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壞,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 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 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 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 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尠有屈焉 屈:屈辱 鸠率僧旅 鸠:聚合。 C.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D.遗其珍物 遗:赠送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唯《易》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拂衣而出 倚歇而和质 C.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D.复还焉蜀 且贰焉楚也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 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 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 品德 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 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 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 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 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 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尠有屈.焉 屈:屈辱。 B. 鸠.率僧旅 鸠:聚合。 C. 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D. 遗.其珍物 遗:赠送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唯《易》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 拂衣而.出 倚歇而.和质 C. 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D.复还焉.蜀 且贰焉.楚也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 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 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 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 品德。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 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解析:屈:屈服。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8.B 解析:而: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解析:“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与原文“叟孤飘坎壞,未有仕路”不合。 20.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山畏其笔 21.(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 认出。(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2009年高考题 1.(09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 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 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 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9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 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 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 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 《答庄充书》,有删节) 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
17.A 解析:屈:屈服。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8. B 解析:而: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19.D 解析:“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与原文“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不合。 20.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21. (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 认出。 (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2009 年高考题 1.(09 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李 迪 贤 相 也 方 仁 宗 初 立 章 献 临 朝 颇 挟 其 才 将 有 专 制 之 患 迪 正 色 危 言 能 使 宦 官 近 习 不 敢 窥 觎 而 仁 宗 君 德 日 就 章 献 亦 全 令 名 古 人 所 谓 社 稷 臣 与 斯 见 之 。 答案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 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9 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 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 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 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 选自 杜 牧 《答庄充书》,有删节) 答案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