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 鲁国君主猜疑他,吴起就杀掉妻子来谋取将位。鲁国是个小国,却有战胜齐国的名声,那么 别的诸侯国就会图谋鲁国。况且鲁卫两国是兄弟之国,而君王重用吴起,就是疏远了卫国。” 于是鲁君不再信任吴起,摒弃了他。 在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要侍奉他。魏文侯询问李克:“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克说:“吴起贪图名声且喜妤女色,然而带兵打仗,连著名的司马穰苴也不能超过他。 侯就任吴起为将,让他率兵攻 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担任将军,睡觉不用褥席,行军不乘马车,和士兵分担劳苦, 魏文侯因为吴起会带兵,于是派他做西河守,以抵抗秦韩两国。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 子武侯。武侯有次乘船漂流沿西河顺流而下,半途中,武侯回头对吴起说:“山河的险固形势 多么壮美啊,这是我魏国的瑰宝。”吴起回答说:“国家的险固在仁德而不在地势险要。如果 您不推行仁政,那么这条船上的人也都会成为您的敌人。”武侯赞叹说:“好。”田文死后,公 叔接替相位。他娶了魏国公主为妻,忌妒吴起。就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人,我私下担心他 没有留魏之心。请试以公主招亲引诱他,用 这种办法来考察他。”吴起谢绝了魏侯,魏武侯就怀疑吴起没有留魏之心,因而不信任他了, 吴起害怕获罪,就离开了魏国,马上到了楚国。 楚悼王向来听说吴起贤眀,吴起一到楚国,楚悼王就仼命他做宰相。吴起便申明法度 赏罚分明,裁减冗员,废除那些疏远的王族们的爵禄,用来供养作战的将士。重在强兵利战 摒弃那些宣扬合纵连横到处奔走的说客。因此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等到楚悼王死时, 王室大臣就起来叛乱追杀吴起,吴起逃到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追击吴起的人于是射 杀吴起,同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太史公说:社会上谈论军旅的事,都要引用吴起的《兵法》,这书世上流传很广,所 以不在这里论述了,只论述他施用于行事中的实迹。人们常说:“能够做的人不一定能说,能 够说的人不一定能做。”吴起劝说魏文侯山河之险不如推行仁政,然而他在楚国行事,因为残 暴狠毒,缺少仁爱而招致杀身之祸,真是可悲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地名) 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曾祖父褒,成、哀间为右将军,祖父丹,王 莽时为大司马庸部牧,皆有名前世。范 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蜀郡太 守张穆,丹之故吏,乃重资送范,范无所受,与客步负丧归葭萌。载船触石破没,范抱持棺 柩,遂俱沉溺,众伤其义,钩求得之,疗救仅免于死。穆闻,复驰遣使持前资物追范,范又 固辞。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京兆、陇西二郡更请召,皆不应,永平初,陇 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欲以权相济,乃托病求去 融不达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 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 君困厄瞀 乱邪!”语遂绝。融系出因病,范随而养视,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 后辟公府,会薛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独往收敛之。吏以闻,显宗大怒, 召范入,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 何也?”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戇,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帝怒稍
- 6 - 他,就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 鲁国君主猜疑他,吴起就杀掉妻子来谋取将位。鲁国是个小国,却有战胜齐国的名声,那么 别的诸侯国就会图谋鲁国。况且鲁卫两国是兄弟之国,而君王重用吴起,就是疏远了卫国。” 于是鲁君不再信任吴起,摒弃了他。 在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要侍奉他。魏文侯询问李克:“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克说:“吴起贪图名声且喜好女色,然而带兵打仗,连著名的司马穰苴也不能超过他。”文 侯就任吴起为将,让他率兵攻 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担任将军,睡觉不用褥席,行军不乘马车,和士兵分担劳苦。 魏文侯因为吴起会带兵,于是派他做西河守,以抵抗秦韩两国。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 子武侯。武侯有次乘船漂流沿西河顺流而下,半途中,武侯回头对吴起说:“山河的险固形势 多么壮美啊,这是我魏国的瑰宝。”吴起回答说:“国家的险固在仁德而不在地势险要。如果 您不推行仁政,那么这条船上的人也都会成为您的敌人。”武侯赞叹说:“好。”田文死后,公 叔接替相位。他娶了魏国公主为妻,忌妒吴起。就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人,我私下担心他 没有留魏之心。请试以公主招亲引诱他,用 这种办法来考察他。”吴起谢绝了魏侯,魏武侯就怀疑吴起没有留魏之心,因而不信任他了。 吴起害怕获罪,就离开了魏国,马上到了楚国。 楚悼王向来听说吴起贤明,吴起一到楚国,楚悼王就任命他做宰相。吴起便申明法度, 赏罚分明,裁减冗员,废除那些疏远的王族们的爵禄,用来供养作战的将士。重在强兵利战, 摒弃那些宣扬合纵连横到处奔走的说客。因此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等到楚悼王死时, 王室大臣就起来叛乱追杀吴起,吴起逃到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追击吴起的人于是射 杀吴起,同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太史公说:社会上谈论军旅的事,都要引用吴起的《兵法》,这书世上流传很广,所 以不在这里论述了,只论述他施用于行事中的实迹。人们常说:“能够做的人不一定能说,能 够说的人不一定能做。”吴起劝说魏文侯山河之险不如推行仁政,然而他在楚国行事,因为残 暴狠毒,缺少仁爱而招致杀身之祸,真是可悲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18 分)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地名) 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曾祖父褒,成、哀间为右将军,祖父丹,王 莽时为大司马庸部牧,皆有名前世。范 · 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蜀郡太 守张穆,丹之故吏,乃重资送范,范无所受,与客步负丧归葭萌。载船触石破没,范抱持棺 柩,遂俱沉溺,众伤其义,钩求得之,疗救仅免于死。穆闻,复驰遣使持前资物追范,范又 固辞。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京兆、陇西二郡更请召,皆不应,永平初,陇 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欲以权相济,乃托病求去, 融不达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 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 曰: “君困厄瞀 · · 乱邪!”语遂绝。融系出因病,范随而养视,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 后辟公府,会薛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独往收敛之。吏以闻,显宗大怒, 召范入,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 何也?”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戆,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帝怒稍
解,问范曰:“卿廉颇后邪?与右将军褒、大司马丹有亲属乎?”范对曰:“褒,臣之曾祖 丹,臣之祖也。”帝曰:“怪卿志胆敢尔!”因贳之。由是显名。 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 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 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 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后频历武威、武都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建中初,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 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 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墓?不禁火,民安作。 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肃宗崩,范奔赴敬陵。时庐江郡掾严麟奉章吊国,俱会于路。麟乘小车,涂深马死,不 能自进,范见而愍然,命从骑下马与之。不告而去。麟事毕,不知马所归,乃缘踪访之。或 谓麟曰:“故蜀郡太守廉叔度,好周人穷急,今奔国丧,独单是耳。”麟亦素闻范名,以为然 即牵马造门,谢而归之。世伏其好义,然依倚大将军窦宪,以此为讥。卒于家 初,范与洛阳庆鸿为刎颈交,时人称曰:“前有 管、鲍,后有庆、廉。”鸿慷慨有义节,位至琅邪、会 稽二郡太守,所在有异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 竟:完毕 B.吏以闻,显宗大怒 闻:使…听到 C.世伏其好义 伏:佩服 D.谢而归之 谢:谢绝 解析“谢”应解释为“感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 组是(3分) A.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B.故因仕焉 置杯焉则胶 C.命从骑下马与之 失其所与,不智 D.欲以权相济 乃入见。问:“何以 战?” 解析A项都作连词,表转折:B项都作兼词,译 为“在那里”;C项动词,“给”/动词,“亲附,结
- 7 - 解,问范曰:“卿廉颇后邪?与右将军褒、大司马丹有亲属乎?”范对曰:“褒,臣之曾祖; 丹,臣之祖也。”帝曰:“怪卿志胆敢尔!”因贳之。由是显名。 · 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 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 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 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后频历武威、武都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建中初,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 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 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 ·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墓?不禁火,民安作。 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肃宗崩,范奔赴敬陵。时庐江郡掾严麟奉章吊国,俱会于路。麟乘小车,涂深马死,不 能自进,范见而愍然,命从骑下马与之。不告而去。麟事毕,不知马所归,乃缘踪访之。或 谓麟曰:“故蜀郡太守廉叔度,好周人穷急,今奔国丧,独单是耳。”麟亦素闻范名,以为然, 即牵马造门,谢而归之。世伏其好义,然依倚大将军窦宪,以此为讥。卒于家。 · · · 初,范与洛阳庆鸿为刎颈交,时人称曰:“前有 管、鲍,后有庆、廉。”鸿慷慨有义节,位至琅邪、会 稽二郡太守,所在有异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 竟:完毕 B.吏以闻,显宗大怒 闻:使……听到 C.世伏其好义 伏:佩服 D.谢而归之 谢:谢绝 解析 “谢”应解释为“感谢”。 ·· · · D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 组是(3 分) ( ) A.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 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B.故因仕焉 置杯焉则胶 C.命从骑下马与之 失其所与,不智 D.欲以权相济 乃入见。问:“何以 战?” 解析 A 项都作连词,表转折;B 项都作兼词,译 为“在那里”;C 项动词,“给”/动词,“亲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