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现代诗歌单元)测试 基础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A.百舸(ge)寥廓(kuo)方遒(qi)浪遏(e)飞舟 B.娄(10u)山关马蹄声碎(sui)叭声咽(ye)绵亘(geng) C.荡漾(yang)斑斓(lan)笙箫(xiao)蜷(quin)伏 D.絮聒(guo)、后裔(yi)、蓬发垢(gou)面暴戾(li) 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沐猴而冠 峥嵘岁 月 闲情逸志 死有余辜 B.响誉中外 漫江碧 一筹莫展 殒身不恤 风华正茂 历经苍 罄竹难书 声名鹊起 桑作,是 D.鱼翔浅底 矫揉造 浪遏飞舟 锱铢必较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1)北京大学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学术文化 为祖国培养了 一代又一代优秀人士。 (2)鲁迅先生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 ,他的谈话, 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 (3)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 ,但仍属于虚构的现 象形型4是 A.领域典型原 B.阵地典范原型 C.阵地典型原 D.领域典范原形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23日傍晚,小城澳门万人空巷,市民信众早早来到湄洲妈祖金身巡 游澳门的拟定道路两旁,翘首企盼一睹仙容,膜拜这位在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目中 享有盛誉的海上女神。 B.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 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C.园丁康居工程,确定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 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D.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不能目无全牛, 本末倒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 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B.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 C.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 2 单元(现代诗歌单元)测试 一.基础题(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 A.百舸(gě ) 寥廓(kuò) 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 B.娄(lóu)山关 马蹄声碎(suì) 叭声咽(yè) 绵亘(gèng) C.荡漾(yàng) 斑斓(lán) 笙箫(xiāo) 蜷(quán)伏 D.絮聒(guō)、后裔(yì)、蓬发垢(gòu)面 暴戾(lì) 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沐猴而冠 峥嵘岁 月 闲情逸志 死有余辜 B.响誉中外 漫江碧 透 一筹莫展 殒身不恤 C.风华正茂 历经苍 桑 罄竹难书 声名鹊起 D.鱼翔浅底 矫揉造 作 浪遏飞舟 锱铢必较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是 ( ) (1)北京大学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学术文化 ,为祖国培养了 一代又一代优秀人士。 (2)鲁迅先生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 ,他的谈话, 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 (3)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 ,但仍属于虚构的现 象。 A.领域 典型 原 形 B.阵地 典范 原型 C.阵地 典型 原 型 D.领域 典范 原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是 ( ) A.23 日傍晚,小城澳门万人空巷,市民信众早早来到湄洲妈祖金身巡 游澳门的拟定道路两旁,翘首企盼一睹仙容,膜拜这位在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目中 享有盛誉的海上女神。 B.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 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C.园丁康居工程,确定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 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D.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不能目无全牛, 本末倒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 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B.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 C.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D.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十米高、七十米长的拦河大坝 巍然屹立在天目山旁边。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2分)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 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 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 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 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 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 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 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 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 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 扁鹊曰:“苹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 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 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昔 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暴发于外,则为中害 暴:突然 B.病应见于大表 见:体现,反映 C.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 厉:厉害。 D.以更熨两胁下 更:交替,轮番。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闻其耳鸣而鼻张 蟹六跪而二螯 B.中庶子乃以扁鹊言人报虢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棉、允等之慢 D.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扁鹊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2分) ①邪气畜积而不得泄。 ②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③闻病之 阴,论得其阳。④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 ⑤有间,太子苏。 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D.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十米高、七十米长的拦河大坝 巍然屹立在天目山旁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6—10 题。(12 分)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 “太子何病,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 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 而死。,’扁鹊曰: “其死何如时?”曰: “鸡鸣至今。” 曰:“收乎?’’ 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 死, 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 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 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 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 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 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 “窃闻 高义之日久矣, 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 扁鹊曰:“苹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 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 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 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暴发于外,则为中害 暴:突然。 B.病应见于大表 见:体现,反映 C.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 厉:厉害。 D.以更熨两胁下 更:交替,轮番。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当闻其耳鸣而鼻张 蟹六跪而二螯 B.中庶子乃以扁鹊言人报虢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棉、允等之慢 D.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扁鹊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 ) (2 分) ①邪气畜积而不得泄。 ②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③闻病之 阴,论得其阳。④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 ⑤有间,太子苏。 ⑥ 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扁鹊看到虢国都城里忙于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所以到宫廷门前向中庶子打 听太子得了什么病 B.扁鹊自告奋勇要救活暴病而死的虢太子,别人不相信,扁鹊进去诊视,虢太 子耳鸣鼻张,身体还没变冷。 C.扁鹊指出太子只是昏迷而已,他用了针、熨和服药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医治, 使虢太子苏醒过来,身体也逐渐复原。 D.扁鹊十分实事求是,认为太子本身就有活过来的生机,他不过促使他恢复健 康罢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2分) (2)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2分) 三、古诗文(12分)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从下面5小题中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 题2分,共6分) (1)、看万山红 遍, 万类霜天竟自由。(毛泽东) (2)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 越 (毛泽东)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 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 声 (李白《赠汪伦》)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扁鹊看到虢国都城里忙于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所以到宫廷门前向中庶子打 听太子得了什么病。 B.扁鹊自告奋勇要救活暴病而死的虢太子,别人不相信,扁鹊进去诊视,虢太 子耳鸣鼻张,身体还没变冷。 C.扁鹊指出太子只是昏迷而已,他用了针、熨和服药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医治, 使虢太子苏醒过来,身体也逐渐复原。 D.扁鹊十分实事求是,认为太子本身就有活过来的生机,他不过促使他恢复健 康罢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 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2 分) 。 三、古诗文(12 分) (一) 1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从下面 5 小题中任选 3 小题作答,每小 题 2 分,共 6 分) (1)、看万山红 遍, , , , , , , ,万类霜天竟自由。(毛泽东) (2)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 越, , 。 (毛泽东) (3)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人。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 孤。 ,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 声。 , 。” (李白《赠汪伦》) (二)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 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 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南宋髙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一路追髙宗,直指临安(今杭州) 路追隆佑太后(在当时维系人心,抵御外侮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时人和后世所称 颂),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情势危急。南奔民众及沿途百姓深受金兵之害。47年 后,任职江西驻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行人:指困金 兵南侵而逃难的人。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1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诗,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2分 答 1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喻指 什么?人们引用时又是什么意思?(2分) 答 14、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 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2分) 答 四、现代诗文阅读 (一)7分 阅读下面的毛泽东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5、毛泽东这首词写于长征途中。这首词以悲壮凝重的笔调描绘了遵义会议后红 军胜利跨越娄山关的壮举,抒写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西风烈,长 空雁叫霜晨月。”勾勒了怎么样的典型环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 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一路追高宗,直指临安(今杭州);一 路追隆佑太后(在当时维系人心,抵御外侮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时人和后世所称 颂),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情势危急。南奔民众及沿途百姓深受金兵之害。47 年 后,任职江西驻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行人:指困金 兵南侵而逃难的人。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1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诗,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 分) 答: 。 1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喻指 什么?人们引用时又是什么意思? (2 分) 答: 14、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 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 (2 分) 答: 四、现代诗文阅读 (一)7 分 阅读下面的毛泽东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5、毛泽东这首词写于长征途中。这首词以悲壮凝重的笔调描绘了遵义会议后红 军胜利跨越娄山关的壮举,抒写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西风烈,长 空雁叫霜晨月。” 勾勒了怎么样的典型环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答:
1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什么说“从头越”这三个字用得 好?(2分) 答 17、这首词以描绘了红军什么壮举,抒写了红军怎样的精神?(2分) 答: 阅读《长江之歌》,完成①~③题。(6分)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 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髙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 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 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 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8.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分) 答 19.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2分) 答 20.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请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概括长江的特点 (2分)
1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什么说“从头越”这三个字用得 好?(2 分) 答: 17、这首词以描绘了红军什么壮举,抒写了红军怎样的精神?(2 分) 答: (二) 阅读《长江之歌》,完成①~③题。(6 分)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 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 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 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 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8.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 分) 答: 19.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2 分) 答: 20.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请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概括长江的特点。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