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6、资本主义的土地价格是怎样决定的?17、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分配的?18、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19、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新特点是怎样的?30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0 16、资本主义的土地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17、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分配的? 18、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 19、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新特点是怎样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教学自的和要求:本章学习垒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垒断是怎样形成的,金融资本是如何实施统治的,垒断与竞争的关系,断利润的来源,国家垒断资本主义的特征、作用以及实质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垒断资本主义2、垒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经济实质3、当代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推动作用4、国家垒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特点及其基本形式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重作用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第一节龙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一、垄断的形成及其基本形式(一)垄断的形成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大型的高效率的机器设备:另一方面,除追逐利润外,自由竞争也在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折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以使自己已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垒断。(1)当一个部门的生产和资本已经高度集中时,就会使竞争遇到严重的困难和阻碍。(2)由于企业规模空前扩大,除了使竞争更加困难之外,还增大了竞争的破坏性和危险性。(3)大企业不再满足于获得平均利润和一般的超额利润,因此联合起来操纵生产和销售,通过垒断价格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二)垒断组织的基本形式1、垄断组织是指垒断的大企业或大企业联盟所采取的一定组织形式。2、垄断组织的形式:(1)卡特尔:(2)辛迪加:(3)托拉斯:(4)康采恩:3、垄断利润及其决定(1)垒断利润是垒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通过控制某一个部门绝大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采取规定断价格的办法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2)垒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垄断资本对本国雇佣劳动者的剥削。b.垒断资本占有非垒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1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学习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垄断是怎样形成的,金融资本 是如何实施统治的,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的来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作用以及实 质等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2、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经济实质 3、 当代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特点及其基本形式 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重作用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 一、垄断的形成及其基本形式 (一)垄断的形成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涌 现出各种大型的高效率的机器设备;另一方面,除追逐利润外,自由竞争也在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扩 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1)当一个部门的生产和资本已经高度集中时,就会使竞争遇到严重的困难和阻碍。 (2)由于企业规模空前扩大,除了使竞争更加困难之外,还增大了竞争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3)大企业不再满足于获得平均利润和一般的超额利润,因此联合起来操纵生产和销售,通 过垄断价格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二)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 1、垄断组织是指垄断的大企业或大企业联盟所采取的一定组织形式。 2、垄断组织的形式: (1)卡特尔: (2)辛迪加: (3)托拉斯: (4)康采恩: 3、垄断利润及其决定 (1)垄断利润是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通过控制某一个部门绝大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采 取规定垄断价格的办法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 a.垄断资本对本国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b.垄断资本占有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c.垄断资本对落后国家雇佣劳动者和人民大众的剥削。d.断资本通过控制国家所支配的一部分国民收入。4、断价格及决定(1)垒断价格是指垒断组织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而凭借其垒断位所制定的一种价格,即市场价格。(2)垒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3)垒断价格包括垒断高价和垒断低价两种形式。(4)垒断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一)垒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1、垒断没有消除竞争。2、断时期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1)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2)竞争的后果更加严重。(3)非垒断组织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1、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1)银行业竞争引起银行业的集中。(2)银行业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向垒断。2、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银行的新作用就是:由简单的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垒断者。3、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1)金融资本是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形垄断资本。(2)金融寡头是指掌握巨额金融资本和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垒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3)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进行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4)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渗透与控制,主要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三)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经济现象1、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2、资本输出的必要性:(1)为国内大量“过剩”资本寻找更加有利的投资场所。(2)为扩大市场和垒断原料来源。(3)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要求。3、资本输出的可能性:(1)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2)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发展为资本输出提供了物质保证。(四)国际垄断组织在经济上瓜分世界1、国际垄断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范围的生产和资本集中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更高阶段。2、国际垒断同盟有多种形式。(五)垒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领王的瓜分32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2 c.垄断资本对落后国家雇佣劳动者和人民大众的剥削。 d.垄断资本通过控制国家所支配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4、垄断价格及决定 (1)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而凭借其垄断位所制定的一种价格,即市 场价格。 (2)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3)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4)垄断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2、垄断时期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 (1)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2)竞争的后果更加严重。 (3)非垄断组织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1)银行业竞争引起银行业的集中。 (2)银行业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向垄断。 2、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 银行的新作用就是:由简单的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 3、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金融资本是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形垄断资 本。 (2)金融寡头是指掌握巨额金融资本和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 (3)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进行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 (4)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渗透与控制,主要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 (三)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经济现象 1、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2、资本输出的必要性: (1)为国内大量“过剩”资本寻找更加有利的投资场所。 (2)为扩大市场和垄断原料来源。 (3)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要求。 3、资本输出的可能性: (1)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2)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发展为资本输出提供了物质保证。 (四)国际垄断组织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1、国际垄断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范围的生产和资本集中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2、国际垄断同盟有多种形式。 (五)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瓜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三、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一)垒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帝国主义的标志。(二)垒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经济特征和共同基础。(三)垒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四)垒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各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五)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一切,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第二节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一、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英国):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下半叶,电力、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空间技术及原子能技术等(美国)。二、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一)规模大,涉及的领域广泛而全面(三)科学技术应用手生产的转化周期缩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直接生产力(三)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先导作用(四)智力投资的重要性突出,科学研究日益社会化(五)既促进了一批新的产业群出现,又改造了许多旧的产业部门三、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推动生产力各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二)扩大再生产方式已越来越朝着内涵发展型为主的方向变化(三)产业结构渐趋现代化和高级化(四)生产日益社会化和国际化四、全面认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科技进步已经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当代资本主义进发出巨大的生产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革命的进步要受到垒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限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进行自身的调整,受此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也会表现出调整和减速的态势,有时甚至出现生产力发展倒退的情况。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3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帝国主义的标志。 (二)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经济特征和共同基础。 (三)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 (四)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各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 (五)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一切,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第二节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一、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 第一次科技革命:18 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英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19 世纪下半叶,电力、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美国);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空间技术及原子 能技术等(美国)。 二、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一)规模大,涉及的领域广泛而全面 (二)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转化周期缩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直接生产力 (三)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先导作用 (四)智力投资的重要性突出,科学研究日益社会化 (五)既促进了一批新的产业群出现,又改造了许多旧的产业部门 三、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一)推动生产力各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二)扩大再生产方式已越来越朝着内涵发展型为主的方向变化 (三)产业结构渐趋现代化和高级化 (四)生产日益社会化和国际化 四、全面认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一方面,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科技进步已经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当代资本主义迸发出 巨大的生产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革命的进步要受到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限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 进行自身的调整,受此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也会表现出调整和减速的态势,有时甚至出现生产力 发展倒退的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三节国家龙断资本主义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质(一)国家垒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空前加深。3、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所处国际条件的巨大变化(二)国家垒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是以私人垒断为基础的。2、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3、国家垒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二、国家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基本形式(一)国家垒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1、资产阶级国家成为总资本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控制、于预和调节。2、资本本身已经高度社会化。3、资本已全面国际化。4、各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经济生活的干预,产生了国际经济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5、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剥削,各类国家都被卷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1、通过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1)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形成的两个途径。(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推行国有化的原因。2、通过国家财政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1)通过国家财政参与再生产过程是最重要最普遍的手段和内容。(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福利开支、国防费用、国债利息及各种补贴3、通过国家参与金融活动来影响社会再生产过程(1)通过中央银行和一系列其他金融机构,牢牢控制整个国家的货币信用体系。(2)通过加强对私人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来保证货币金融的稳定。4、通过实行经济计划调节国民经济发展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局限性(一)国家垒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要。2、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3、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4、对社会经济运行所采取的宏观调节措施,有利于生产力较为平衡和迅速发展。5、对外关系政策的调整既保证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国家之间的矛盾。(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1、国家垒断资本主义一方面通过扩大国家财政开支来刺激经济,但另一方面又以扩大税收,34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4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空前加深。 3、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所处国际条件的巨大变化。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是以私人垄断为基础的。 2、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基本形式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 1、资产阶级国家成为总资本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控制、干预和调节。 2、资本本身已经高度社会化。 3、资本已全面国际化。 4、各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经济生活的干预,产生了国际经济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5、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剥削,各类国家都被卷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通过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形成的两个途径。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推行国有化的原因。 2、通过国家财政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1)通过国家财政参与再生产过程是最重要最普遍的手段和内容。 (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福利开支、国防费用、国债利息及各种补贴。 3、通过国家参与金融活动来影响社会再生产过程 (1)通过中央银行和一系列其他金融机构,牢牢控制整个国家的货币信用体系。 (2)通过加强对私人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来保证货币金融的稳定。 4、通过实行经济计划调节国民经济发展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局限性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要。 2、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 3、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4、对社会经济运行所采取的宏观调节措施,有利于生产力较为平衡和迅速发展。 5、对外关系政策的调整既保证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国家之间的矛 盾。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方面通过扩大国家财政开支来刺激经济,但另一方面又以扩大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