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剪刀剪下一段上颚和下颚,置于显微镜下,注意观察上、下颚内面槽道的数目、大小。然 后取1片蝉的口器横切面玻片,观察食物道和唾道的嵌合情况。 (二)以蓟马代表观察锉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将蓟马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对照教材P图一进行观看,注意观察蓟马口器的喙是长还是短? 口针是根: 一上颚口针退化;颚口针发达。 (三)以天蛾成虫为代表观察刺虹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取新鲜的或经过还软的天蛾成虫1头,观察其头部下方有1个细长而卷曲似发条状的喙管,它是 由1对下颚的外颚叶嵌合而成的。首先用镊子将其拉直,再用解剖针将喙管分开,然后用剪刀将其 剪下一段,在解剖镜观察其构造特点。最后观察天蛾口器横切面玻片,注意食物道的嵌合情况。 (四)以家蝇为代表观察舐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将家蝇口器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注意观察舐吸式口器的基喙、中喙和端喙的构造特点。 (五)以家蝇幼虫为代表观察刮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取活家蝇幼虫一头(或玻片),置于解剖镜下观察,蛆头部不发达,缩于头内,口器仅剩下一 对口沟,用以刮碎食物。 (六)观看蚁狮口器的玻片,了解捕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三、以蜜蜂(或玻片)为代表观察嚼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取新鲜蜜蜂1头(或玻片),观察口器各部分,并用镊子夹住喙的各个部分进行伸缩、弯折活 动,是否能自然地折叠于头下,共有几折? 观察时首先用镊子从头部的背面仔细地沿上唇基将上唇取下,放在玻片上置于镜下观察。上唇 为横长方形的骨片,它盖于上颚的基部。 然后再用镊子取下上颚,可见上颚长而大,基部与端部较粗,中部较细,端部内侧凹成一沟。 下颚和下唇合为1个取食的重要器官,取食时组成为吸食花蜜的喙。 下颚的外颚叶发达,轴节极小,呈棒状,轴节下面是宽大的茎节;与茎节端部相连的是刀片状 的外颚叶;外颚叶基部内侧有一个比较退化的膜质的内颚叶,外侧有1个短小、分为2节的下颚须 下唇前颏长而大,光滑而色深;前颏端部中央连接的一条多毛的管状构造是中唇舌,它是由许 多骨化环和膜质环相间组成。因此,能伸缩,其腹面向里凹成一狭槽为唾道。末端稍膨大成匙状的
5.用剪刀剪下一段上颚和下颚,置于显微镜下,注意观察上、下颚内面槽道的数目、大小。然 后取1片蝉的口器横切面玻片,观察食物道和唾道的嵌合情况。 (二)以蓟马代表观察锉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将蓟马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对照教材P图—进行观看,注意观察蓟马口器的喙是长还是短? 口针是_____根;_____上颚口针退化;_____颚口针发达。 (三)以天蛾成虫为代表观察刺虹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取新鲜的或经过还软的天蛾成虫1头,观察其头部下方有1个细长而卷曲似发条状的喙管,它是 由1对下颚的外颚叶嵌合而成的。首先用镊子将其拉直,再用解剖针将喙管分开,然后用剪刀将其 剪下一段,在解剖镜观察其构造特点。最后观察天蛾口器横切面玻片,注意食物道的嵌合情况。 (四)以家蝇为代表观察舐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将家蝇口器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注意观察舐吸式口器的基喙、中喙和端喙的构造特点。 (五)以家蝇幼虫为代表观察刮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取活家蝇幼虫一头(或玻片),置于解剖镜下观察,蛆头部不发达,缩于头内,口器仅剩下一 对口沟,用以刮碎食物。 (六)观看蚁狮口器的玻片,了解捕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三、以蜜蜂(或玻片)为代表观察嚼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取新鲜蜜蜂1头(或玻片),观察口器各部分,并用镊子夹住喙的各个部分进行伸缩、弯折活 动,是否能自然地折叠于头下,共有几折? 观察时首先用镊子从头部的背面仔细地沿上唇基将上唇取下,放在玻片上置于镜下观察。上唇 为横长方形的骨片,它盖于上颚的基部。 然后再用镊子取下上颚,可见上颚长而大,基部与端部较粗,中部较细,端部内侧凹成一沟。 下颚和下唇合为1个取食的重要器官,取食时组成为吸食花蜜的喙。 下颚的外颚叶发达,轴节极小,呈棒状, 轴节下面是宽大的茎节;与茎节端部相连的是刀片状 的外颚叶;外颚叶基部内侧有一个比较退化的膜质的内颚叶,外侧有1个短小、分为2节的下颚须。 下唇前颏长而大,光滑而色深;前颏端部中央连接的一条多毛的管状构造是中唇舌,它是由许 多骨化环和膜质环相间组成。因此,能伸缩,其腹面向里凹成一狭槽为唾道。末端稍膨大成匙状的
中舌瓣,在中唇舌基部,有1对短小而薄的凹叶,凹面卷覆在中唇舌的基部,这就是侧唇舌;在前 颏端部的两侧,有1对很长的须状构造,即下唇须,分为4节。 舌为膜质,覆盖在前颏的前面;唾道从其下面通过,在末端开口,唾液从此流出并转入中唇舌 腹面的槽里,流向中舌瓣。 蜜蜂的喙只在吸食液体食物时才由下颚、下唇的有关部分拼合起来形成食物道,不用时则分开 并变折于头下,露出上颚,只有这时,才能发挥上颚的咀嚼和筑巢等功能。 作业与思考题 1.举例说明哪些口器类型是属于吸收式口器?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2.以上各类口器在构造上各有哪些特点,其功能是什么? 实验三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及胸足和翅 【目的】1、了解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及其内骨骼。 2、了解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及其类型; 3、了解昆虫翅的基本构造,脉序及翅的变化类型。 【材料】1、棉蝗(或东亚飞蝗)的液浸标本及胸部的透明骨骼标本;竹节虫、螳螂、蜚蠊、角 蝉、菱蝗和石蝇。 2、玻片标本步行虫足、棉蝗(或东亚飞蝗)后足、蝼蛄前足、螳螂前足、龙虱后足、雄性龙 虱前足和蜜蜂后足等;石蛾、夜蛾和小蜂的翅等。 3、翅的类型针插展翅标本,包括棉蝗(或东亚飞蝗)、金龟子、蝶、蝽、石蛾、蜜蜂和家蝇 等。 【用具】双目解剖镜及常解剖用具。 【内容与方法】 一、胸部 取液浸的棉蝗(或东亚飞蝗)1头,观察胸部的分节及连接情况、胸足和翅的着生位置、背板、 侧板和腹板的划分及连接等。注意各胸节具足1对,中、后胸各具翅1对,它们是区别昆虫前胸、中 胸和后胸所在处的重要标志。 (一)前胸 将棉蝗(或东亚飞蝗)的前胸连同前足取下,观察并区分背板、侧板和腹板的构造
中舌瓣,在中唇舌基部,有1对短小而薄的凹叶,凹面卷覆在中唇舌的基部,这就是侧唇舌;在前 颏端部的两侧,有1对很长的须状构造,即下唇须,分为4节。 舌为膜质,覆盖在前颏的前面;唾道从其下面通过,在末端开口,唾液从此流出并转入中唇舌 腹面的槽里,流向中舌瓣。 蜜蜂的喙只在吸食液体食物时才由下颚、下唇的有关部分拼合起来形成食物道,不用时则分开 并变折于头下,露出上颚,只有这时,才能发挥上颚的咀嚼和筑巢等功能。 作业与思考题 1.举例说明哪些口器类型是属于吸收式口器?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2.以上各类口器在构造上各有哪些特点,其功能是什么? 实验三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及胸足和翅 【目的】1、了解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及其内骨骼。 2、了解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及其类型; 3、了解昆虫翅的基本构造,脉序及翅的变化类型。 【材料】1、棉蝗(或东亚飞蝗)的液浸标本及胸部的透明骨骼标本;竹节虫、螳螂、蜚蠊、角 蝉、菱蝗和石蝇。 2、玻片标本 步行虫足、棉蝗(或东亚飞蝗)后足、蝼蛄前足、螳螂前足、龙虱后足、雄性龙 虱前足和蜜蜂后足等;石蛾、夜蛾和小蜂的翅等。 3、翅的类型 针插展翅标本,包括棉蝗(或东亚飞蝗)、金龟子、蝶、蝽、石蛾、蜜蜂和家蝇 等。 【用具】 双目解剖镜及常解剖用具。 【内容与方法】 一、胸部 取液浸的棉蝗(或东亚飞蝗)1头,观察胸部的分节及连接情况、胸足和翅的着生位置、背板、 侧板和腹板的划分及连接等。注意各胸节具足1对,中、后胸各具翅1对,它们是区别昆虫前胸、中 胸和后胸所在处的重要标志。 (一)前胸 将棉蝗(或东亚飞蝗)的前胸连同前足取下,观察并区分背板、侧板和腹板的构造
1.背板特别发达,前方盖及颈部,后方盖住中胸前部。背板中央有纵向的中隆线;两侧向下 延伸,盖在侧板之外。整个前胸背板呈马鞍型。 V华肉 画、精同 图34碗级的中。行物背板 棉蝗的中后胸背板(点击放大) 2.侧板不发达,大部分被前胸背板盖住,并与背板前下方内壁相贴,仅前下角外露呈三角形 骨片。用镊子夹住这块三角形骨片,慢慢地将它与背板内壁拉开,可见前侧片实际上是1块 反“D”形骨片。后侧片更小,必须从背板的内面观察,它位于前胸侧内突的下方,是1块很小的三 角形骨片。 3.腹板不太发达,主要由基腹片及具刺腹片组成。基腹片较大,其前侧角延伸与前侧片连 接,形成基前桥。具刺腹片较小,呈三角形,在中央有一纵陷,即内刺突陷,里面为片状的内刺 突。 有些昆虫如棉蝗、叩甲等前胸腹板上有明显的锥状或圆柱状突起,称前胸板突,其大小与形状 是重要的分类特征。注意东亚飞蝗有无前胸腹板突? 昆虫的前胸构造虽然较简单,但其大小、形状在不同类群中有很大的变化。观察積翅目的石 蝇。三个胸节的形状和大小是否相似?竹节虫的前胸很;螳螂的前胸很;菱蝗的前胸背板 向后延伸,直达腹部;蜚蠊的前胸背板向前扩展,几乎盖住整个;角蝉前胸背板扩展呈各 种奇异的角状突起等。 (二)中、后胸(具翅胸节) 为了适应飞行的需要,它们在构造上比较一致,彼此紧密连接,并有明显的沟,以形成坚强的 飞行机械。以棉蝗(或东亚飞蝗)为例进行观察。 1.背板将液浸的棉蝗(或东亚飞蝗)背面向上,头向前,固定于蜡盘中,再把前、后翅展开 固定,然后观察中胸背板的构造
1.背板 特别发达,前方盖及颈部,后方盖住中胸前部。背板中央有纵向的中隆线;两侧向下 延伸,盖在侧板之外。整个前胸背板呈马鞍型。 棉蝗的中后胸背板(点击放大) 2.侧板 不发达,大部分被前胸背板盖住,并与背板前下方内壁相贴,仅前下角外露呈三角形 骨片。用镊子夹住这块三角形骨片,慢慢地将它与背板内壁拉开,可见前侧片实际上是1块 反“D”形骨片。后侧片更小,必须从背板的内面观察,它位于前胸侧内突的下方,是1块很小的三 角形骨片。 3.腹板 不太发达,主要由基腹片及具刺腹片组成。基腹片较大,其前侧角延伸与前侧片连 接,形成基前桥。具刺腹片较小,呈三角形,在中央有一纵陷,即内刺突陷,里面为片状的内刺 突。 有些昆虫如棉蝗、叩甲等前胸腹板上有明显的锥状或圆柱状突起,称前胸板突,其大小与形状 是重要的分类特征。注意东亚飞蝗有无前胸腹板突? 昆虫的前胸构造虽然较简单,但其大小、形状在不同类群中有很大的变化。观察襀翅目的石 蝇。三个胸节的形状和大小是否相似?竹节虫的前胸很_____;螳螂的前胸很_____;菱蝗的前胸背板 向后延伸,直达腹部_____;蜚蠊的前胸背板向前扩展,几乎盖住整个_____;角蝉前胸背板扩展呈各 种奇异的角状突起等。 (二)中、后胸(具翅胸节) 为了适应飞行的需要,它们在构造上比较一致,彼此紧密连接,并有明显的沟,以形成坚强的 飞行机械。以棉蝗(或东亚飞蝗)为例进行观察。 1.背板 将液浸的棉蝗(或东亚飞蝗)背面向上,头向前,固定于蜡盘中,再把前、后翅展开 固定,然后观察中胸背板的构造
中、后胸背板构造相似,由端背片、前盾片、盾片、小盾片、后小盾片等组成。侧缘不整齐, 并以膜质与侧板和翅基相连。 棉蝗的端背片是背板最前端的狭长骨片,前脊沟和前盾沟在中央一段靠得很近;(而东亚飞蝗 的前脊沟和前盾沟在中央一段重合)。在端背片之后有1块中间狭窄、两侧膨大的骨片即前盾片(在 东亚飞蝗中前盾片被分割为两块,分别位于盾片的左、右前侧角处)。中央最大的一片为盾片,盾 片的两侧缘骨化较强,前端向外突出,形成前背翅突,是翅在背面的主要支点。在盾片之后略呈三 角形的骨片是小盾片,小盾片在近中后部改处中央隆起,其后有1“V”形沟,将小盾片分为前、后、 左、右几小块。盾间沟不太明显,大部分已消失。 后胸背板的端背片已被中胸盖住,由第1腹节端背片向前扩展而成,与后胸小盾片接合很紧,形 成后胸背板最后的一部分。 2.侧板将棉蝗(或东亚飞蝗)头向左侧放于蜡盘中,固定后,再用针把翅展开固定于蜡盘 中,进行观察。每节的侧板上面与翅基部有膜质相连,下面与侧腹沟及基节窝分界。侧板中央有1 条侧沟把每节的侧板分为前、后两片,分别称为前侧片和后侧片。侧沟的上端膨大形成侧翅突,下 端膨大形成侧基突。(请注意观察这两个突起各与翅和足有什么关系?)。 此外,在侧板上方的膜质区内,有几块小骨片,称为上侧片。在侧翅突前面的2块分别称为前 上侧片,侧翅突后面的1块为后上侧片。前侧片在基节窝前方与腹板并接形成基前桥。 胸部有两对气门,中胸气门位于前侧片以前的节间膜上,后胸气门则位于中足基节窝的后上方 中、后胸分界线之前。 3.腹板将棉蝗(或东亚飞蝗)的腹板向上,可见中胸腹板合并形成1大块甲状腹板。在中胸 腹板呈倒凹形,腹板前缘有1条前腹沟将基腹片划分出1块狭长的骨片,即前腹片,其后面1块大的 骨片为基腹片,基腹片中央有1条横沟即腹脊沟,其两端的陷口是腹内陷,腹脊沟的中间(东亚飞 蝗)或中下部有1个凹陷,即内刺突陷,小腹片位于其下,左右两侧各1片。 后胸腹板呈凸形,无前腹片,基腹片的前方突出于中胸的两小腹片之间,小腹片位于基腹片后 面的两侧,二者间没有沟划分。后胸腹板后面也没有间腹片。基腹片后部中央的小骨片,则为第1 腹节的前腹片,后胸腹板的后面没有具刺腹片。 为了使整个胸节成为强有力的飞行机械,侧板必须与背板和腹板上下紧密相连,前侧片与前盾 片形成翅前桥,后侧片与后背片形成翅后桥,侧板在胸足基节窝的前、后与腹板相接,分别形成基 前桥与基后桥。 (三)胸部的内骨骼
中、后胸背板构造相似,由端背片、前盾片、盾片、小盾片、后小盾片等组成。侧缘不整齐, 并以膜质与侧板和翅基相连。 棉蝗的端背片是背板最前端的狭长骨片,前脊沟和前盾沟在中央一段靠得很近;(而东亚飞蝗 的前脊沟和前盾沟在中央一段重合)。在端背片之后有1块中间狭窄、两侧膨大的骨片即前盾片(在 东亚飞蝗中前盾片被分割为两块,分别位于盾片的左、右前侧角处)。中央最大的一片为盾片,盾 片的两侧缘骨化较强,前端向外突出,形成前背翅突,是翅在背面的主要支点。在盾片之后略呈三 角形的骨片是小盾片,小盾片在近中后部处中央隆起,其后有1“V”形沟,将小盾片分为前、后、 左、右几小块。盾间沟不太明显,大部分已消失。 后胸背板的端背片已被中胸盖住,由第1腹节端背片向前扩展而成,与后胸小盾片接合很紧,形 成后胸背板最后的一部分。 2.侧板 将棉蝗(或东亚飞蝗)头向左侧放于蜡盘中,固定后,再用针把翅展开固定于蜡盘 中,进行观察。每节的侧板上面与翅基部有膜质相连,下面与侧腹沟及基节窝分界。侧板中央有1 条侧沟把每节的侧板分为前、后两片,分别称为前侧片和后侧片。侧沟的上端膨大形成侧翅突,下 端膨大形成侧基突 。(请注意观察这两个突起各与翅和足有什么关系?)。 此外,在侧板上方的膜质区内,有几块小骨片,称为上侧片。在侧翅突前面的2块分别称为前 上侧片,侧翅突后面的1块为后上侧片。前侧片在基节窝前方与腹板并接形成基前桥。 胸部有两对气门,中胸气门位于前侧片以前的节间膜上,后胸气门则位于中足基节窝的后上方 中、后胸分界线之前。 3.腹板 将棉蝗(或东亚飞蝗)的腹板向上,可见中胸腹板合并形成1大块甲状腹板。 在中胸 腹板呈倒凹形,腹板前缘有1条前腹沟将基腹片划分出1块狭长的骨片,即前腹片,其后面1块大的 骨片为基腹片,基腹片中央有1条横沟即腹脊沟,其两端的陷口是腹内陷,腹脊沟的中间(东亚飞 蝗)或中下部有1个凹陷,即内刺突陷,小腹片位于其下,左右两侧各1片。 后胸腹板呈凸形,无前腹片,基腹片的前方突出于中胸的两小腹片之间,小腹片位于基腹片后 面的两侧,二者间没有沟划分。后胸腹板后面也没有间腹片。基腹片后部中央的小骨片,则为第1 腹节的前腹片,后胸腹板的后面没有具刺腹片。 为了使整个胸节成为强有力的飞行机械,侧板必须与背板和腹板上下紧密相连,前侧片与前盾 片形成翅前桥,后侧片与后背片形成翅后桥,侧板在胸足基节窝的前、后与腹板相接,分别形成基 前桥与基后桥。 (三)胸部的内骨骼
将透明或不透明的棉蝗(或东亚飞蝗)标本从一侧的中部纵向剪开,展开放于蜡盘中,里面向 上,观察和辩认以下构造: 1.悬骨它是背板的前脊沟内陷形成的前内脊发展而来的片状构造,以供强大背纵肌着生,胸 部背面有3对发达的悬骨。第1对位于中胸的前面,第2、3对分别位于后胸的前面和后面。第3对是 第一腹节背板的前脊沟内陷形成。第1、3对近椭圆形;第2对近长方形,且较第1、3对发达。注意 观察未透明标本的背纵肌是如何着生的? 2.侧内脊和侧内突它们都是由侧板的侧沟内陷的而形成的。部分侧内脊向内延伸成臂状构造 称为侧内突。注意观察的侧内突与腹内突是如何相接的?这一构造与飞行机械有何关系? 3.腹内脊和腹内突(又称叉突)腹内脊是腹脊沟内陷所形成脊状突起,腹内脊的两端发展成 发达的骨片称为腹内突。中、后胸的腹内突基部呈柄状,端部向侧上方扩伸呈匙状,与侧内突对 应,并以肌肉连接。 4.内刺突它是间腹片内陷而形成的突起,以供部分腹纵肌着生。观察棉蝗(或东亚飞蝗)前 胸、中胸、后胸内刺突的有无及各自的发达程度。 二、胸足 前足的基本构造(点击放大) (一)的基本构造 1.观察棉蝗(或东亚飞蝗)的前足,它是由节、节、节、节、节和 节组成。基节较,以膜与胸部相连,上缘有一个关节窝与侧基突支接;转节是很,略 似呈筒形;腿节往往是足的最的一节,呈长筒形;胫节为形,其腹面有两列刺,胫节可 以折贴于腿节之下;跗节位于胫节末端,分为节,第1和第3节长,第2节较短,各节腹面有成 对的肉质跗垫、第1跗节下面有对跗垫;前跗节包括对爪和个中垫。 2.观察蜻蜓的胸足,注意它的转节分为节。 3.跗节在各类昆虫中变化较大,可以有2~5个节,在同种昆虫的3对足中,其跗节的数目也可 以不同,步甲的跗节为、 伪步甲的跗节为
将透明或不透明的棉蝗(或东亚飞蝗)标本从一侧的中部纵向剪开,展开放于蜡盘中,里面向 上,观察和辩认以下构造: 1.悬骨 它是背板的前脊沟内陷形成的前内脊发展而来的片状构造,以供强大背纵肌着生,胸 部背面有3对发达的悬骨。第1对位于中胸的前面,第2、3对分别位于后胸的前面和后面。第3对是 第一腹节背板的前脊沟内陷形成。第1、3对近椭圆形;第2对近长方形,且较第1、3对发达。注意 观察未透明标本的背纵肌是如何着生的? 2.侧内脊和侧内突 它们都是由侧板的侧沟内陷的而形成的。部分侧内脊向内延伸成臂状构造 称为侧内突。注意观察的侧内突与腹内突是如何相接的?这一构造与飞行机械有何关系? 3.腹内脊和腹内突(又称叉突) 腹内脊是腹脊沟内陷所形成脊状突起,腹内脊的两端发展成 发达的骨片称为腹内突。中、后胸的腹内突基部呈柄状,端部向侧上方扩伸呈匙状,与侧内突对 应,并以肌肉连接。 4.内刺突 它是间腹片内陷而形成的突起,以供部分腹纵肌着生。观察棉蝗(或东亚飞蝗)前 胸、中胸、后胸内刺突的有无及各自的发达程度。 二、胸足 前足的基本构造(点击放大) (一)的基本构造 1.观察棉蝗(或东亚飞蝗)的前足,它是由_____节、_____节、_____节、_____节、_____节和 _____节组成。基节较_____,以膜与胸部相连,上缘有一个关节窝与侧基突支接;转节是很_____,略 似呈筒形;腿节往往是足的最_____的一节,呈长筒形 ;胫节为_____形,其腹面有两列刺 ,胫节可 以折贴于腿节之下;跗节位于胫节末端,分为_____节,第1和第3节长,第2节较短,各节腹面有成 对的肉质跗垫、第1跗节下面有_____对跗垫;前跗节包括_____对爪和_____个中垫。 2.观察蜻蜓的胸足,注意它的转节分为_____节。 3.跗节在各类昆虫中变化较大,可以有2~5个节,在同种昆虫的3对足中,其跗节的数目也可 以不同, 步甲的跗节为_____、 伪步甲的跗节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