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校说明 《幼幼集成》是清代医家陈复正(飞霞,十八世纪人)所撰著的儿科著作。全书六卷,刊于清 乾隆十五年(1750)。 陈复正为广东罗源人,长于儿科。曾随道家学习气功、道法,其学术思想中反映出道家影响 的痕迹。 《幼幼集成》系陈氏广泛收集前人儿科著述,去芜存精;并且结合个人多年临症心得林验而编 纂成书的。卷一为医论,论及“赋禀”、“护胎”、“指纹晰义”、“小儿脉法”、“保产”、“初诞救 护”等;对“变蒸”之说提出个人见解;卷二论及“胎病”、“惊风辟妄”、“痈证”等,并对 “搐”进行分类列证,指出伤寒病痉、杂病致痉和类描等病因病机及证治上的区别;卷三一四为儿 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包括咳嗽、哮喘、诸疳、呕吐、泄泻、伤食、食积等四十余种儿科常见 病、多发病,并且对“杨梅疮”、“漯疠”亦有论治。卷五一六为“万氏痘麻”,以歌赋形式对小儿 麻疹、痘疹的主要辨证论治内容进行概括和阐发。 《幼幼集成》收集许多卓有效验的民间疗法、外治法。在理论上提出独到见解,如反对小儿 “纯阳之体”之说;反对“各为臆说”的“变蒸”论,指出“凡小儿作热,总无一定,不必拘泥”, 反对将痘科与儿科分开的作法,反对肆用寒凉药物等等。书中删定的《万氏痘麻》附方170余首, 切合实用。因此,本书自刊行历的二百年间多次再版,现存版本35种,足见本书巨大的临床实用 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次收人《中国医学名著珍品全书》,系以清乾隆十五年翰墨园裁版本为底本,参照乾隆十五 年广东初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为主校本进行整理点校的。本着忠实于原著的原则,除个别明 显错字进行改正外,仅用现代汉语标点符号加以标点;鉴于原书为竖排版,今改为横排,故改变 “右”为“上”,特此说明。其它内容一律保留,不加点校者评述,以期使广大读者更真实地了解 该书以至中医儿科学在当时的发殷水平。 囿于点校者学识水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待读者指正。 点校者 一九九四年六月
凡 例 一、幼科之书,几于汗牛。其惊风之传,诚多谬误。喻嘉言、陈远公、程凤雏业已辟之,指 出病痉,惜未申明病痉之由与治痉之法,仍无着落,不足服人。予兹彻底揭破,以伤寒病痉、杂 病致搐、并竭绝脱证,分为三则,以搐字概之,日误搐,日类搐,日非搐。条分缕晰,证治判然。 名目既正,庶治疗不惑。周虚中日:开此三大法门,可济无穷天扎。 一、幼科论证,悉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说。乘误相承,流祸千古。后人误以婴儿为一团阳火,肆 用寒凉,伤脾败胃。古初桌受敦庞,贻害犹浅。今非昔比,怯弱者众。古方今病,每多粗婚,是 故聊为订。非敢轻前人而执己见,盖亦因时制宜之用也。 一、 胎委柔嫩之姿,乍离母腹,如水上沤风前烛。防护稍疏,立见殇天。而幼科所用毒劣之 方,令其暗损真元,阴伤荣卫,即侥幸得生,而精神已耗。一生虚怯,莫可补救,况复不生者多。 兹于劫夺之方、毒劣之味、概行去,而易以反正逆从之治。无事赤子,或可免含冤于九地。 一一、预囟肇于东汉卫沈(汛)而成于宋人钱仲阳。莫能用仲景地黄汤治赋禀不足,以七味白 术散治泻利作渴,岂不卓然有见。迨门人某,隐其名。存厚也。假托其名,辄用霸方劫夺,致人天枉, 遂致贻讥后世。兹为用其所长,去其所短,非敢好为节略,实所以成仲阳之初志。 一、 幼科惟从惊风幕拟,而伤寒门类,全然遗弃。故学者但知有惊风,不知有伤寒;毫芒干 里,害岂胜言。独程凤雏能见及此,兹并纂人,以备的用。 一、 痘疹为幼科切要。诸家多不经意,或另立一门,学人以为源流各别,不复留心讨论。今 并纂入,使知痘实幼科本有,不敢不经心体寨。 一、 痘科之书,如冯氏、陈氏、聂氏、翟氏、万氏,虽皆不为无见,而实繁简不侔。又惟万 氏明显,可以济急,惜原板毁于明未;康熙二年复梓者,则亥系盈篇、鲁鱼过半,诗歌叶韵全亡, 证论先后重复,识者鄙之。予甚惜焉,因为详悉测润,纂入以成全璧。 -~、火功为幼科第一要务,济急无捷于此。奈从前所传,悉犯关门逐盗之戒,不惟无济,而 反有害。今以异授神火,绘图作歌,公诸同志。急迫之济,可以回春顷刻。 一、治疗自有正方。其未尽者,复以经验简方,并外治之法,附于方后。内有起死回生之决, 若能留心记览,随宜的用,其利无穷。 ~、是书不但为知医考设,即不知医者亦能用之。盖理路通畅,用方简切,并无幽渺难明之 说。家置一册,可以对证调治,自利利人,不无小补。 一、是书虽云编辑,而幼科家言,又未敢尽信以为确。其理明义畅有裨实用者取之,浮泛不 切者去之,间有未妥之处,即参以郡见,并素所经验者成全之,故雄分某段为柯人之言。非敢掩 人之功为己有也,盖幼科非方脉之比,以莫病因疾苦,莫能告人,一匕下咽,死生立判。故不敢 不为详慎,是书斟酌去取,颇为得宜。 一、是书文义荒疏,由予幼时未尝学问。只以无辜天扎,不忍坐视,所以忘其固陋,不禁率 意言之。语虽不伦,理或非诬。明府幸毋以是见薄,第原其忠爱之心,而赐之规正,是亦费芜之 幸也。 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孟春月罗浮陈复正飞霞氏书于递阳之种杏草堂
目 录 卷一 寿天辨………(19) 狱禀……(1) 面部形色赋…… (19) 护胎 审颜色苗窍知表里之赛热虚实…(21) 指纹晰义……(1) 简切辨证…(2】) 指纹切要…(3) 五脏所属之证…(21) 三关部位欣 变蒸辨……(22) 浮沉分表里歌 卷二…(23) 红紫辨寒热政 胎病论 (23) 淡滞定虚实歌 (4) 惊风辟妄 (25) 纹形主病歌(4) 录诸家惊风论 …(27) 小儿脉法…(5) 辨明致妄之由易去惊字…(30) 内经脉要……(5) 新立误搐类搐非搐分门别证…(31) 四脉主病……………(5 误搐 (31) 主证 ……(5 柔痉 (31) 总括脉要歌…”(5) 刚痉 (31) 脉证宜忌歌 …(5) 类搐 (33) 保产论 最证 (33) 难产七因……”(6) 疟疾 (33) 产要 …(6) 痢疾 (34) 小产论……(8) 咳赚 (34) 初诞救护…,(】2) 丹卷 (35) 调绫… (12) 疮瘫 (35) 脐风论证…(13) 痘疮 (35) 用火口次……(14) 醒乱 (36) 桌成神火歌 (14) 客忤 (36) 宜用火者……(14) 中恶 (36) 切绿火者…(15) 非搐 (37) 附夏属等治脐风灯火法 …(15) 吐泻 …(38) 回生艾火…(15) 大惊卒爱……(38) 初生护持 (17) 附小儿时疫证治…(39) 勿轻服药 ……(17) (39) 药饵之误张景岳……………(18) 幼科预宜修制应用丸药七方… (41) 看病决 …(19) 乳子伤寒证治…… (41) 1
小儿伤襄类治 出程凤雏《慈幼筏》…… (42) 耳病证治 *1*0***e(84) 街率总括五法 (43) 鼻病证治 (85) 伤风证治 (46) 口疮证治 (86) 伤暑证治 (46) 舌病证治 (87) 伤湿证治 (47) 齿牙证治 (88) 看乱证治………… (48) 咽喉证治 ***” (88) 装三… (49 龟胸龟背证治 年40t由■非▣。 (89) 咳嗽证治 (49) 鹤膝证治 00小444*+小 (89) 百啐嗽论 (51) 五软五鞭(硬)证治 (90) 哮喘证治 (52) 丹毒证治 (90) 诸疳证治 (54) 十种丹证◆””*◆ (90) 呕吐证治 (56) 水痘露丹证治 (91) 泄泻证治 (58) 破伤风证治 ……(91) 伤食证治 (59) 斑疹瘾疹证治 (91) 食积证治 (61) 诸疮证治 (92) 发热证治 (62) 瘰疠证治 (92) 神奇外治法 (63) 杨梅疮证 (93) 治病端本澄源至要口决…… (64) 疮疥杂方”””·”小·” (94) 痢疾证治 (65) 汤火简方……………… (94) 疟疾证治…… (67) 卷五万氏痘麻… (94) 消渴证治 (69) 天元赋 (94) 诸血证治 (70) 痘疹西江月凡四十八首… (96) 卷四…………(71) 痘有顺险逆并五善七恶之证…(98) 肿满证治 (71) 痘疹总略歌凡-十一首共一十五方…(98) 胀满证治 (72) 发热证治歌凡一十五首共二十五方…(100) 黄证治 (73) 见形证治歌凡十八首共一十八方…(103) 腹痛证治……… (74) 起发证治歌凡二十六首共五十二方…(107) 嫌积证治 (76) 卷六万氏痘嘛…… (114) 虫痛证治 (77) 成实证治歌凡二十首共二十二方… (114) 诸汗证治… (77) 收靥证治歌凡一十五首共一十六方…(117) 疝气证治 (78) 落流证治歌凡五首共三方…(120) 啼哭证治 (79) 痘后余毒证治歌凡三十一首共四十五方…(120) 夜稀证治 (80) 妇女痘疹证治歌凡一十二首共一十四方·(126) 二便证治 (80) 麻疹 …(128)) 小便不利证治 (81) 麻疹骨髓赋…… (128) 大便证治……… (82) 麻疹西江月凡二十首…(128) 头项囟证治……… (82) 麻疹证治歌凡二十四首共十九方…(129) 目病证治…… (83) 2
卷 囟经》日:成胎之后,一月为胞胎,精气凝也: ”·二月为胎形,始成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魏;四 赋 桌 月阴灵为七魄:五月应五行,分五脏也:六月 应六律,定六腑也;七月精开窍,通光明也;八 夫人之生也,秉两大以成形,借阴阳而赋 月元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御外 命,是故头圆象天,足方象地,五行运于内,二 侮;十月受气足,万象成也。此胎元长养,造 嚯明于外。乃至精神魏魄,知觉灵明,何者非 化自然,非人力也。第妊母脏气护胎,仍若四 阴阳之造就,与气化相盛衰。然天地之气化有 时之有序。足厥阴肝,足少阳胆,属木旺春,养 古今,斯赋禀由之分厚薄,上古元气浑庞,太:胎在一月二月:手心主包络,手少阳三焦,嘱 和洋溢,八风正而寒暑调,六气匀而雨肠若,人,火旺夏,养胎在三月四月;足太阴脾,足阳明 情敦茂,物类昌明。当是之时,有情无情,悉,胃,属土旺长夏,养胎在五月六月;手太阴肺, 归于厚。非物之厚,由气厚也。及开辟既久,人手阳明大肠,属金旺秋,养胎在七月八月;足 物繁植,发泄过伤,攘窃天元,雕残太朴,世少阴肾,属水旺冬,养胎在九月;至十月,儿 风渐下,人性浇漓,故水旱有不时之扰,流灾气已足,待时而生。惟手少阴心,君主之官,神 有比户之侵,生物不蕃,民用日促。值此之际,明之脏,虽不主月,而无月不在。其胎元长养, 有知无知,咸归于薄。非物之薄,由气薄也。然。脏气护持,可谓至矣。而人事恣纵败坏,能保 则今之受气于父母者,其不能不薄也可知矣,况·其神任有恒乎?《蓄德录》日:世人无不急于生 有膏藜异养。贵贱殊形。医术称仁,顾可视为·子,要知生子之道,精气交嫦,熔液成胎,故 不经之务。夫蒋粱者,形乐气散,心荡神浮,口少欲之人恒多子,且易育,气固而精凝也。多 厌甘肥,身安华屋,颐养过厚,身质娇柔。而欲之人常艰子,且易天,气泄而精薄也。臂之 且珠翠盈前,烧妍列侍,纵熊署之叶梦,难桂·踉酒然,斗米下斗水,则浓晉且耐久,其质全 柏以参天。复有痴由贪起,利令智昏者;有雪·也;斗米倍下水,则淡;三倍四倍,则酒非酒, 案萤窗,刳心喷血者;有粟陈贯配,握算持筹,,水非水矣,其真元少也。今人夜夜淫纵,精气 不觉形衰气痿者;有志高命蹇,妄念钻营,以妄泄,邪火上升,真阳意惫,安能成胎?即侥 致心倦神皮者;凡此耗本伤元,胚胎之植,安 幸生子,又安能必其有成?所以年少生于者,或 保其深根固蒂也。乃若藜藿之浆,形劳志一,愿多赢弱,欲勤而精薄也:老年生子者,反见强 足心安。守盎廪瓶仓,对荆钗裙布,乃其神志 盛,欲少而精全也。且凡嗜于饮者,酒乱其性, 无伤,反得胎婴自固。以此较彼,得失判然矣。 精半非真,无非湿热。勤于欲者,孕后不节,盗 若夫怒伤元气,劳役形骸,迅雷烈风,严寒酷 泄母阴,耗其胎气。所谓恣态纵败坏者,殆以 暑,日月薄蚀,病体初安,醉饱伤神,落红未 是软。然父天母地,古人尝言之矣。父主阳施, 净,胎孕之由斯愈薄,实又成于人所不觉者。故 犹天雨露;母主阴受,若地资生。胎成之后,阳 今之禀受,十有九虚。究其所因,多半率由于 精之凝,尤仗阴气护养。故胎要在腹,与母同 是。业斯道者,当知气化厚薄,人事浇醇,因 呼吸,共安危,而母之饥饱劳逸、喜怒忧惊、食 以察其胎元之受于父母者之盛衰坚脆,庶几近 饮寒温、起居慎肆,莫不相为休戚。古人胎教, 焉。若但以上古成方,而治今时薄弱,胶柱鼓 今实难言。但愿妊娠之母,能节饮食、适寒暑、 瑟,究归无当:泥而不通,未可以言达于理也。 戒嗔恚、茅嗜欲则善矣,此尤切于胞胎之急务, 幸毋视为泛常而忽之。 护 胎. 指纹晰义 《易》日:天地氤组,万物化醇;男女缚精, 万物化生,盖天地生生之道,终古为然矣。《颅 幼科指纹,总无正论,且游移不定,莫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