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学案01 【学习目标】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2、提高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能力。 3、掌握消息筛选和综合分析的解题技巧。 课前预习: 伯父墓表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 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 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 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 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 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 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 “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 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 “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 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 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 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 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 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 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 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 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 士 益:有利 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 矫:假传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 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 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言文复习学案 01 【学习目标】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2、提高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能力。 3、掌握消息筛选和综合分析的解题技巧。 一、课前预习: 伯父墓表 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 , 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 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 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 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 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 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 “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 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 “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 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 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 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 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 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 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 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 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 士 益:有利 C .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 之 矫:假传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 分)( )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 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 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 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 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 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 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 二、课堂演练(山东卷)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 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 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 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 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 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 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 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 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 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 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 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 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 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 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 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 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 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 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4.把文中画线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 分) ⑵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 分) ⑶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 分) 二、课堂演练(山东卷)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 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 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 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 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 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 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 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 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 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 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 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 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 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 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
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 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 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 庆为銅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节选自 《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以为华而少 实 卒不为宗亲求位 B 我腾跃而 上军马 为击破沛公 欲以代吴汉为大司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但以刘日薄西 山 其闻 道也固先乎君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④人当知足,夸 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⑥应蒙恩泽,兴皆固 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②③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 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 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 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 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 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 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 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节选自 《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 D.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以为华而少 实 卒不为宗亲求位 A. B. 我腾跃而 上 为击破沛公 军 欲以代吴汉为大司 马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C. D. 但以刘日薄西 山 其闻 道也固先乎君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④人当知足,夸 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⑥应蒙恩泽,兴皆固 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 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 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 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 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 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 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 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 三、课后巩固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 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 类,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 逐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 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松江地滨海, 旧设巡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货,而负其 价不还。君至惩期成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 嵴涸,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精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 半。君独以私一已之梱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 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 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 分)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 分)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 分) 三、课后巩固: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 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 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 类,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 逐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 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松江地滨海, 旧设巡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货,而负其 价不还。君至惩期成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 嵴涸,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精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 半。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 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 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
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 必加详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 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 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 筮仕,秩避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 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期 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 ①梱(ku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值母病笃 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度:打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遂发愤以卒 B.填淤则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D.既为方伯所知 月出于乐山之上 秦王为赵王击缶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 分)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 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 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 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液晶,有机会升迁时却病帮,未能尽展才 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12.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
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 必加详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 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 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 筮仕,秩避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 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期 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 ①稇(ku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值母病笃 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遂发愤以卒 B.填淤则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D.既为方伯所知 月出于乐山之上 秦王为赵王击缶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 分) ( )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 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 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 表现 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液晶,有机会升迁时却病帮,未能尽展才 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12.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