心老太太把关,他说, “巴金这个人……”这句话,说得好,只有老太太能说出,既是她对你说的,她 看了这篇文章,认可了“巴金这个人……”是她说的,作标题就没问题了。我回 京后请人工整地抄了一遍,送给冰心,后来我在与冰心通电话时,她说:题目我 同意,“巴金这个人……”是写不尽的。 1992 年,冰心研究会成立,巴金出任会长。巴老在 1986 年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 采访时曾公开表示过:从今年开始,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职务。但他却破例 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会长,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 19、为什么“巴金这个人……”这篇文章一定要冰心老太太把关? 20、你怎样理解“巴金这个人……”这几个字? 21、为什么巴金说过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职务,但却担任冰心研究会会长, 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这说明了什么? (三)阅读下文,完成 22-26 题。 (8 分) 青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 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 的温馨。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 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 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 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 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