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车法路段车流量观测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交通量和区间车速的概念和浮动车法观测路段车流量的 原理等课堂内容的理解。 2。通过实验,掌握浮动车法路段车流量观测的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 3.通过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本实验课是交通工程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增强学生认识交通现象,解决交通 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验要求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设计调查方案,尤其确保调查表格的科学合理,明确每一 名观测同学的任务。 2.实地调查时,观测路段选择要合理,路段长度一般为500~800m,最好避免在所选 路段中间有支路开口。观测路段两端要有明确标记。 3。实地调查时要求浮动车以车流中绝大多数车辆的速度行驶,也就是控制好浮动车 进入路段的时间,做到跟随路段中的车流行驶。 4.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时,除了计算路段车流量以外,还需计算该路段的区间平均 车速和平均行程时间。 5。试验过程也是对交通现象的认知过程,要仔细的观察各种车流量。此外,实验过 程中必须遵守纪律、交通规则,保证交通安全。 三、实验仪器设备 浮动车、秒表、计数器、记录纸、记录笔等。 依据实验需要配发给每位同学仪器设备。 四、实验原理 浮动车法又称流动车观测法,该法是通过在测定区间内驾车反复行驶测量,求得区 间内断面平均交通量,此外还可以同时获的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区间平均速度,是一 种较好的、综合交通调查方法。 浮动车法观测路段车流量实验时需要一辆观测车,为了工作方便,不引人注意,不
浮动车法路段车流量观测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交通量和区间车速的概念和浮动车法观测路段车流量的 原理等课堂内容的理解。 2. 通过实验,掌握浮动车法路段车流量观测的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 3. 通过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本实验课是交通工程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增强学生认识交通现象,解决交通 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验要求 1. 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设计调查方案,尤其确保调查表格的科学合理,明确每一 名观测同学的任务。 2.实地调查时,观测路段选择要合理,路段长度一般为 500~800m,最好避免在所选 路段中间有支路开口。观测路段两端要有明确标记。 3. 实地调查时要求浮动车以车流中绝大多数车辆的速度行驶,也就是控制好浮动车 进入路段的时间,做到跟随路段中的车流行驶。 4.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时,除了计算路段车流量以外,还需计算该路段的区间平均 车速和平均行程时间。 5. 试验过程也是对交通现象的认知过程,要仔细的观察各种车流量。此外,实验过 程中必须遵守纪律、交通规则,保证交通安全。 三、实验仪器设备 浮动车、秒表、计数器、记录纸、记录笔等。 依据实验需要配发给每位同学仪器设备。 四、实验原理 浮动车法又称流动车观测法,该法是通过在测定区间内驾车反复行驶测量,求得区 间内断面平均交通量,此外还可以同时获的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区间平均速度,是一 种较好的、综合交通调查方法。 浮动车法观测路段车流量实验时需要一辆观测车,为了工作方便,不引人注意,不
要使用有特殊标志的车,测试车的座位应容纳足够多的观测人员。试验时,观测人员需 记录对向来车数、行驶时间及停驶时间、超越观测车以及被观测车超越的车辆数。一般 观测车需要往返行驶6-8个来回,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2)调查数据计算 采用试验车观测数据见表1,测观路段上往返方向上的交通量采用下式计算: C=b-ata-b-a-bx60 (vchh) 1b-a+Ta-b g0(t Ta-b+b-a 平均行驶时间: Ta-b-Ta-b- Ya-b-Zax60 (min) 2a-b h-a-乙b-ax60(mim 76-a7b-a0-a 平均行程车速(区间车速): Va-b= L_×60(miml) a-b 一×60(mim Sp-a-Tp-a X6-aX。-b一分别表示a到b方向和b到a方向的与试验车对向行驶的来车 数: 'a-b、Yb-a一分别表示a到b方向和b到a方向的超越试验车行驶的车辆数: Za-b、Zb-a一分别表示a到b方向和b到a方向的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
要使用有特殊标志的车,测试车的座位应容纳足够多的观测人员。试验时,观测人员需 记录对向来车数、行驶时间及停驶时间、超越观测车以及被观测车超越的车辆数。一般 观测车需要往返行驶 6~8 个来回,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2)调查数据计算 采用试验车观测数据见表 1,测观路段上往返方向上的交通量采用下式计算: × (veh/h) 60 − + − ( ) − + − − − baZ baY ab X = − baT ab ba T Q (veh/h) 60 ( ) × − + − − + − − − = − abZ abY ba X ab Q abT baT 平均行驶时间: × min)( 60 − − − − − − = − ba Q ba Z baY baT baT × )min( 60 − − − − − − = − ab Q abZ abY abT abT 平均行程车速(区间车速): (min) 60 ba ba T v × − = − L (min) 60 L abv ×= − − ab − ba − ba − ab abT − X 、 ——分别表示 a 到 b 方向和 b 到 a 方向的与试验车对向行驶的来车 数; X baY − 、 ——分别表示 a 到 b 方向和 b 到 a 方向的超越试验车行驶的车辆数; abY − Z 、Z ——分别表示 a 到 b 方向和 b 到 a 方向的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
T。-b与7-a一分别表示a到b方向和b到a方向的车辆通过区间AB的时间 (min). 五、实验步骤 1.确定调查地点 路段车流量调查是以研究路段交通管理控制为主要目的,实地调查时,观测路段选 择要合理,路段长度一般为500~800m,最好避免在所选路段中间有支路开口。观测路段 两端要有明确标记。 2.选择调查时间 浮动车法调查延续的时间较长,为了真实反映交通情况,应注意路段和行程时间不 宜太长,尽可能分段以较短时间完成调查。调查时间的具体确定应依据调查目的。 3.选择调查方法 路段车流量观测可采用有人工观测法(计数)、浮动车法、仪器自动计测法、摄影(录 象)法、GPS法等。本实验采用浮动车观测法。 采用浮动车观测法时,一般观测车内坐调查人员3~4人:驾驶员1人,观测记录人 员3名。其中1人记录与观测车反向行驶的会车数,1人记录与观测车间向行驶的超车数 和被超车数,另1人记录观测车顺向行驶时间和反向行驶时间。当交通量较小时,可以 减少观测记录人员。当路段车流量需要分车型观测时,可以适当增加1~2名观测记录人 员,数据整理分析时要采用换算交通量。 人工观测法简单、易行,可分车道、车种进行,也可对整个道路的全部车辆进行测 量。但需要人力多,长时间易疲劳、不易保持精度。 仪器自动计测法包括气动式、地磁式、电磁式、超声波式、红外线式摄影法等。由 于仪器为机械装置,对自然条件、道路交通状况与能源有一定的要求,故使用范围受到 一定的限制,还由于仪器购置与安装调试要支出一定的费用。此类仪器一般由检测器、 数字处理机与记录显示装置构成 摄影(录象)法是在拟测定断面处的路面上作标记后,对其作定时摄影,然后对照片 进行处理即可得到交通量值。该法成本高,且资料处理工作量大,但实测精度好,且可 节省现场实测人数。 4.调查表格设计
− ba − ab T 与T ——分别表示 a 到 b 方向和 b 到 a 方向的车辆通过区间 AB 的时间 (min)。 五、实验步骤 1. 确定调查地点 路段车流量调查是以研究路段交通管理控制为主要目的,实地调查时,观测路段选 择要合理,路段长度一般为 500~800m,最好避免在所选路段中间有支路开口。观测路段 两端要有明确标记。 2.选择调查时间 浮动车法调查延续的时间较长,为了真实反映交通情况,应注意路段和行程时间不 宜太长,尽可能分段以较短时间完成调查。调查时间的具体确定应依据调查目的。 3.选择调查方法 路段车流量观测可采用有人工观测法(计数)、浮动车法、仪器自动计测法、摄影(录 象)法、GPS 法等。本实验采用浮动车观测法。 采用浮动车观测法时,一般观测车内坐调查人员 3~4 人:驾驶员 1 人,观测记录人 员 3 名。其中 1 人记录与观测车反向行驶的会车数,1 人记录与观测车间向行驶的超车数 和被超车数,另 1 人记录观测车顺向行驶时间和反向行驶时间。当交通量较小时,可以 减少观测记录人员。当路段车流量需要分车型观测时,可以适当增加 1~2 名观测记录人 员,数据整理分析时要采用换算交通量。 人工观测法简单、易行,可分车道、车种进行,也可对整个道路的全部车辆进行测 量。但需要人力多,长时间易疲劳、不易保持精度。 仪器自动计测法包括气动式、地磁式、电磁式、超声波式、红外线式摄影法等。由 于仪器为机械装置,对自然条件、道路交通状况与能源有一定的要求,故使用范围受到 一定的限制,还由于仪器购置与安装调试要支出一定的费用。此类仪器一般由检测器、 数字处理机与记录显示装置构成。 摄影(录象)法是在拟测定断面处的路面上作标记后,对其作定时摄影,然后对照片 进行处理即可得到交通量值。该法成本高,且资料处理工作量大,但实测精度好,且可 节省现场实测人数。 4.调查表格设计
浮动车法调查记录表 表1 调查时间 年 月 时~时 星期 天气 调查地点 路段长度: 观测人员 序测试车出 测试车到 行程时迎面驶来超越测试车测试车超 发时间 达时间 的车辆数 的车辆数钠 越的车辆 (5)-(6) (分秒】 (分秒)(秒) X(辆) Y(辆) 数Z(辆) 2) (3) (4) (5) 6) 测试车行驶方向:a一b 23 平均 测试车行驶方向:b三a 1 4 6 平均 5.观测人员安排 浮动车法路段车流量观测要求分车型观测。试验时,需要3人观测对向驶来的客车 数,人1观测对向驶来的货车数,1人观测超越观测车的车辆数,1人观测被观测车超越 的车辆数,1人记录数据及观测时间,1人指挥司机如何行驶。 6.实地观测 实地观测前要校正各种仪器,使其正常工作。 7.数据资料整理分析 数据整理分析时要采用换算交通量,可参考试验原理相关内容进行,要求计算路段交 通量、行程速度和行程时间。 六、实验思考 1.采用浮动车法观测交通量应注意事哪些问题?
浮动车法调查记录表 表 1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时~ 时 星期 天气 调查地点: 路段长度: 观测人员 测试车出 发时间 ( 分 秒) 测试车到 达时间 ( 分 秒) 行程时 间 (秒) 迎面驶来 的车辆数 X (辆) 超越测试车 的车辆数辆 Y (辆) 测试车超 越的车辆 数 (辆) Z 序 号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⑸-⑹ 测试车行驶方向: a ⇒ b 1 2 3 4 5 6 平均 测试车行驶方向:b ⇒ a 1 2 3 4 5 6 平均 5.观测人员安排 浮动车法路段车流量观测要求分车型观测。试验时,需要 3 人观测对向驶来的客车 数,人 1 观测对向驶来的货车数,1 人观测超越观测车的车辆数,1 人观测被观测车超越 的车辆数,1 人记录数据及观测时间,1 人指挥司机如何行驶。 6.实地观测 实地观测前要校正各种仪器,使其正常工作。 7.数据资料整理分析 数据整理分析时要采用换算交通量,可参考试验原理相关内容进行,要求计算路段交 通量、行程速度和行程时间。 六、实验思考 1. 采用浮动车法观测交通量应注意事哪些问题?
2.在交通工程中,区间车速有何作用?
2. 在交通工程中,区间车速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