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重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及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 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租金、准 租金和经济租金:利息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难点: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及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买方垄断情况下 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工资率的决定: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洛伦兹曲 线和基尼系数。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习题训练 第一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三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四节从供给方面的概述 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二、生产要素供给原则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 四、要素供给问题 第五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劳动和闲暇 二、劳动供给曲线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第六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一、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二、土地的供给曲线 三、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第七节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一、资本和利息 二、资本的供给 三、资本市场的均衡 第八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9
9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重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及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 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租金、准 租金和经济租金;利息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难点: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及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买方垄断情况下 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工资率的决定;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洛伦兹曲 线和基尼系数。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习题训练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三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四节 从供给方面的概述 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二、生产要素供给原则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 四、要素供给问题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劳动和闲暇 二、劳动供给曲线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第六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一、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二、土地的供给曲线 三、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一、资本和利息 二、资本的供给 三、资本市场的均衡 第八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重点: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一帕累托标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福利函数。 难点: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一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最优条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习题训练、课外阅读 第一节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和实现过程 第二节经济效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一帕累托标准 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五节交换和生产相结合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七节社会福利函数 一、效用可能性曲线 二、社会福利函数 三、不可能性定理 第八节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二、“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三、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重点:支付矩阵:条件策略:纳什均衡:寻找纳什均衡的方法:纳什均衡和社会福利:混合 策略均衡。 难点:寻找纳什均衡的方法:混合策略均衡: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习题训练 第一节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第二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 一、例子:寡头博弈 二、支付矩阵 三、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 10
10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重点: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标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福利函数。 难点: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最优条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习题训练、课外阅读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和实现过程 第二节 经济效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标准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相结合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一、效用可能性曲线 二、社会福利函数 三、不可能性定理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二、“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三、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重点:支付矩阵;条件策略;纳什均衡;寻找纳什均衡的方法;纳什均衡和社会福利;混合 策略均衡。 难点:寻找纳什均衡的方法;混合策略均衡;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习题训练 第一节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第二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 一、例子:寡头博弈 二、支付矩阵 三、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
四、纳什均衡 五、寻找纳什均衡的方法—条件策略下划线法 六、纳什均衡存在、唯一性、稳定性和最优性 七、纳什均衡和社会福利 第三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一、不存在纯策略均衡时的混合策略均衡 二、只有一个纯策略均衡时的混合策略均衡 三、具有多个纯策略均衡时的混合策略均衡 四、具有无穷多个混合策略均衡的博弈 第四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一、例子:竞争者一垄断者博弈 二、博弈树 三、纳什均衡 四、纳什均衡的精炼:逆向归纳法 五、精炼的纳什均衡与效率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重点:垄断:寻租理论:外部效应及其分类:科斯定理: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市场失灵: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难点:寻租理论;科斯定理:市场失灵: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习题训练、案例讨论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和低效率 二、寻租理论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四、反托拉斯法 第二节外部效应 一、外部效应及其分类 二、外部效应和资源配置失当 三、有关外部效应的政策 四、科斯定理 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一、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11
11 四、纳什均衡 五、寻找纳什均衡的方法——条件策略下划线法 六、纳什均衡存在、唯一性、稳定性和最优性 七、纳什均衡和社会福利 第三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一、不存在纯策略均衡时的混合策略均衡 二、只有一个纯策略均衡时的混合策略均衡 三、具有多个纯策略均衡时的混合策略均衡 四、具有无穷多个混合策略均衡的博弈 第四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一、例子:竞争者——垄断者博弈 二、博弈树 三、纳什均衡 四、纳什均衡的精炼:逆向归纳法 五、精炼的纳什均衡与效率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重点:垄断;寻租理论;外部效应及其分类;科斯定理;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市场失灵;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难点:寻租理论;科斯定理;市场失灵;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习题训练、案例讨论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和低效率 二、寻租理论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四、反托拉斯法 第二节 外部效应 一、外部效应及其分类 二、外部效应和资源配置失当 三、有关外部效应的政策 四、科斯定理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一、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三、市场失灵 四、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 五、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一、信息的不完全性 二、信息不完全和商品市场 三、信息不完全和保险市场 四、信息不完全和劳动市场 五、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一代理问题 六、信誉和信息调控 六、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章 讲 实 实 课 讨 习 小 备注 主要内容 题量 节 授 验 训 外 论 题 计 引论 2 2 3 2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7 2 6 5 3 消费者选择 4 1 5 5 4 生产函数 4 1 5 4 5 成本 4 1 5 6 完全竞争市场 4 4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6 e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 5 3 9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2 1 3 3 10 博弈论初步 2 2 2 11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 4 3 合计 40 4 4 48 40 12
12 三、市场失灵 四、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 五、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一、信息的不完全性 二、信息不完全和商品市场 三、信息不完全和保险市场 四、信息不完全和劳动市场 五、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 六、信誉和信息调控 六、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题量 章 备注 节 主要内容 讲 授 实 验 实 训 课 外 讨 论 习 题 小 计 1 引论 2 2 3 2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7 1 8 5 3 消费者选择 4 1 5 5 4 生产函数 4 1 5 4 5 成本 4 1 5 4 6 完全竞争市场 4 4 4 7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4 1 5 4 8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4 1 5 3 9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2 1 3 3 10 博弈论初步 2 2 2 11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 1 4 3 合计 40 4 4 48 40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2]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3]傅江景,李军等.西方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4]教有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心.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学习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2年 [5]教育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心.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2年. 八、其他说明 无。 13
13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 [2]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 16 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3]傅江景,李军等.西方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年. [4]教育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心.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学习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2 年. [5]教育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心.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2 年. 八、其他说明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