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谷子,小米 黍(shu):黄米 古代很长时期内最重要 比小米稍大,颜色 的粮食 淡黄,煮熟后很黏。 稷(谷神)+社神(土神) 上古时代被认为比 =社稷一国家的代称 较好吃的粮食
稷(ji):谷子,小米 v 古代很长时期内最重要 的粮食 v 稷(谷神)+社神(土神) =社稷——国家的代称 黍(shu):黄米 比小米稍大,颜色 淡黄,煮熟后很黏。 上古时代被认为比 较好吃的粮食
菽(shU):豆类的总称 黄豆soybean:大豆: “豆中之王”;“植物 肉”、“绿色的乳牛” 8 绿豆mung bean:清热 解毒,“济世之食谷” 红豆:赤豆,清热解毒、 健脾益胃 g黑豆:高蛋白、低热量 汉代以后叫豆
v 黄豆soybean:大豆: “豆中之王” ; “植物 肉” 、 “绿色的乳牛” v 绿豆mung bean:清热 解毒, “济世之食谷” v 红豆:赤豆,清热解毒、 健脾益胃 v 黑豆:高蛋白、低热量 v 高蛋白、低热量 汉代以后叫豆
中国饮食特点 ·食用之法:火食,忌生冷 ~周口店北京人洞穴中已发现火食遗迹 ,中国特有的烹饪方式:蒸,始于6000年前 > 蒸:将食物调味后放入甑(zng)中,再利用较强 的蒸气致熟的烹调方法 甄 釜 灶
v 食用之法:火食,忌生冷 Ø 周口店北京人洞穴中已发现火食遗迹 Ø 中国特有的烹饪方式:蒸,始于6000年前 Ø 蒸:将食物调味后放入甑(zèng)中,再利用较强 的蒸气致熟的烹调方法
中国饮食特点 。进食之法: ,人类进食主要方式: 手抓 刀叉 筷子 考古发现的远古中国人最早使用餐勺进食的证据,估 计在大约10000年前 >匕是餐勺在古代中国的通名,汉代已开始称匕为匙, 《说文》:“匙,匕也”;《方言》:“匕谓之匙”。表明 汉代以后匕与匙的。名称可互换 河姆渡出土圆雕鸟形象牙匕 河姆渡出土骨匙
v 进食之法: Ø 人类进食主要方式: Ø 考古发现的远古中国人最早使用餐勺进食的证据,估 计在大约10000年前 Ø 匕是餐勺在古代中国的通名,汉代已开始称匕为匙, 《说文》: “匙,匕也” ;《方言》: “匕谓之匙” 。表明 汉代以后匕与匙的。名称可互换 手抓 刀叉 筷子 河姆渡出土圆雕鸟形象牙匕 河姆渡出土骨匙
刀叉使用至少在7000年前 筷子古称为“箸”。它的出现要晚于餐勺,最晚 在商朝已开始用箸。著与餐勺分担不同职责:箸 用于夹取菜食,不能用它夹取别的食物 河姆渡出土圆雕鸟形刻纹餐刀 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餐叉 4000年前中国的餐叉
v 刀叉使用至少在7000年前 v 筷子古称为“箸” 。 它的出现要晚于餐勺,最晚 在商朝已开始用箸。著与餐勺分担不同职责:箸 用于夹取菜食,不能用它夹取别的食物 河姆渡出土圆雕鸟形刻纹餐刀 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餐叉