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 推拿学学习记忆手册 主编邵水金 编委牟芳芳 董燕 陈昭明杨才弟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便 携 式 ) 推拿学学习记忆手册 主 编 邵水金 编 委 牟芳芳 董 燕 陈昭明 杨才弟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前 言 推拿又称按摩,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又是中药、针灸、推拿、气功四大临 床治疗手段之一。推拿疗法以其方法简便、疗 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 的欢迎。为了便于学习、掌握,利于速记,我们 以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俞大方主编)及 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推拿学》(严隽陶主 编)为蓝本,编写了这本《便携式)推拿学学习 记忆手册》。 本手册分“基础篇”和“治疗篇”。“基础篇” 介绍了推拿的作用原理与治疗原则、十四经脉 循行分布、164个推拿常用穴位、46个小儿推拿 特定穴位和26种推拿基本手法。“治疗篇”介 绍了骨伤、内、妇、儿科等常见病推拿治疗、全身 各部保健按摩、强身健体自我按摩和美容与减 肥按摩。 。1
前 言 推拿又称按摩, 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又是中药、针灸、推拿、气功四大临 床治疗手段之一。推拿疗法以其方法简便、疗 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 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 的欢迎。为了便于学习、掌握, 利于速记, 我们 以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俞大方主编) 及 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推拿学》( 严隽陶主 编)为蓝本, 编写了这本《( 便携式 ) 推拿学学习 记忆手册》。 本手册分“基础篇”和“治疗篇”。“基础篇” 介绍了推拿的作用原理与治疗原则、十四经脉 循行分布、164 个推拿常用穴位、46 个小儿推拿 特定穴位和 26 种推拿基本手法。“治疗篇”介 绍了骨伤、内、妇、儿科等常见病推拿治疗、全身 各部保健按摩、强身健体自我按摩和美容与减 肥按摩。 · 1 ·
本手册特点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简 洁,浅显易懂,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供广大 临床推拿医生、中医药院校师生、推拿初学者及 初、中、高级保健按摩师使用,亦可作为家庭按 摩、自我保健按摩以及按摩爱好者的学习用书。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 处,望广大同仁指正。 邵水金 2004年9月 。2·
本手册特点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语言简 洁,浅显易懂, 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供广大 临床推拿医生、中医药院校师生、推拿初学者及 初、中、高级保健按摩师使用, 亦可作为家庭按 摩、自我保健按摩以及按摩爱好者的学习用书。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 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 处,望广大同仁指正。 邵水金 2004 年 9 月 · 2 ·
目 录 基础篇 一、推拿的作用原理与治疗原则…… (一)推拿的作用原理 (二)推拿的治疗原则 2 二、经络与腧穴… 5 (一)十四经脉循行 5 (二)推拿常用穴位… ……… 26 (三)小儿推拿特定穴 89 三、推拿基本手法… 113 (一)摆动类手法 113 1.一指禅推法 113 2.法 115 3.揉法 116 (二)摩擦类手法 120 1.摩法 120 。1
目 录 基 础 篇 一、推拿的作用原理与治疗原则 …………… 1 (一) 推拿的作用原理 …………………… 1 (二) 推拿的治疗原则 …………………… 2 二、经络与腧穴 ……………………………… 5 (一) 十四经脉循行 ……………………… 5 (二) 推拿常用穴位 ……………………… 26 (三) 小儿推拿特定穴 …………………… 89 三、推拿基本手法 ………………………… 113 (一) 摆动类手法 ……………………… 113 1 . 一指禅推法 ……………………… 113 2 . 法 ……………………………… 115 3 . 揉法 ……………………………… 116 (二) 摩擦类手法 ……………………… 120 1 . 摩法 ……………………………… 120 · 1 ·
2.擦法 121 3.推法 124 4.搓法 126 5.抹法 127 6.梳法 128 (三)挤压类手法 130 1.按法 130 2.点法 133 3.拨法 135 4.捏法 136 5.拿法 137 6.掐法 138 7.捻法 139 8.踩跷法 139 (四)振动类手法 140 1.抖法 ... 141 2.振法 141 (五)叩击类手法 143 1.拍法 144 ·2·
2 . 擦法 ……………………………… 121 3 . 推法 ……………………………… 124 4 . 搓法 ……………………………… 126 5 . 抹法 ……………………………… 127 6 . 梳法 ……………………………… 128 (三) 挤压类手法 ……………………… 130 1 . 按法 ……………………………… 130 2 . 点法 ……………………………… 133 3 . 拨法 ……………………………… 135 4 . 捏法 ……………………………… 136 5 . 拿法 ……………………………… 137 6 . 掐法 ……………………………… 138 7 . 捻法 ……………………………… 139 8 . 踩跷法 …………………………… 139 (四) 振动类手法 ……………………… 140 1 . 抖法 ……………………………… 141 2 . 振法 ……………………………… 141 (五) 叩击类手法 ……………………… 143 1 . 拍法 ……………………………… 144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