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惬意qie 静谧bi 伊甸园dian惊鸿一瞥pie B.乘势 cheng戏谑xue可塑性suo 跬步千里kui C.佳肴ydo 苋菜xidn瞭望哨liac 独辟蹊径ⅹi D.篆刻 zhuan黝黑you口头禅chan力能扛鼎kang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扮靓商贾关怀倍至余音绕梁 B.辐员魁梧天花乱坠彪炳千古 C.联袂眈误沧海一粟插科打诨 D.寒暄遴选克勤克俭针锋相对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生苦乐关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 福,原因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 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 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D.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 通文明,增强法律意思,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 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 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晓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茶杯几 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1/11
1 / 11 绝密 ★ 启用前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 ...一组是 A.惬.意 qiè 静谧.bì 伊甸.园 diàn 惊鸿一瞥.piē B.乘.势 chéng 戏谑. xuè 可塑.性 suò 跬.步千里 kuǐ C.佳肴. yáo 苋.菜 xiàn 瞭.望哨 liào 独辟蹊.径 xī D.篆.刻 zhuàn 黝.黑 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 kāng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A.扮靓 商贾 关怀倍至 余音绕梁 B.辐员 魁梧 天花乱坠 彪炳千古 C.联袂 眈误 沧海一粟 插科打诨 D.寒暄 遴选 克勤克俭 针锋相对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 ...的一句是 A.人生苦乐关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 福,原因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 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 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D.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 通文明,增强法律意思,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答案〗 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 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 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晓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茶杯几 盏,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晓月爬上柳梢 ④是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②③④① 答案〗C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魏略》日: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 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 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蚝,时适有人以牦牛尾与备,备因手结之。亮乃进 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聒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聒而答日:是何言欤! 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 度如何邪?′备日:亦不如。日: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非无 计乎?′备日: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 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今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 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鄱,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则非亮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 书局简体字版)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 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脫漏。秦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间傍遗诶按三 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岀入百载注记纷错毎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 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岀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 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2/11
2 / 11 ③不知不觉,一弯晓月爬上柳梢 ④是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答案〗 C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 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 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牦牛尾与备,备因手结之。亮乃进 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欤! 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 度.如何邪?’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非无 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 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今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 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则非亮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 书局简体字版)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 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 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 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 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次:驻军 B.乃投吒而言曰投:扔掉 C.将军自度如何邪度:估计D.则非亮诣备 谒见 〖答案〗A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 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答案〗A 7、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 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答案〗B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 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 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 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面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 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答案〗C 具体停顿: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 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3分 〖答案〗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经,(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非无计乎?(4分) 〖答案〗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 不是办法吧!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3分) 〖答案〗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3/11
3 / 11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 B.乃投.毦而言曰 投:扔掉 C.将军自度.如何邪 度:估计 D.则非亮诣.备 诣:谒见 〖答案〗A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 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答案〗A 7、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 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答案〗B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 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 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 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 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答案〗 C 具体停顿: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 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3 分) 〖答案〗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经,(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非无计乎?(4 分) 〖答案〗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 不是办法吧! (3) 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3 分) 〖答案〗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鱖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句。(1分) 〖答案〗桃花流水鳜鱼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答案〗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地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 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了词人内心的纯净 (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 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经·卫风·氓》 (2)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士不敢弯而报怨 (3)海客谈瀛洲 四、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 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 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 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 能产生这种幻觉。—位17世纪的法国硏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 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 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会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 4/11
4 / 11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 分) 钓船归 贺 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 句。(1 分) 〖答案〗桃花流水鳜鱼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 分) 〖答案〗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地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 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了词人内心的纯净。 (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4 分) 〖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 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 _______________,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 《过秦论》 (3) _____________,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士不敢弯而报怨 (3)海客谈瀛洲 四、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 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 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 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 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 17 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 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 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会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
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 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 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土大加 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 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交易,因为它会让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 不阻止这种贸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印第 安卖给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人和中美 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 殖民者使阿兹台克和其他的当地的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 酒。187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 民者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 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囯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 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干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 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 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税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 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土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 继承吗? 12、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 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 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4分) 〖答案要点提示〗喜欢烈酒以酒治人 5/11
5 / 11 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 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 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 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 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交易,因为它会让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 不阻止这种贸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印第 安卖给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人和中美 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 殖民者使阿兹台克和其他的当地的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 酒。1876 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 民者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 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 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千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 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 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税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 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 继承吗? 12、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_______________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 _______________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4 分) 〖答案要点提示〗 喜欢烈酒 以酒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