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目标: 1:Rationality and properties of preparing various dosage forms the main mechanism of drug degradation and stabilization methods as well as the calculation of drug degradation kinetic parameters; 2熟悉:The content of preformulation research in dosage form design; 3了解:The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二)技能(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和自学,提高对药剂学的认识、药物制剂的特点、稳定性相关理论及其应用。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教学目的与本章内容(5min)、药品设计应考虑的因素(5min)、影响药效的生理学因素(10min)、药物制剂的必要性(10min)、 制备药物制剂的意义(l0min)、药物制剂设计时一般考虑(5min)、影响药物制剂设计的因素(5min): 2处方前研究内容与方法(50min): 3药物与药品的稳定性及相关机制,水解、氧化、动力学相关计算(45分钟)、讨论(5mi): 4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稳定性试验方法、药用辅料(45分钟)、讨论(5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一) 知识目标: 1 掌握:Rationality and properties of preparing various dosage forms;the main mechanism of drug degradation and stabilization methods as well as the calculation of drug degradation kinetic parameters; 2 熟悉:The content of preformulation research in dosage form design; 3 了解:The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二)技能(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和自学,提高对药剂学的认识、药物制剂的特点、稳定性相关理论及其应用。 二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教学目的与本章内容(5min)、药品设计应考虑的因素(5min)、影响药效的生理学因素(10min)、药物制剂的必要性(10min)、 制备药物制剂的意义(10min)、药物制剂设计时一般考虑(5min)、影响药物制剂设计的因素(5min); 2 处方前研究内容与方法(50min); 3 药物与药品的稳定性及相关机制,水解、氧化、动力学相关计算(45 分钟)、讨论(5min); 4 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稳定性试验方法、药用辅料(45 分钟)、讨论(5min)。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药物制剂的必要性、处方前研究;(2)药物的稳定性相关理论 2教学难点: (1)处方前研究中的相关技术与具体方法:(2)基于药物降解机制的稳定化方法。 四教学方法选择 A.多媒体教学:基于教材,结合国内外新药研究最新进展与法规动态,整合凝练出授课PPT,以提高学生对处方前研究的理解。 B.互动教学:丰富课堂讨论,串连知识体系,结合翻转课堂,促进学生对新药研究中处方前研究、稳定性研究的理解。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无 六复习思考题 1完成教科书Individual activities2,3 2 List Stability Testing method 3复习教科书PPC举例1`6.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药物制剂的必要性、处方前研究;(2)药物的稳定性相关理论 2 教学难点: (1)处方前研究中的相关技术与具体方法;(2)基于药物降解机制的稳定化方法。 四 教学方法选择 A.多媒体教学:基于教材,结合国内外新药研究最新进展与法规动态,整合凝练出授课 PPT,以提高学生对处方前研究的理解。 B.互动教学:丰富课堂讨论,串连知识体系,结合翻转课堂,促进学生对新药研究中处方前研究、稳定性研究的理解。 五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无 六 复习思考题 1 完成教科书 Individual activities 2, 3 2 List Stability Testing method 3 复习教科书 PPC 举例 1~6. 七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WPA)官网:https:/wwm.nmpa.gov.cn/中的新药研究相关技术指南(药学研究、稳定性研究)。 2校图书馆一中国知网(国内药学相关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 3国内外药学院校的相关介绍。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崔京浩授课日期:2020.2.24 课程名称 Pharmaceutics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 授课年级 2017级药学全英文班 授课章节 5.Biopharmaceut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Considerations 授课时间 3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The mechanisms of drug absorption from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dissolution and absorption. 2: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rug that affect its dissolution from various dosage forms. 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K study and drug development,dosage form design and PK principles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https://www.nmpa.gov.cn/中的新药研究相关技术指南(药学研究、稳定性研究)。 2 校图书馆—中国知网(国内药学相关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 3 国内外药学院校的相关介绍。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崔京浩授课日期:2020.2.24 课程名称 Pharmaceutics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 授课年级 2017 级药学全英文班 授课章节 5. Biopharmaceut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Considerations 授课时间 300 分钟 一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掌握:The mechanisms of drug absorption from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dissolution and absorption. 2 熟悉: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rug that affect its dissolution from various dosage forms. 3 了解: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K study and drug development, dosage form design and PK principles
(二)技能(能力)目标: 促使学生提高BA&PK在药物制剂研究以及新药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实验方法。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教学目的与本章内容、药物制剂的设计,关键知识点(10min): 2药动学概念与应用(15min); 3药物吸收的机制(5min)、药物吸收的通路(15min)、被动扩散(20min)、主动转运(15min)、易化扩散(5min)、溶出与吸收 (10min)、讨论(5min): 4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概念(5min)、生物利用度及其在制剂研究应用(40min)、讨论(5min); 5生物等效性的测定(5min)、等效性的含义(5min)、血浆蛋白结合(15min)、药物代谢与分布(15min)、药物排泄(5min)、讨 论(5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1)药物制剂设计中的药代动力学的作用;(2)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1)影响药物动力学的因素;(2)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选择
(二)技能(能力)目标: 促使学生提高 BA&PK 在药物制剂研究以及新药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实验方法。 二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教学目的与本章内容、药物制剂的设计,关键知识点(10 min); 2 药动学概念与应用(15min); 3 药物吸收的机制(5min)、药物吸收的通路(15min)、被动扩散(20min)、主动转运(15min)、易化扩散(5min)、溶出与吸收 (10min)、讨论(5 min); 4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概念(5min)、生物利用度及其在制剂研究应用(40min)、讨论(5min); 5 生物等效性的测定(5min)、等效性的含义(5min)、血浆蛋白结合(15min)、药物代谢与分布(15min)、药物排泄(5min)、讨 论(5min)。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1)药物制剂设计中的药代动力学的作用;(2)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1)影响药物动力学的因素;(2)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四 教学方法选择
A.多媒体教学: 基于教材,并充分结合国内外药物制剂研究中药物动力学结合的案例,提高学生对药物动力学与药物制剂以及新药研究中重要性的认识。 B.互动教学: 串连药动学、药理学、药剂学知识,结合翻转课堂,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无 六复习思考题 翻转课堂(100min): Group-1 Routes of drug administration,P161-163 Group-2:Oral route+Rectal route,P163-166 Group-3:Parenteral route,P166-168 Group-4:Epicutaneous route+other routes,P168-170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校图书馆一中国知网(国内药学相关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
A.多媒体教学: 基于教材,并充分结合国内外药物制剂研究中药物动力学结合的案例,提高学生对药物动力学与药物制剂以及新药研究中重要性的认识。 B.互动教学: 串连药动学、药理学、药剂学知识,结合翻转课堂,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五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无 六 复习思考题 翻转课堂(100 min): Group-1 : Routes of drug administration, P161-163 Group-2: Oral route+ Rectal route, P163-166 Group-3: Parenteral route, P166-168 Group-4: Epicutaneous route+other routes, P168-170 七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校图书馆—中国知网(国内药学相关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