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文革年代的动乱的社会现实。 学习作者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高尚人格和情操。 【学习重点】 领悟作家敢于讲真话的精神 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课外搜集关于巴金和古今中外敢于讲真话的人的资料,课上自主 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法(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学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文革年代的动乱的社会现实。 2、学习作者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高尚人格和情操。 【学习重点】 1、领悟作家敢于讲真话的精神。 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课外搜集关于巴金和古今中外敢于讲真话的人的资料,课上自主 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法(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学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 由教师引出巴金 有一个人,在他一百岁生日的时候,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这个人被人们说成是“20世纪全世界的良心”。而这个伟人在2005年的十月 十七日去世了,这个人是谁呢 然后由学生就课前所搜集到的关于巴金的资料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以增进学 生对巴金的理解。然后再由师再做一个小结 屏幕显示 巴金,原名李尧(yao堂,字芾(fU)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 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主要作品 《灭亡》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教师引出巴金: 有一个人,在他一百岁生日的时候,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这个人被人们说成是“20 世纪全世界的良心”。而这个伟人在 200 5 年的十月 十七日去世了,这个人是谁呢? 然后由学生就课前所搜集到的关于巴金的资料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以增进学 生对巴金的理解。然后再由师再做一个小结: 屏幕显示: 巴金,原名李尧(yáo)堂,字芾(fú)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 年 11 月 25 日生 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主要作品: 《灭亡》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战三部曲》:《火》之 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随想录》 了解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这场“文化 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 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 巴金是其中一 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说了。他是用文章的形式说的。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小狗包弟》就是他说真话的具体体现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随想录》 二、了解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 从 1966 年 5 月至 1976 年 10 月,“文化大革命”历时 10 年。这场“文化 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 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 巴金是其中一个。 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说了。他是用文章的形式说的。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小狗包弟》就是他说真话的具体体现
(通过搜集关于巴金的资料并简单了解写作背景—文化大革命,这有利于 学生深入理解“包弟”的经历和作者的感情,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出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四、纠正字音、字形 先让学生纠正字音、字形,然后再齐读,教师注意学生的读音是否准确。 五、整体感知 1、了解文章大意 由于课前已对课文进行预习,所以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说说文章主要 讲了哪些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 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 教师启示,然后总结
(通过搜集关于巴金的资料并简单了解写作背景──文化大革命,这有利于 学生深入理解“包弟”的经历和作者的感情,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出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四、纠正字音、字形 先让学生纠正字音、字形,然后再齐读,教师注意学生的读音是否准确。 五、整体感知 1、了解文章大意: 由于课前已对课文进行预习,所以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说说文章主要 讲了哪些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 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 教师启示,然后总结: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 与包弟亲密接触——欢喜 包弟成为包袱之后—忧虑 刚送走包弟的时候——轻松 送走包弟不久—沉重 现在——愧疚 3、引导:如果让大家用一条线把作者情感的变化给描绘出来,那将会是什 么形状?(波浪状).那么,作者的情感变化就具有了什么特点? 波澜起伏。 六、问题探究 (提岀问题,组织研讨,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抒真情的精神,理解文章主旨。)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 与包弟亲密接触──欢喜 包弟成为包袱之后──忧虑 刚送走包弟的时候──轻松 送走包弟不久──沉重 现在──愧疚 3、引导:如果让大家用一条线把作者情感的变化给描绘出来,那将会是什 么形状?(波浪状),那么,作者的情感变化就具有了什么特点? 波澜起伏。 六、问题探究 (提出问题,组织研讨,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抒真情的精神,理解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