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甚则撮空摸床,此丧魂病也;儿病时目睛 视物不转,或目合不开,或哭而无泪,或不哭 变蒸辨 而泪出,皆肝绝也。 幼科谓要儿生下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 心者,手少阴火也,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虚 日为一蒸。变者、变生五脏:蒸者、蒸养六腑, 则困卧悸动不安;心血足则面色红润易养;心 长气血而生精神益智慧也。积五百七十六日而 维亏则面色昏黯难养,热甚则津液千而病渴,神 毕。凡遇变蒸,必身有热。或有惊惕,而口面 乱而卧不安,喜伏卧,舌破成疮,又为重舌木 唇舌俱不变色,身热或重轻,而精神与常无异。 香,舌出不收之病。此病丹瘤、斑疹、龙缠、虎 口中气出温和,三四日间自愈。或有热不退,乳 0 带、虫疥、漂疮,皆心之证也。如心病久·汗 母宜服小柴胡则安。此犹为幼科中杰出者之言 出发润,或舌出不收,暴痦不语,或神昏溃乱, 也。乃考其变蒸方中,有用犏银丸之巴豆、水 或班疹变黑,此皆心绝也。 银、黑铅、京墨、麝香之类而峻下之者。夫既 脾者,足太阴土也,为水谷之海。实则困 日长气血、生精神、益智慧,惟宜助其升生可 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伤湿则为肿为 也。顾且用毒劣,灭其化元,不几于非徒无益 胀,为黄为吐泻,故脾病则腹痛。脾疳则肚大 而又害之耶?据其说,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应 膏筋;脾热则口臭唇疮,饮食不为肌肤,吐舌 人身三百六十五骨节。内除手足四十五余骨外, 舌,口干饮水,寒测口角流涎,谓之滞颐;气 止三百二十数,以生下一日主十段,十日百段, 不和则口频撮;虚则肉削而覆,不喜饮食;伤 三十二日则三百二十段为一变而以天一生水, 食则成积;积久则成疳成癖:如脾久病,大肉 地二生火为次序,则一变肾,二变膀胱,三变 消削,肚大膏筋,或遍身虚肿,或吐泻不止,饮 心,四变小肠,五变肝,六变胆,七变肺,八 食不入,或多食而瘦,或虫出于口,或唇蹇面 变大肠,九变脾,十变胃。虽无实据,而理有 缩,皆脾绝也。 可取。即令以此为准,亦见确然不易之法。乃 脾者,手太阴金也,实则闷乱喘促,虚则 又有以水火相生为言者,则似为一肝、二胆、三 便气长出。《经》日:寒伤肺。由儿之衣薄受寒 心、四小肠、五脾、六胃、七肺、八大肠、九 也。《经》日:热伤肺。由儿之衣厚郁热也。寒 肾、十膀胱矣。复有以木金相克为言者,则又 热伤肺,则气逆面为嘴为咳。脾受风,则喷嚏 为一肝、二胆、三肺、四大肠、五心、六小肠、 面流清涕;受寒则鼻塞,呼吸不利:受热则鼻 七脾、八胃、九肾、十膀胱矣。夫小儿脏腑骨 千,或为衄血;成疳则鼻下赤烂;喘不止则面 度,生来已定,毫不可以移易者,则变蒸应有 肿,咳不止则胸骨高,渭之龟胸。燥则渴不止, 定理。今则各逞已见,各为薄说,然则脏蔚竟 好饮水,渭之隔消。如脾久病,咳嫩连绵,喘 可以倒置,骨度亦可以更张,是非真伪,从何 想不休,或肩息,或龟胸,或咳血不止,或鼻 究诘。谓天一生水者为是,则木火相生、木金 孔黑燥,或鼻孔开张而喘,或泻痢不休,大孔 相克者非矣,谓木火相生、木金相克者为是,则 如,,或面目虚浮,上喘气逆,皆脾绝也。 天一生水者非矣,徒滋葛薄,迄无定论。将使 肾者、足少阴水也,虚则目畏明,目中白 来学何所适从?所幸变蒸非病,可任其侧倒错 请多,其颅即解,色觥白,骨例不满,儿必畏 乱。例倒变蒸为渊,率宜依经用药者,岂不以 寒。多为五软之证,尻骨不成刚坐迟,髁骨不 脾病而治肾,膀就满而治胃乎?总之,此等阁 成则行迟,真阳不足则齿迟,血脉不荣则发稀, 执之言,不可为训。盖天地阴阳之理数,可限 心气不足则语迟。热则耳中出脓生疳。如肾病 而不可限,如五运六气为一定不易之规,而有 久,身下窜,目中如见鬼状,或骨凑期,卧不 应至不至、不应至而至、往来胜复、主客加临、 能起,或二便遗失,此肾败也。 有应不应之脾;天地尚且如斯,而况婴儿之生? 风土不侔、赋桌各异、时令有遗、青攀非一,而 ·22·
以此等定局、以限其某时应变,某时应蒸,子 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纯粹之情,熔液而成 临证四十余载,从未见一儿依期作热而变者。有 胎:淫佚之火,善之则为胎毒矣。静人生而静, 自生至长·未尝一热若;有生下十朝半月而常 天之性也;感物而动,人之欲也。成胎之后,其 多作热者·岂变蒸之谓乎?凡小儿作热·总无 母之关系尤紧。凡思患火起于心,慧怒火生于 一定,不必拘泥,后贤毋执以为实。而以正病 肝,悲哀火郁于肺,甘肥火积于膊,淫纵火发 作变蒸,迁延时月,误事不小。但依证治疗,自 于肾,五欲之火隐于母胞,递结为胎毒。凡胎 可生全 薛之发,如虫疥流丹,湿疮痈疖结核,重舌木 张景岳日:小儿变蒸之说,古所无也,至 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描胎黄之类 西晋王叔和始一言之。自隋唐巢氏以来,则日 是也。若夫七日之脐风,百日之痰嗽,半岁之 相传演,其说益繁。然以予观之,则似有未必 真搐,一周之流丹,此又毒之至酷至烈而不可 然者。何也,盖儿胎月足离杯,气质虽未成实, 解者也。 而脏腑已皆完备。及既生之后,凡长养之机,则 胎寒者,母娠时患热病,多服寒凉之药,又 如月如苗、一息不容有间。百骸齐到,自当时 或过餐生冷儿受之。生后昏昏多睡,间或观乳 异而日不同、岂复有此先彼后,如一变肾二变 泻白,此内因也。或百日之内,忽病战渠口冷, 膀胱,及每变必三十二日之理乎?又如小儿之 手足卷曲不伸,腹痛啼叫不止,此生后受赛得 病与不病,余所见者治者,盖亦不少。凡属违 之。治宜温散,指迷七气汤、助周青为佳。 和,则不因外感,必以内伤。初未闻有无因而 胎热者,母娠时曾食辛热炙博之物,或融 病者,岂真变蒸之谓耶?又见保护得宜,而自 热病,失于清解,使儿受之。生后口闭面赤,眼 生至长,毫无疾病者不少,抑又何也?虽有暗 胞浮肿,弩身呢呢作声,或啼叫惊烦,瀘身壮 变之说,终亦不能信。然余恐临症者,有执迷 热,小便黄涩,此胎热也。若不早治,则丹 之误,故道其愚昧若此,明达者以为然否。 疮疖,由此而至。宜集成沆瀣丹,徐眼解之,以 平为度。 卷 二 胎搐者,母娠时曾因惊恐,气传于子。生 后频频作搐,其后身热而青,手足描,牙关 胎病论 紧闭,腰直身僵,晴邪目闭,多帝不乳,此乃 儿之初生有病,亦推胎弱、胎毒二者而已 胎痫不治之证。如因身有热而作者,必先啼叫, 矣。胎弱者,禦受于气之不足也。于于父母,一 虽日胎病,由外因也,宜天麻丸。后以六味地 体面分,而集受不可不察。如桌肺气为皮毛,肺 黄汤,滋其化源,久服自愈。 气不足,则皮薄怯寒,毛发不生;集心气为血 盘肠气者,幼科称内吊者是也。皆因胎气 脉,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彩;受脾 郁积,喜结荣卫,五驻六腑,无一舒畅。其气 气为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 不能升降,筑隘肠周之间,抵心而痛。其声藏 肝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 辘,如猫吐恶,干啼口开,手足皆冷,宜琥散 受肾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节软弱,久不能 通气,调中散及木香丸。 行。此皆胎桌之病,随其脏气而求之。所调父 脐突者,小儿多啼所致也。脐之下为气海, 强母弱,生女必羸;父弱母掏,生孔必弱。故 啼哭不止,则触动气海,气动于中,则睛突于 小儿有头破橛解、神慢气怯、项软头倾、手足 外。其状突出先浮,知吹起者,捏之则数有声。 软、齿生不齐、发生不黑、行住坐立、须人 用乱发烧灰、柘矾等分为细末,敷突脐上,以 扶技者,此皆胎桌不足之故也。 膏药贴之自消。 胎毒者,即父母御门相火之毒也。命门者, 不乳者,小儿生下二三日间,忽然不乳,幽 男子以戴精,女子以系胞,道家谓之下丹田也。 询问之,勿以不乳作脐风治。盖脐风有多帝操 ·23·
口之证,此则无之,但不乳耳。有吐乳、乳之 香各五钱公丁香三钱藿香叶云茯苓 又吐者,或因拭口不净,恶秽入腹也。宜用槟 漂白术士妙真青桂西砂仁炙甘草各 郴、木香、甘草煎汤与服。如啼哭不乳者,腹 一两广陈皮一两二钱洋沉香二钱准山 嘉也,亦胎赛之证。宜木香、丁香、乳香、当 药一两五钱 归、甘草煎汤与服。如无已上诸证,无故不乳, 为末,蜜丸芡实大,每一丸,炒米汤化服。 宜问其母之乳汁多少,乳多者伤乳也,宜少节 集成沆瀣丹治小儿一切胎毒、胎热胎黄、 之,不久自思乳矣。乳少者必有他证,细心察 面赤目闭、鹅口疮、重舌木舌、喉闭乳娥、浑 之。 身壮热、小便黄赤、大便闭结、麻疹斑凛、游 胎黄者,儿生下面目浑身皆黄如金色,或 风疥癣、流丹瘾疹、痰食风热、痄腮面肿、十 目闭,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皮 种火丹、诸般风搐,并皆神效。 肤生疮,不思乳食,啼哭不止,此胎中受湿热 此方古书未载,得之异授。微似古之神芎 也。宜茵陈地黄汤,母子同服,以黄退为度。 丸,近有能者,妙出化裁而增损之,遂为幼科 胎肥者,儿生下遍身肌厚,肉色遍红,面 有一无二之神方,作三焦之主治。盖凡脏气流 色亦红,面黑睛多,时时生痰。自满月以后,渐 通者,必不郁滞。或受毒于妊前,或感邪于诞 肌瘦,五心热面大便难,白晴粉红色,此名 后,遂尔中气抑郁,则见以前诸证。方内所用 胎肥。是亦在胎时,母食甘肥,湿热太过,流 黄芩清上焦之热,黄柏清下焦之热,大黄清中 入胞中。以致形质虚肥,血分套热也。加减大 焦之热,又猎其有推陈致新之功,活血除烦之 违翘饮,外以浴体法浴之。 力。能导三焦郁火,从婉门面出。犹虑苦寒凝 胎怯者,生下面无精光,肌肉痰薄,大便 腻,复加槟榔、枳壳之辛散,为行气利痰之佐 白雨身无血色,目无精彩,时时哽气多哕者,此 使。川芎、薄荷,引头面风热从高而下趋,连 即胎怯也。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 翘解毒除烦,赤芍调荣活血,牵牛利水,走气 孕妇。成胎之际,元精既已浇漓;受胎之后,气 分而舒郁;滑石清润,抑阳火而扶阴,又能引 血复难长养。以致生来怯弱,若后天调理得宜 邪热从小便而出。用治以前有余诸证,应如桴 者,十可保全一二。调元散助之。 鼓,予生平最慎攻伐,惟此方用之最久。功效 【入方】 莫能弹述,真济世之良方也。 指迷七气汤一切腹痛寒热,多啼不乳等 杭川芎酒洗锦庄黄酒洗实黄芩酒炒厚 证,皆由阴阳不升降,气道套塞面然。并宜此 川柏各九钱酒妙黑牵牛妙取头末六钱薄荷 方。凡人身内之气,呼吸出入,无刻不与天道 叶四钱五分粉滑石水飞六钱尖槟榔七钱五 阴阳之气通。故六淫外袭,则感雨致病,翕受 分童便洗酷陈枳壳四钱五分麸炒净连翘除去 之理也。内气闭塞,则天道不通,升者不升,降 心隔取净京赤芍炒各六钱 春不降,热寒由此而生也。是方疏利脏腑,神 上十一味,依方炮制。和匀焙燥,研极细 化无穷,最宜领会。 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月内之儿,每服一 广陈皮杭青皮藿香叶芽桔梗蓬莪 丸,稍大者二丸,俱用茶汤化服,乳母切忌油 莱香附米法半夏上肉桂公丁香 腻。但觉微有泄泻,则药力行,病即减矣。如 益智仁炙甘草 不泄,再服之。重病每日三服,以意为度。此 生姜、红枣,叹咀,水二碗、煎至一碗,母 方断不峻厉,幸毋疑畏,惟胎寒胎怯面青白者, 子同服。 忌之。 助胃膏治胎寒内钓,胃气虚弱,胸胁胀 天麻丸治胎搐。先以此丸通其经络,次 满,现乳便青。 服地黄丸。 白豆蔻肉豆蔻面包煨去油人参广木 明天麻姜制法半夏北防风川羌活 ·24·
牛胆星直僵蚕北全蝎各五钱 等分,入葱白二寸,盐一钱,水煎空心服 为末,蜜丸芡实大,每一丸。钩藤汤下。 茵陈地黄汤治初诞小儿面目浑身其黄如 六味地黄丸即仲景所制金匮地黄丸。原 金,胎中受湿热也。 治肾水亏损,小便淋沥,头目眩晕,腰腿酸软, 怀生地京赤芍正川芎大当归天花 阴虚发热,自汗盗汗,憔悴瘦弱,精神疲困。壮 粉赤茯苓结猪苓茵陈蒿宣泽泻 水之主,以制阳光,此方是也。 诸药随时定分两,水煎,母子同服。 钱仲阳以之治小儿胎怯,禀受先天不足,并 大连翘饮治胎肥,解热毒。 肝疳白膜遮晴,泻血失音,身瘦疮疥,肾怯语 净连翘霍麦穗白滑石牛蒡子车前 迟,解颅行迟等证。 子川川木通北防风炒栀仁片黄芩 薛立斋又以治小儿肝经血虚燥热,肾经虚 荆芥穗大当归北柴胡京赤芍净蝉 热作渴,小便淋秘,揆气上塞。或风淫客气,瘰 蜕炙甘草 疬结核;或四肢搐搦眼目崩动;或咳血吐血,头 竹叶十片、灯芯十茎,水煎,热服。 目眩晕;或咽喉燥痛,口舌生疮,或禀肾不足, 浴体法治胎肥。 解颅失音;五迟五软,肾疳肝疳、凡肾肝不足 明天麻二钱净全蝎去毒箭朱砂各五分 之证,皆宜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能尽述。 乌蛇肉酒浸枯白矾洋青黛各三饯真瓣 予按钱薜二翁,能用此方治小儿先天不足, 香-·分 诚卓然有识者。予所敬佩。奈今之小儿,体质 共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同 元气,更不及前。古以地黄丸为补剂,今则实 煎十沸。温热浴之,但勿浴背。 为凉剂矣。此药用于阴虚枯燥者,诚为得宜;倘 调元散治胎法。 儿肌肥面白,脾弱多痰者,服此必致腻膈。变 人参漂白术白茯苓化橘红大当 生他证,其害不小。非方之不良,由今禀受愈 归甘枸杞炙甘草各二钱陈粳米三合 薄也。予故为之斟酌其炮制,必使地黄阴凝之 为末,每服二三钱,龙眼煎汤调下。 质,稍近阳和,不致沉寒冱诊,始能免腻膈损 八味地黄丸治禀受先天不足。即前六味 牌之患矣。 地黄丸加青化桂一两、熟川附一两,治寨赋命 大怀地四两以西砂仁一两不必捶碎,生姜二两切片缝 门火衰。凡齿迟语迟行迟、囟门开大、肾疳等 一一小夏布袋盛此二味同地黄入砂锅,以水煮两昼夜,方 证,或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虚寒,不思乳 入好酒煮一昼夜,以地黄廉烂:为度,取起其袋不用,以 食,脐腹疼痛,夜多漩溺,皆禀先天不足。自 地黄坞膏听用白云苓二两乳汁蒸晒怀山药三 晬周时,即有虚病肾病。能自幼填补,亦多可 两乳汁蒸晒净枣皮二两妙研粉丹皮一两酒妙 复。此方用水煎,名八味地黄汤。《经》曰:益 宣泽泻-两盐水妙焦 火之源,以消阴翳。此之谓也。凡乳母肥白者, 上依炮制。和匀一处,焙燥,研为细未。和 母子同服。 前地黄膏少加炼蜜,石白内杵匀,重一钱一颗。 半周一岁者,每用一丸;三五岁者,二丸,俱 惊风辟妄 空腹盐汤化下。倘丸一时未备,即以前药十分 喻嘉言日:惊风一门,古人凿空妄谈。后 之一。但宜炮制,不可生用。水煎服之,名六 世之小儿受其害者,不知千百亿兆。盖小儿初 味地黄汤,功效更捷。 生,阴气未足,性禀纯阳,身内易致生热,热 调中散治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盛则生风生痰,亦所恒有,乃以惊风命名,随 膏木香川楝子暗没药白云苓上青 有八候之目;夫小儿腠理不密,更易感冒寒邪。 桂杭青皮莱菔子陈枳壳尖槟榔 寒邪中入,必先入太阳经。太阳之脉,起于目 炙甘草 内眦,上额交颠,还出别下项,夹脊抵腰中,是 .·25·
以肃则筋脉牵强,遂有抽搐搦种种不通名目。 善矣。第惊风之名,误传既久,沉迷者众。倘 表用金石脑,,开关镇坠之药,引邪深入脏腑, 不为之剖晰详明,指出证候治疗,侔临证者有 千中干死。徒据小儿八岁以前无伤寒之说,而 所依归,则后人何能深信。予不辞狂普,清为 立惊风一门。殊不知小儿不耐伤赛,故初传太 详晰申明之。盖病痉非止一端,男妇皆有,不 阳一经,早已身强多汗、筋脉牵强、人事昏沉、 特小儿为然也。如太阳过汗变痉,风病误下变 病势已极。汤药妄投,危亡接踵,何由得至传 痉,疮家误汗变痉,产后汗多遇风变痉,跌扑 经解散哉?故言小儿无伤寒也。不知小儿易于 破伤冒风变控,表虚不任风寒变痉,一切去血 外感,惟伤赛为独多,而世之妄称惊风者,即 过多变痉。然男妇肃此,医者皆从太阳厥阴循 此也。是以小儿伤寒,要在三日内即愈者为费。 经数治,未闻以惊风之治治控者。无如小儿病 若至传经,则无力耐之矣。且伤寒门中,刚痉 痉,独以惊风为名而治者,由宋入之讹传也。 无汗,柔痉有汗;小儿刚痉少,柔痉多。世俗 人倡之,遂群起而和之。然亦无师之智,各为 见其汗出不止,神昏不醒,便以慢惊为名。妄 雕说。愈趋愈下,遂致于离经叛道,乃有黄帝 用参者术附,闭塞赎理,热邪不得外越,亦为 不知幼小之妄谈,殊不知《内经·通评虚实 大害,但比金石差减耳。所以凡治小儿之热,切 论》有乳子病热,乳子病风热脉证之辨,《刺逆 衡审其本元虚实,察其外邪重轻,或阴或阳,或 论》有要儿肉脆,血少气弱,毫针之传。经虽 表或里,但当彻其外邪出表,不当固邪入里也。 三章,而脉证治疗,井然可据。盖以今日之丈 仲景原有桂枝汤,舍而不用;徒事惊风,毫厘 夫,即昔年之乳子;他时之方脉,即此际之幼 千里,害岂胜言哉。 科。人此人也,理此理也,安可岐之为二?故 又日:小儿体脆神怯,不耐外感壮热,多 不另立科分。孰料后人不特岐之,而并皇皇经 成整病,后世多以惊风立名。有四证八候之凿 旨,全然抹煞,蒙蔽后人耳耳。得肆其无稽之 说,实则指痉肃之头摇手动者,为惊风之抽掣: 妄谈,背经毁圣,罪无可追。所以嘉言痛辟其 指痉病之卒口球脚攀急者,为惊风之搐据;指 谬者,有由来矣。予亦非安言附和,实有成见。 鉴病之背反弱者,为惊风之角弓反张;幼科翕 盖临证四十余载,所治婴幼以万计,从不以惊 然来之。病家坦然任之,不治外淫之邪,反投 风挂齿颊,亦未尝遇一儿之惊风。间有伤寒病 金右继泰之药,千中千死而不悟也。 痉,昏迷不省者,予以火功苏之,仍为循经治 又日:凡治小儿痉病,妄称惊风名色,轻 疗,无不生全,从未假一抱龙苏合为之镇坠开 用熊坠之药者,立杀其儿。此通国所当共禁者 关。可见喻氏之言,确乎其不爽矣。或日: 也。盖小儿不耐伤寒壮热,易致昏沉,即于其 《经》以风赛湿合邪而病痉,今乳子未离褪裕褓, 前煎就呐喊,有所不知。妄捏惊风,轻施镇附, 安得有风寒湿而涛控乎?日,子谓风寒湿婴儿 勾引外邪,深入内脏。千中千死,从未有一前 绝少,殊不知风寒湿惟乳子为独多。如镇前之 者。通国不为厉禁,宁有底止哉。 儿,房廊单隘,户牖萧疏,衣橡单寒,坐卧非 又日:妇人产后血舍空虚,外风易人。促 处。风寒之来,孰能悉为挥御?膏粱之子,过 景漏新产亡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 于慎重,于其甫生,辄闭户塞牖,不亲风日,不 风藏南也,后贤各从血舍驱风,戒法可遵。非甚不 寿外门,重衣叠绵,湿前过度,微汗时出,腹 肖者,不妄用镇惊之药。不似小儿惊风之名,贻 理甚疏。偶然脱换,风寒则乘盛而入矣。至子 害千古,在贤智且不免焉。兹约通国,共为厉 湿气,尤为难避。凡衣褓不干,非湿乎?衾挥 兼,革除镇风二字,不许出口人耳。凡儿肃发 遗镇,非湿乎?谦裕粪秽,非湿乎?夫憑妇, 热昏沉,身择伤寒名家,循经救治,百不失一。 遇儿有疾,重衣复镇,包囊产峦,以致雨汗淋 于以打被小儿生死关,天下共快也。 浦,失于更换,非湿乎?婴儿患是三者于隐微 前为喻先生辟除惊风,指明病痉之说,镇 之中,而医者莫之能测也。况幼科诸君,临证 ·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