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诗词三首 课前识记 1.走近作者 李煜(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 世称李后主。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宋太宗毒死。能诗文、音乐、 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 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其 词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 情为主的窠白。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作品,合辑为《南唐二 主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 江绍兴)。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坚 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议和派的打击和排斥,虽然历任多种官职 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晚年在山阴闲居,直至终老 都不忘复国大业。陆游是一位高产作家,平生作诗近万首,大多数是 抒发他的爱国思想和感情的。 姜夔(约1155-1209),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第 18 课 诗词三首 1.走近作者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 世称李后主。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宋太宗毒死。能诗文、音乐、 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 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其 词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 情为主的窠臼。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 主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坚 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议和派的打击和排斥,虽然历任多种官职, 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晚年在山阴闲居,直至终老 都不忘复国大业。陆游是一位高产作家,平生作诗近万首,大多数是 抒发他的爱国思想和感情的。 姜夔(约 1155-1209),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寓居武康。一生未仕。最后在贫病交加之 中死在西子湖畔。姜夔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书法、音乐、诗词等 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多是咏物、写景、言 情之作,风格清高典雅,讲求音律,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由于精 通音律,姜夔喜欢新创自度曲(不根据旧谱自己创制新词调,共有自 度曲17首,本篇《扬州慢》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 2.相关知识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 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 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 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这些词 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 听觉、嗅觉的感受。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的 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李煜继承了晚唐以 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 词的表现领域 越课时作业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寓居武康。一生未仕。最后在贫病交加之 中死在西子湖畔。姜夔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书法、音乐、诗词等 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多是咏物、写景、言 情之作,风格清高典雅,讲求音律,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由于精 通音律,姜夔喜欢新创自度曲(不根据旧谱自己创制新词调),共有自 度曲 17 首,本篇《扬州慢》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 2.相关知识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 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 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 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这些词 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 听觉、嗅觉的感受。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的 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李煜继承了晚唐以 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 词的表现领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李煜y)雕栏玉砌q)不堪回首(kan B.塞上(se)镜中衰鬓(bin)舞榭歌台(xie) C.戍角(shi)伯仲间(b0)黍离之悲si) D.荠麦i)豆蔻年华k0u)夜雪初霁(q 解析:B项,塞si;C项,黍sh;D项,霁j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完结 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兄弟 B.夜雪初霁:雨、雪后初晴 解鞍少驻初程少:短时间 C.淮左名都左:西面 杜郎俊赏俊:卓越 D.难赋深情赋:陈述,述说 纵豆蔻词工工:工巧精美 解析:C项,左:古时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师一表真名世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千载谁堪伯仲间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纵一苇之所如 D.过春风十里予过维扬 解析:A项,副词,满数词,一(篇);B项,动词,忍匐词,能 够;C项,连词,即使介词,任凭;D项,都为动词,经过
A.李煜.(yù) 雕栏玉砌.(qì) 不堪.回首(kān) B.塞.上(sè) 镜中衰鬓.(bìn) 舞榭.歌台(xiè) C.戍.角(shù) 伯.仲间(bó) 黍.离之悲(sù) D.荠.麦(jì) 豆蔻.年华(kòu) 夜雪初霁.(qí) 解析:B 项,塞 sài;C 项,黍 shǔ;D 项,霁 jì。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完结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兄弟 B.夜雪初霁. 霁:雨、雪后初晴 解鞍少.驻初程 少:短时间 C.淮左.名都 左:西面 杜郎俊.赏 俊:卓越 D.难赋.深情 赋:陈述,述说 纵豆蔻词工. 工:工巧精美 解析:C 项,左:古时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师一.表真名世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千载谁堪.伯仲间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纵.一苇之所如 D.过.春风十里 予过.维扬 解析:A 项,副词,满/数词,一(篇);B 项,动词,忍/副词,能 够;C 项,连词,即使/介词,任凭;D 项,都为动词,经过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 ①西方炒作“藏独”,少数“藏独”分子五颜六色的脸 和反华标语不断登上媒体。 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清理规范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指导意 见》,强调对“驻省办”的清理规范工作不能 ,而必须 一鼓作气、不留死角 ③浙江义鸟市一名外来建设者致信市长,信中两千字赞 扬义鸟流管局。 拖泥带水洋洋洒洒连篇累牍 B.连篇累牍拖泥带水洋洋洒洒 C.洋洋洒洒连篇累牍拖泥带水 D.连篇累牍洋洋洒洒拖泥带水 解析: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幔过多、过长。拖泥带水:形容 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洋洋洒洒:形容文章谈话内容 丰富,连续不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O 近年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东京国际书展、首尔国 际图书展等平台,使中国出版机构与相关国家的文学版权交易不仅越 来越活跃,而且逐步走向规范。 B.根据数据显示,如今苏州市范围内共有养老机构221家、机 构养老床位57915张,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84张,供求极 不平衡。苏州面临着养老服务的严峻挑战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 ①西方________炒作“藏独”,少数“藏独”分子五颜六色的脸 和反华标语不断登上媒体。 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清理规范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指导意 见》,强调对“驻省办”的清理规范工作不能____________,而必须 一鼓作气、不留死角。 ③浙江义乌市一名外来建设者致信市长,信中________两千字赞 扬义乌流管局。 A.拖泥带水 洋洋洒洒 连篇累牍 B.连篇累牍 拖泥带水 洋洋洒洒 C.洋洋洒洒 连篇累牍 拖泥带水 D.连篇累牍 洋洋洒洒 拖泥带水 解析: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拖泥带水:形容 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 丰富,连续不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A.近年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东京国际书展、首尔国 际图书展等平台,使中国出版机构与相关国家的文学版权交易不仅越 来越活跃,而且逐步走向规范。 B.根据数据显示,如今苏州市范围内共有养老机构 221 家、机 构养老床位 57915 张,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 38.4 张,供求极 不平衡。苏州面临着养老服务的严峻挑战
C.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13省区 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已经开始进 行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 D.个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需要经历不断成熟、主动推广并被社 会所认识和认可的过程,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有的成果在几十年 的时间跨度内仍可持续可能衍生商业价值。 解析:A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 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或“显示”。D语序不当,把“可能”移到 “在几十年”前面。 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广大的诗歌需求,甚至有一种诗歌祟的氛 围,在其背后,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心灵市场。 ①而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境界也就是心灵层次,从而不断自我 超越,最终达到安心 ②而诗歌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心灵的学习或者说学问 ③好的诗歌作品能让他人读了以后感到动心 ④而这一点,也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和最渴求的 ⑤体验诗中情感,领悟诗中意境,同样达到安心的效果 ⑥诗歌的起源是感于心动于情,其过程是从心出发,用心写作, 也可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C.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 13 省区 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已经开始进 行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 D.个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需要经历不断成熟、主动推广并被社 会所认识和认可的过程,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有的成果在几十年 的时间跨度内仍可持续可能衍生商业价值。 解析:A 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 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或“显示”。D 语序不当,把“可能”移到 “在几十年”前面。 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广大的诗歌需求,甚至有一种诗歌崇拜的氛 围,在其背后,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心灵市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境界也就是心灵层次,从而不断自我 超越,最终达到安心 ②而诗歌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心灵的学习或者说学问 ③好的诗歌作品能让他人读了以后感到动心 ④而这一点,也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和最渴求的 ⑤体验诗中情感,领悟诗中意境,同样达到安心的效果 ⑥诗歌的起源是感于心动于情,其过程是从心出发,用心写作, 也可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